特朗普的变脸速度,堪比魔术师。就在4月8日当天,他突然口风一转,不再嚷嚷着要加征50%的关税,反而一副“等电话”的样子,说美国在等中方打来。这转得太快了,让人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前一天还嚷得震天响,说要对中国商品直接加到104%关税,第二天就开始柔声细语“等电话”?这不搞笑呢吗?
他这种态度转变,估计不是良心发现,而是被现实教做人了。之前特朗普就靠自己社交账号上乱说一通,试图吓唬中国主动来谈判。他这算盘打得溜,就是想不走外交程序,自己随口一说,然后借势要点甜头,搞点有利条件出来。问题是,这回中方根本没理他,压根不吃他这一套。
中国的态度一点没变,还是熟悉的“奉陪到底”。不但没服软,反而说得更硬了。官方发声一次比一次清楚,意思就一个:你敢来,我敢接。这回不是嘴上说说,还真把反制措施摆在了桌面上,六项,条条击中美国痛点,干货满满。
打头阵的是农产品加税,美国的大豆、高粱直接中招。这两样是美国出口中国最多的粮食,中方这一刀砍下去,不止断了美农的财路,也敲响了美国农业的警钟。要知道,这些可不是奢侈品,而是刚需品。过去中国一直从美国大量采购,现在一加税,那些粮商恐怕连饭碗都要保不住了。
紧跟着是禽肉类进口禁令,这比大豆还直接。之前牛肉合同没续约的时候,美国肉商都快哭了。这下禽肉也停了,等于是把能吃的那一口也断了。对于美国农场主来说,这叫一个致命打击。他们辛辛苦苦养的鸡鸭鹅,现在可能都要烂在冷库里了。
更狠的是,第三项反制压根就不是经济领域的,而是医药线上的“芬太尼合作暂停”。芬太尼是镇痛用的麻醉药,美国滥用这个药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中方早在2019年就率先把它管了起来,是全球第一个出手的国家。结果呢?美国不管自己怎么烂,反过来怪中国监管不力,真有点“熊孩子打碎杯子怪柜子不稳”的意思。
这回中方干脆不玩了,合作暂停。你爱说啥说啥,反正咱不陪你演了。这一下就把美国某些人气得不轻,毕竟他们还想继续把脏水往外泼,现在没人接招,戏唱不下去了。
第四项直接对准服务贸易,美方在中国的服务项目多得很,比如金融、保险、法律、咨询这些,全是赚大钱的买卖。中方以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不想忍了。你既然要“对等”,那咱就玩真的。服务出口这条路,接下来走不通了。
接着来了个文化领域的“重拳”:禁止美国电影进口。美国电影一直是票房大户,靠中国市场吃得满嘴流油。这下停了,别想靠几部爆米花大片捞金。这招除了伤害老美文化出口,还给了国产电影一个上位的机会。或许不久后,咱真能多出几个《哪吒2》那样的国产神片。
第六项反制也够狠,调查美企在华知识产权获益。这事一查,就是直接揭老底了。过去不少美企靠在中国的市场环境里赚得盆满钵满,现在要把账翻出来看看,到底谁在薅谁的羊毛。
就在特朗普把“加税”当成杀手锏挥舞的时候,中方已经把全套反制动作排好了。他原以为别人像越南、韩国、日本那样会慌忙递橄榄枝,没想到中国这边完全不接招。这种“气急败坏”的转调,说白了就是急了。
欧洲那边也开始出声了。4月8日下午,中方高层还和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通了电话,重点内容就包括中美关税战。冯德莱恩呼吁中方冷静,试图劝说走协商路线。这是不是美国找来的“说客”?不得而知,但能说明一点,贸易战已经让欧洲也坐不住了。
美国的老路子是吓唬人开谈判,借着“要打”的姿态套取让步。但中国已经不是十年前的中国了。现在的底气来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还有巨大的内需市场。特朗普想靠张嘴施压,门都没有。
光从企业的角度看,伤得最狠的还是美国自己。拿苹果来说吧,一部iPhone 16 Pro 256G定价1100美元,原本成本大概550美元。加了关税之后,成本暴涨到876美元。别说利润,连回本都悬。一算账,一年下来苹果光这一项就可能亏掉330亿美元。
这还只是苹果一家。其他卖电脑、做芯片、搞硬件的公司,也都被“绑在战车”上。你说关税搞得再高,消费者不买单,企业利润缩水,还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贸易战从来都不是你输我赢,而是看谁扛得住。这一轮风头,特朗普显然没讨到好,他想象中的“中方打电话求和”也迟迟没有来。反而是他自己急得先换了口风,估计也开始明白,中方不是说服就能改主意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