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录取收官充满悬疑未解之谜:早申新高、top25鬼门关、“黑天鹅”频现

截至本周,随着美国高校RD放榜,2025fall美本录取进入尾声。从美国高校近日发布的各项数据来看,2025fall申请可谓“激烈厮杀”“迷雾重重”,多校创下申请量历史高峰。“漫长的候补”“理性的离场”“top25鬼门关”“黑天鹅频现”......这些不免让我们感到美本申请已进入了“VUCA时代”。

01 申请总量和早申数均创历史新高

美国最大的申请平台Common App近日发布了2025fall美本申请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3月1日,美本申请总量超过139万,其中早申人数超88万,同比增长7%;RD人数超37万,同比减少1%。中国学生申请超18000,是国际生中最大的申请群体,在经历连续三年申请量下滑后,实现6%回升。美国多所高校在最新发布的2025fall申请数据中,均提到今年申请总量和早申(ED)数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时录取率创历史新低。

“藤校”之一达特茅斯学院发文称,自2020年以来,申请量持续稳健增长,今年是连续第五年本科生申请量突破28,000份大关,其中3,550份早申申请追平了去年创下的历史纪录。今年纽约大学收到了超过12万份申请,其中约25,000份为早申材料,较去年增长约10%。

南加州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数据显示,今年申请总量达83,500份,较去年增加近1,500份,创下历史新高。根据加州大学系统最新发布的2025fall申请数据,今年申请总量超过20万人,旗下9所学校里,有6所学校的申请量破了10万人大关。其中申请量前三位的学校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分校和伯克利分校,申请量均超过12万人。

芝加哥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都表示,今年录取率为近四年录取率最低。德克萨斯奥斯汀分校早前发布的数据显示,近十年,申请人数节节攀升,但录取数整体持平,可见录取率在不断走低,2024fall学校录取率为28.17%,为近十年历史最低点。

而早申量的显著攀升,意味着申请正不断走向“精准定位”,高校也在提前“抢人”。多校早申数据显示,早申录取率明显高于常规申请(RD)录取率。布朗大学上周公布招生数据显示,早申录取率为18%,而RD录取率为4%;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学校还公布了各招生阶段的录取信息,其中ED请录取率为25%,RD录取率为8%;弗吉尼亚大学RD阶段州外录取率为9%,而ED阶段州外录取率翻了一番,达21%。这说明,对于希望拿到该校录取的学生来说,早申请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不少名校都在今年增加了早申轮次,比如芝加哥大学首次增设ED0申请,南加大马歇尔商学院增加了ED申请,莱斯大学增设了ED2轮次。

而随着特朗普政府宣布取消向哥大提供4亿美元的拨款,部分族裔的录取或受到影响。哥大官方发文称,常规录取结果公布前,联邦反犹太主义工作小组于3月7日发布声明,宣布取消向哥伦比亚大学提供的4亿美元联邦拨款与合同。特朗普政府在3月13日信函中提出恢复资助的谈判前提条件,其中包括实施“全面招生改革”计划。哥大虽于3月21日妥协接受要求,但在校长办公室公告中强调该校现行招生流程“符合现行法律法规”。学校发布的声明称,“针对特定群体可能遭受歧视的关切,我校已按惯例成立咨询小组,分析近年招生趋势并向校长汇报。”声明还特别指出犹太裔与非裔美国学生录取率“近期呈现下滑趋势”。取消拨款是否会影响对中国学生的录取,还尚未有数据披露。

02 打开名校申请玄机:精准匹配

随着早申“中奖率”提高,中国学生惯用的“海投”“保底校”策略可能正在逐渐失灵。“高度匹配”成为今年申请的一大显著特征。达特茅斯学院发文称,2029届录取生源覆盖全美50个州、哥伦比亚特区、波多黎各及57个其他国家。延续近年趋势,54%录取者来自美国南部、西部或海外地区。校方指出,达特茅斯的地理轴线会持续向这些重要增长区域偏移。其中,加州录取人数领跑全美,占录取总数的十分之一;纽约州紧随其后。英国、加拿大和中国构成国际生源的三大主力。

达特茅斯学院初步公布了今年录取学生的“画像”。学校撰文写道,一位来自佛蒙特州北部的高中毕业生渴望向达特茅斯工程学院学习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抗击山火;另一位来自得克萨斯州与俄克拉荷马州交界小镇的女生坦言不惧为少数观点辩护,期待在校园里参与"影响法律与政治制度的系统性社会议题之生动而细致的讨论";还有一位加州橙县的学生则被访校时学长的话点燃想象——"这可能是你远离城市生活的最后机会",随后便对穿越阿巴拉契亚山径五十英里、从穆西劳克峡谷旅舍返回校园的耐力挑战"五十英里徒步"心驰神往。去年十月就任达特茅斯本科招生院长的凯瑟琳·贝泽拉指出,申请者们对学校特色项目的深入研究程度令她印象深刻——他们通过申请文书精准阐释了自己与达特茅斯教育理念的契合度。

在审阅录取者的申请材料时,贝泽拉看到了她所熟悉的当代达特茅斯图景:一所学者们亲自授课的研究型大学,这里鼓励对话、珍视社群、推崇环境可持续性,并恪守地缘文化传承。"许多学生不仅提及具体教授姓名,还列出了心仪课程名称,"她表示,"这些年轻人正以极具个性化的方式,与达特茅斯探索的学术理念产生深层共鸣。"

麻省理工学院(MIT)在2025fall收到近3万份申请,学校已向1,324位新生发出录取通知。学校在撰文中提到,他们不仅兴趣天赋各异——从宇宙学到角色扮演,从量子力学到布艺拼接,从农业研究到竞技射箭,还展现出卓越的学术素养、高尚品格,并与MIT"运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使命高度契合。

当然,“高度匹配”除了软性条件外,还有基本的入门槛——标化成绩。疫情时,多校推出了“标化可选”政策,后多校逐步恢复标化提交要求。根据Common App发布的数据,截至3月1日,本申请季提交SAT/ACT等标化成绩的申请者达669,910人,同比增长11%。作为新冠疫情后首个恢复标化考试要求的常春藤盟校,达特茅斯学院2029届申请者成为五年来首批必须提交SAT或ACT成绩的群体。根据学校公布的数据,近92%录取者的标化成绩位列其高中前25%。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在内等多院校已经恢复标化,且申请者的标化成绩大多名列前茅。

另外,根据中国媒体的不完全统计,在已披露的TOP30美本录取案例中,中国学生提交标化成绩的比例高达95%。标化成绩以SAT为主,这些申请到理想院校的学生中,SAT总分1500+占比达90%,更有30%的学子考出1550+的顶尖成绩。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申请季,耶鲁大学首次实行新标化考试政策,申请者可从ACT、SAT、大学先修课程(AP)和国际文凭(IB)四种考试中任选提交。招生办指出,新政策下申请者呈现出多元考试组合。招生办将于八月发布新生详细档案时公布具体考试提交数据。

03 美本申请进入VUCA时代

虽然2025fall招生录取已经告一段落,但是还有不少家庭获得了“梦校”的“候补席位”,仍在持续等待最后的录取结果。而到底是否能“转正”,这没有规律可循,主要是根据学校的招生需求来做最后的决定。

(2002-2020部分藤校转正率)

根据卡耐基梅隆大学发布的数据,在2023fall,学校共发出8587封候补信,其中75人“转正”,录取率0.87%;到了2024fall,候补席位将近翻了一番,多达16484个,但实际录取的学生仅32名,录取率为0.19%。

除了“转正玄学”,美本Top25左右成了升学分水岭。北京家长王先生告诉顶思,他孩子班上,排全美28左右的加州戴维斯几乎人手一个,而到了“加州圣地亚哥分校”“北卡罗来纳教堂山”等Top27或之前的学校,就开始狂撒“据信”。

而另一方面,“黑天鹅”现象也频发。虽说“标化重要”,但也存在“尾部”学生或“无标化”学生拿到Top20录取的情况,而高标化学生却与顶尖名校失之交臂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王先生发现,拿到美本中档offer,同时又手握英、澳、加顶尖名校offer,该如何选择呢?“不少家长正在理性考虑下,离场美本。”王先生说。

而越来越捉摸不透的美本申请仿佛是进入了留学申请的VUCA时代,充满着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而面对这样的局势,或许可以借用MIT对未能在2025fall申请季中被录取的学生所说的话来缓释——

“对于众多未被录取的优秀学子,请记住:成功之路从非直线。你们的未来不由MIT定义,而由自己创造。如果在未来几年里,你们能像现在这样全力以赴地耕耘所在之地(你们本就如此优秀),终有一天回望这个"圆周率日"(3月14日,学校RD放榜日)时,会发现一切自有安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