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飞天网评:激活“红色引擎”,持续深化高校教育

高校承担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各高校聚焦“双一流”建设和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实施青年学者“红色引擎”工程,将其作为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组成,着力推动党建与队伍建设、业务工作双融合。

注重政治引领。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各地高校十分重视青年学生的政治引领,围绕加强青年学者思想政治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组织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吸引力,举办“科学家的格局观”等主题的“引擎茶座”,邀请党员院士、专家结合亲身经历为青年学者信仰引航、发展引路,并健全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青年人才工作机制,在日常思想引领和科研攻关实践中提供“一人一策”针对性指导。一些高校打造“红色引擎”工程,成立“红色引擎”功能型党支部,聘请院士、专家、校领导为“政治导师”“学术导师”,助力青年学生将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通过“红色引擎”工程,让一批青年人才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骨干、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研究项目。

注重行动引领。在“红色引擎”工程“学术导师”的言传身教中,让广大青年学者更加坚定理想信念,更加注重基层实践,把自己的科研方向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与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明确了科研的方向与重点。面对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课题,在面临科研瓶颈和难题的时候,通过参加“红色引擎”学术论坛,为自己的科研方向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尤其是在不同领域权威专家“把脉问诊”中,激发了青年学者的信心力量。通过“红色引擎”所开展的一系列学术交流,拓展了青年学者的科研思路。通过“红色引擎”工程,引导青年学者以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引领广大青年学者走出实验室,走进基层一线,了解行业现状、对接企业需求、满足群众期待,让他们更好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注重价值引领。“红色引擎”工程是学校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致力于培养一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各地高校要通过“红色引擎”工程,弘扬教育家精神,不断提升青年学者的师德素养和教书育人能力。为了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更好发挥朋辈引领作用,各地高校积极推广“红色引擎”模式,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举办歌咏比赛、师生运动打卡等,搭建起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与优秀青年教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各地高校要始终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持续探索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强化人才支撑,努力建设国家大化工领域的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张闲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0)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