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没有意义,就没有学习

我们常常思考如何点燃学生内心的火焰,如何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如何让学习不仅仅是一项任务,而是一段充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今天分享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的观点与实践,一起来看——

1

建设“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学校

2007年,我来到了北京十一学校,我和老师们用了一个暑假,梳理、总结、提炼出学校发展的七大成功基因,和面向未来挑战学校发展需要的八大关键成功因素。

从学校的发展历史中,我们找到成功基因和成功因素的一个共同点—— 机制。所以就在那时,我们开启了从学校结构,从学校运行机制开始的一系列改革: 年级制双向选聘区分中层和中层管理者内部客户评价教育教学诊断

这些改革,我们称之为“ 放大学生声音”。当这样的结构出现,学生的声音变大了,也就推动了学校课程和教学悄然改变。

2011年,我们开始推行 走班选课。第一届是行政班整体走班到学科教室去上课,当时的年级主任顶着巨大的压力, 为每一位学生制定了一张课表

2012年,年级实现了 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学科教室和课程资源结合,以及 班主任消失分布式领导的诞生。这一切都是因为课程驱动。

2014年开始,我们年年在研究“为每个人的学习而设计”,这也是十一学校2014年教育年会主题,2015年战略年会的主题是“拥抱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学校”。

建设“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学校,我们费了很多心思,也发现很难。

直到建设了一批新学校,改造了一批老学校,我们有了更多思考—— 当把传统的“教室+走廊”的结构、空间打破,变成学习社区的时候,给老师,给教育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2

教育的视角与成长的逻辑

成长的逻辑首先是学生要有持续的兴趣,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入口;必须是适切的挑战,是真实的挑战,统一设计不可能适合不同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价值,特别是不同的价值;要让学生有自信心。所以会发现,成长的逻辑一定是面对每一个个体,而不是整体的

这样,我们在设计教育的时候,要让学生有兴趣,必须有 选择性;要适应每一个个体的挑战,就得具备 多样性;要让学生有价值感,必然要 多元评价;要让每一位学生有信心,一定是 各美其美

3

没有意义,就没有学习

在工业化时代,我们往往把人生分为三段:

一段是用来 学习,因为“学习改变命运”。一段是 退休之后,什么也不要干,什么也不要想,只要颐养天年即可。还有中间一段是 工作,似乎只有在职业生涯里工作着是美丽的。

但是,“一个人只有职业生涯这一段是美丽的”,在后工业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可能已经不被认可。他们希望在整个人生旅程里寻找意义。

因此, 没有意义就没有学习,已经代替了传统工业社会的教育理念。 我们必须让学生感受到每一天学习、每一次作业、每一个学习任务的意义。

对于孩子,他们的意义感到底是什么?值得我们不断去研究。

当他们处于中心位置

学校新上任的图书馆馆长沈文华老师,在九年级设立了图书馆办事处,承办的业务包含:

1. 想看但学校没有的书,经审核后可采购;

2. 想看但找不到在何处的书,可帮助寻找。

学生推荐购买的书,放在学习社区,社区里就有了图书馆。慢慢地我们发现一个现象:最出色的读者就是推荐者本人和他的朋友。

这正是因为 成长的逻辑在发生作用,身处中心位置,学生的行动带来了他们能感知到的意义,有了意义,就有了持续的兴趣

从服务他人中获取意义

在我们的学习任务中,大量的都是通过让学生服务他人的过程来获取意义。

小学二年级有一个作业:按照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后面列出了四个条目: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

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按照要求描述完了就完成任务了,其实就是把课文重复一遍,属于DOKDepth of Knowledge 知识深度认知理论的最低层级——回忆与再现。

我们觉得这样的任务学生找不到意义感,他怎么写都写不出课文原来的样子。就把它改造成了这样一个学习任务:

班上一位同学因为生病误课了,而且他的语文理解能力一般,作为助教老师请你录一段音频,给他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及作业要求,让他能够和班里的其他同学一样掌握课堂教学的要求。

这就上升到了DOK的第三个层级—— 解决问题,而且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样的变化,就给孩子带来了意义感。

解决问题,而且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这样的变化,就给孩子带来了意义感。 当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才能真正帮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

所以我们希望学生在不同学段,分别以学习任务的方式来接触到这100个角色,也通过职业来立体地认识这个世界,同时来深度了解这个世界,获取在这样的服务当中产生的意义。

所以,我们说教育就是帮助孩子不断扩大半径。但更重要的使命是,我们要扩大孩子产生意义感的半径

学习任务的设计,把学生引向对他人、对社会产生意义,以至于持续学习。怎么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需要我们研究。

4

系统性解决

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我们现在的课程领域面临两个问题:

一个是 面向全体的课程无法满足个体需求

另一个问题是 学科之间的壁垒阻断了持续学习的进程

十一学校刚推行走班选课的时候,老师们遇到了很多不同的学生。比如,“单科独进型”学生石珺然,专注于单一学科。她学生物时,会深入学习大学相关专业的内容,这期间除了她关注的领域,其他都要靠边站。这让老师们非常焦虑,不知该如何应对。但是,一到期末考试,她的成绩总是遥遥领先。

类似这样的学生还有很多。对于这样的孩子 ,我们为什么非要按照过去的教学逻辑来教育呢?

于是,老师们开始研究怎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生物老师王春易推行“一种课堂三种学习方式”,外语教师王鲁豫推动教室分区理念(将教室划分为几个学习社区)等,不少老师都有积极创新的探索。

今天,有了 学习社区,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以不同的节奏,利用不同的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我们的学习任务就可以一次性地交给学生。

当我们把一个学段、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的学习任务一块儿交给学生时,你会发现他们完全变了。

北京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段任务地图

原本可能设想的是他们会“先做第一个任务,再做第二个任务”,实际上,这种流程对他们不管用了,他们有更多自主选择和安排学习进度的空间。学生希望从哪个地方开始,会不断和教师沟通协商。

如果说,过去老师们尝试的教室分区方式,依然无法改变内容的学习,只是将方法分成几个部分。到今天,学校已经可以从学习内容、资源需求和学习节奏等方面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

第一实验学校的朱则光老师10年前说过一句话,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如果我们还不知道他是怎样学习的,他对我们就永远是一个抽象的学生。

学习已经拱碎了系统的课程,打乱了按部就班的教学计划,迫切需要我们为一类一类学生,甚至一个一个学生建立学程。

这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但是当我们不断去探索的时候,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进行研究。

缩短课程链条,方便学生自己构建学程

比如,可以从课程模块改造入手,不断缩小课程模块长度,让它变得更精细,让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换课程模块。

提供可选择性学习任务

除了课程模块,我们还 在任务设计上给予学生最大限度地选择自由

通过使用九宫格来设计学习任务,我们就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选择机制。

提供材料、工具、脚手架,帮学生形成自己的学程

除了课程模块、学习任务,丰富的材料、工具和脚手架,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程。

比如探究物理振动的性质对声音的影响,当我们给学生丰富的材料、任务和目标的时候,学生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他们的入口、路径、节奏都变得不一样,但是它同样能达到一样的学习目标。

如果不同领域和学科之间能够持续合作,建立起有效机制,我相信学校内部会产生大量鲜活且有意义的学习任务。

《可见的学习》作者约翰·哈蒂说:我们很喜欢探讨教学,但我们对教学进行研讨时,“学习”却总是缺席。这句话发人深省。

教育会过时,学习才开始。学习一旦被启动,学习的跑道就需要我们去续接。让我们一起成为续接学生学习跑道的人,让我们一起努力。

本文转自|新校长传媒,有删减

封面来源|杜润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