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被“逐出”高考的《红楼梦》,绝不是因为男生读不懂……

文 | 米粒妈

前两天,微博上一个“红楼梦退出北京高考语文”的热搜给我吓了一跳。

起因是某大报的微博账号发了一条消息说“记者从多所学校获悉,2026年起在北京的高考语文中,《论语》和《红楼梦》将不再单独设题考试”。

还放出了对某所学校教研主任的采访:“很多男生在阅读《红楼梦》时心理上就有些排斥,对里面描述的儿女情长、日常生活细节并不感兴趣,之前为了考试被老师逼着硬读。”

这条消息看得米粒妈是莫名其妙,《论语》和《红楼梦》这类的著作一直是大语文教育之中的重要部分,怎么可能毫无征兆就退出考试呢?

况且,采访中举的例子说,《红楼梦》对男生来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读不懂书,所以直接不考,未免也太儿戏了吧?

米粒妈实在不信,难道教学的范围和考试的内容,要以男生能不能学得懂为标准吗?

实在是荒唐。

好在北京考试院很快重视到了这条消息,迅速给出了反馈,表示传言不实,考试范围没有变化,并且,会继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说实话,《红楼梦》自从入选了中学语文教材之后,时不时就会引起一些争论。

有些家长觉得它是并不值得提倡的“课外书”,竟是些“儿女情长、家长里短”,看孩子在读就气不打一处来。

还有的家长甚至直接把书撕毁,发到群里展示自己的愤恨之情。

但这些原因,更像是家长对这部书浅显的误解。

它就像一面镜子,照见的是阅读者的本心,你以什么样的视角去阅读,就会窥见什么样的风景。

也有些家长觉得,《红楼梦》太复杂难懂,这话不假。

《红楼梦》有名有姓的人物就多达500余名,涉及到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起落兴衰、有着多条复杂曲折的故事线索、也为读者贡献无数经典名场面:黛玉进贾府、刘姥姥进大观园、晴雯撕扇、黛玉葬花、元妃省亲……

再加上曹公精心排布的明文暗线,对涉世未深的孩子们来说,确实深奥。

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让孩子们早早接触这样厚重的作品,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呢?

北京考试院的声明中,给《红楼梦》定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没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孩子却几乎快要看不懂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悲可怕的事情啊。

考试不考,学生就不学。

听起来很功利,但事实确实如此。

孩子们每天面对着考纲里密密麻麻的知识点,记都记不过来。

要是难得有些闲暇的时间,也没兴趣抱着厚厚一本文言文去研究,手机里的短视频那么精彩,谁还会花上一个下午,潜心旁观黛玉葬花,感受她对生命的感悟呢?

没有考试的约束,孩子们更不愿意涉及此类阅读,因为相比需要大脑去分析想象的古典文学,刷短视频更容易获得短平快的快感,但长此以往,脑子被烂梗占据,孩子对阅读失去了兴趣,感受不到文字的美感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考纲里一定要让孩子们早早接触这些“大部头”,虽然无奈,却也是一种不得已的举措。

为的,就是在他们的心中、脑中,留下这么一条对传统文化的通路,而不是读不懂,就放弃。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人们的专注力被分散、打碎。

你很难再花上一整个夜晚,去酣畅淋漓地读上一本书。

取而代之的,是“小美”和“小帅”。

前几天看的脱口秀节目里,阎鹤祥讲的这么一件事儿,让我很是感慨。

他说:“现在没人听评书了,天天都在刷短视频,十分钟看电影,谁还听我们讲故事?

没有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都是小美、小帅、德彪、丧彪。我们现在在剧场说评书都改了,请您欣赏传统评书《三打白骨精》。

列位请看,这个猴他叫小帅,这个姑娘她叫小美,小美可能还不知道,再过几秒钟,她就会变成一堆白骨,这已经是她第三次被打死了,正在这时候打那边来了一个丧彪。

书说至此,姐妹们都会问,小美白骨精身上穿的衣服链接,请关注屏幕右下角的小黄车,评论区有优惠。”

离谱又真实,借用一句玩笑话,“知识以一种卑鄙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脑子”。

更别提那些铺天盖地的烂梗了。

现在的孩子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每天被各种短视频、游戏、网络段子包围。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虽然能带来短暂的快乐,但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大脑被这些烂梗占据,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可能会逐渐消失,更别提去感受文字的美感了。

从孩子们的卷子上,就能明显地观察到这种烂梗正在入侵他们的大脑。

填成语,精神二字后面可以接焕发、抖擞、矍铄、恍惚等等。

这个孩子写了什么呢?

精神小伙……

“厉害”的近义词是什么?

反正不是让人看了直心梗的“666”……

让用积累的好词佳句填空,有的孩子搜肠刮肚,才把卷子的空用一堆歌词、网梗填满,一共8个空,错了7个。

当他们自以为风趣幽默抖机灵的时候,殊不知,他们本应拥有的学习钻研能力、宝贵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这世界的敏锐触角,早就在这些毫无意义的重复和恶俗的烂梗浸泡中,被一点点麻痹了。

就像吃惯了重油重盐的速食,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需要细细品味的、精雕细琢的美味的鉴赏能力。

最先表现出来的,就是语言表达上的匮乏。

词不达意,并且,千篇一律。

脱口而出的不是各种或是天马行空、或是文采斐然的奇思妙想,而是一种固定的、套路化的机械反应。

匮乏的学识、毫无思想和灵魂的表达,真的是我们想看到的孩子们的未来吗?

早早放弃深度阅读、沉迷网络烂梗的孩子,即使有天想要描述一件复杂的事情,也只能有心无力。

而他们对这世界,本应拥有着最纯真的想象,与最敏锐的触角不是吗?

殊不知,他们嫌晦涩的书,读不懂的文,我们的传统文化和语言文字,是多少外邦人觊觎不已的。(没有影射邻国的意思)

甚至BBC都发布过一个视频探讨中文成为世界性语言的可行性,并认为“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想要发明一种完美的世界通用书写语言,汉字一直被认为是其中可行的一种。”

中文的表达真的太美了,无论是神、形、意、韵,都是那么美。

特别是一些英文电影译名的翻译,它能把一句朴实无华的叙述,变得韵味十足。

比如《Waterloo Bridge》的直译是滑铁卢桥,实际翻译完却是《魂断蓝桥》 电影所讲述的凄美爱情故事全都蕴含在了这四个字中,男女主爱情上的悲剧感也被直观地体现。

还有《Gone with the wind》的直译是随风而去,但中文译名《飘》,却把英文的字面意义和故事中斯嘉丽飘荡的一生完美结合,真的很妙。

这样优秀的译文还有很多很多,既能恰如其分的道出本意,又能加以润色和优化,赋予无限的生命力和力量,更具美感和诗意,这都是中华文化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

如果都因为“读不懂”而步步退让,我们可能也会渐渐看不到: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瘦弱,“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的醉态,“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遗憾,或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侠义。

其实教育是具有长期性和滞后性的,尤其是语文教育。

米粒妈记得,前几年有一篇博士论文致谢特别感人: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世事难料,未来注定还会面对更为复杂的局面。但因为有了这些点点滴滴,我已经有勇气和耐心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

致谢信中的言辞恳切而平静,就像一篇当代的《送东阳马生序》,这一次,已是中年人的我们都读到泪流满面。

15岁时读不懂的文字,觉得枯燥的内容,在多年后的一个下午,让你茅塞顿开,而此时,教育才完成了闭环。

就像我们永远不可能同时拥有青春,又懂得青春,少年时的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在历尽世事变幻后,话到嘴边,也只有“却道天凉好个秋”。

但告诉孩子,不要急,你只管多读书,读好书,就是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建造一座堡垒,当外面风雨侵袭时,心灵总有去处,时间会给你答案。

这部纪录片只选了香菱、晴雯、探春、黛玉、凤姐、宝玉这六个主要人物,通过拨动主线剧情,可以为孩子初步搭建起关于这本著作的小世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