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大学排名评价指标,避免“水博士”式怪象再发生

近年来,关于一些高校引进海外“水博士”(“批量速成博士”)的舆情频繁出现,让大家质疑相关高校劳民伤财举动。然而,对于大规模引进“水博士”的现象,虽然社会正在广泛质疑,但有这样案例的高校却又层出不穷。背后兴许是有评价指标的误导在作怪。如果相关评价指标只关注‌“‌含博量”(高校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或人数)本身,而不在乎这些博士是否经过严格培养与考核,那么高校引进海外“水博士”的情况还是会继续出现,因为引进海外“水博士”的成本相对较低,而通过引进海外“水博士”带来的收益却是非常明显的。

因此,如果相关规定或者相关评价有类似的指标,监管部门与评价主体则应该意识到该指标的不合理性而加以调整。抱着这一目的,笔者检查了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学排名(QS、U.S. News、泰晤士和软科)的评价指标,看看它们是否有会引发“水博士”的指标。果不其然还真发现相关指标存在,尽管有一定的隐蔽性。

QS在全球大学排名中,没有会直接引发“水博士”的指标,但是QS专门做的亚洲大学排名中却将“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员”的指标纳入进来,且权重为5%,这就会引发亚洲大学的“水博士”情况了。而且,引进该指标后,一所亚洲大学在QS的全球排名中可能相对落后,但是却可以通过“水博士”提高自己在亚洲的排名,这就很荒谬了。

进一步看QS的指标,可以发现有更多这样的指标。在其亚洲排名的“国际化”维度中多了两项指标,分别是“入境交换生”和“出境交换生”,权重均是2.5%,而在QS的国际排名中这两项指标并不存在。QS对国际排名和亚洲排名的指标进行了区分,如果是评价不同的高校,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体现的是分类评价的思想。但如果评价的是相同的高校,就匪夷所思了,因为这显然容易导致A大学在国际排名中领先B大学,而在亚洲排名中却落后于B大学。不知道对于这样的情况,QS会作何解释。

再来看“入境交换生”和“出境交换生”这两个指标,也是非常容易像前文所说的引进海外“水博士”那样通过提高“水交换生”规模来拉高最终的评价分数。笔者发现泰晤士排名的“国际展望”维度中同样也有“出境交换生”这一指标,只是泰晤士排名对该指标更为谨慎,并没有将该指标赋予权重,所以该指标的得分并不会影响最终的评价得分与排名。

基于此,笔者建议QS大学排名应针对“水博士”的情况,修改自己的评价指标体系,避免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而且QS排名尤其要重点审视自己评价结果的稳健性,避免全球排名和亚洲排名评价指标不同导致两所相同大学在全球排名和亚洲排名中发生名次翻转这种矛盾情况的出现。

而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面对外部评价指标可能引起的负面结果,要坚决守住底线,避免采取引进“水博士”这样明显异化的举措;另外一方面,对于可能会产生误导的评价指标,高校要勇于自己去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而用自身的发展去引导外部评价指标朝着能够更好体现高等教育高质量的方向转变。(文\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李锋亮)

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图文无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