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现代社会,焦虑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对外貌、身材和年龄的看法。我们被不断上升的期望所驱动:学生追求学术成功,父母希望孩子成绩卓越,员工渴望职业晋升,企业主则努力扩大企业规模。
在不断追求的道路上,我们如何找到内心的平衡,实现个人理想?
2024年5月24日,武志红先生在首届中国心理学应用发展大会上,以“一切美好关系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为主题发表演讲。结合自己20余年的心理学实践,他深度探讨了全能自恋、完美主义、真实体验、思维认同以及深度关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并为与会者提供了专业的思考和实用的建议。
· 主题演讲要点摘录:
1. 全能自恋是婴儿的原始心理,即发出要求后期待世界立即完美回应。
2. 一切美好关系都是深度关系的产物,关系的深度决定做事的不同境界。
3. 幸福是投入的副产品——当你投入去爱一个人,投入去做一件事,幸福就降临。
4. 真实的世界,到处都是不完美的。
5. 高手的秘诀,就是有愉悦的体验。
6. 为什么普通人做事没有感觉,没有热情?因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感觉太容易被破坏了。
7. 体验为真,思维为假。所以向思维认同,就是以假乱真。
8. 在感受中,真实关系带来成长,虚假则会让人卡住。
9. 高手是过程主义者,而不是目标主义者。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现场嘉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武志红。
如果只是写写书、做咨询,我也会生活得非常好。但人有时候就是会为难自己,我2018年开了公司,拿了投资,公司越做越大,很多挑战也来了。几年下来头发变少、也变白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对人才有了自己的一些感受:那就是学历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01
人才的三个标准
很多家长鸡娃,以为鸡到清华、北大,鸡到什么哈佛、耶鲁,就解决问题了。
其实不是的,我是北大毕业的,我一个师兄也是北大的。他告诉我说,我身边“北大清华毕业但过得不好”的大有人在。所以,学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你的孩子就算名牌大学毕业,但是假如没有掌握做事的方法,在人生事业上也可能遭遇挫折。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深度关系,特别重要的部分,就是讲人和事情的关系。就我观察,对一个人才来说,学历不重要,做事的感觉、方法特别重要。
我自己总结了人才的三个比较感性的标准。一是有感觉,也就是一个人和事物构建了真实关系;二是有热爱,也就是一个人跟事物构建了深度关系;三是具体化,在一个事情中,具体了,也就是有了深度关系的证明。
比如说,作为咨询师,我们经常问来访者,你的感觉是什么?你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我们要问这个问题呢?就是当我们使用自己的感觉构建自我的时候,这是一个真自我。当我们讲感觉的时候,我们就在讲真正的事情;当我们讲理性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在真实的状态之下。
那为什么感觉这么重要?我总结了人性的三个维度:自恋维度、关系维度和体验维度。
自恋维度:人类的天然维度,每个人如论如何都会对自恋特别有感觉。比如,权利的高低、力量的强弱。
关系维度:也叫情感维度。一个人是否有饱满的情感,也就是他是不是真的懂“爱”的这种感觉。关系维度的特质是平等。当我们有了情感、有了爱之后,我们就感觉所有人,不管你为人处事是“高或低”“强或弱”,只要有了情感,都是平等的。
体验维度:也叫做镜像维度。体验维度的正方向是体验、负方向是思维。体验包括什么?是我们身体和一个事物一接触,就有了触觉,就是我们各种各样的感觉。情绪、情感以及第六感等等,我们都可以把它们统称为体验。
高手都特别尊重自己的感觉,当我们询问来访者“你的感觉是什么”的时候,其实就是把他引向体验维度的这个层面。体验维度的负方向是思维,思维是符号世界、是镜像世界,思维你可以说它是一个假的世界。感觉是模糊的,思维是清晰的。
当你使用感觉的时候,就意味着你活在真实世界。当你进行纯理论思考的时候,你就进入了一个虚假的世界之中。当然,虚假世界也可以有真实世界的特质。你的思维要和你的感觉紧密结合,如果你的思维离开了你的感觉,思维就是无源之水,是虚假的,因此就会导致一些严重的问题。
目前的世界特别强调思维,三观、认知讲的全都是思维。其实真正顶级的高手,他们都是特别特别尊重自己的感觉。有感觉,就意味着你和一个事物构建了真实关系;当有热爱,就意味着你和这个事物建立了深度关系。
02
逃离全能自恋者的“困苦”
关系的深度决定做事的不同境界,做事情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困苦。困苦:就是做事充满痛苦,充满困顿,你感觉很难往下进行。一个人感觉很困苦,很少是因为智商原因,更多是因为“全能自恋”。
我有个来访者,就比如说他要参加一场数学考试吧,满分100分,但对他来说,可能意味着要考一千分、一万分,甚至更高的分数(才算满分),他会十倍地增加标准难度。这种难度给带来了他极大的心理负担。
再比如说,另一个来访者,还是用数学考试作为参考。通常对大家来说,所有题都做对就能得100分。但在他的理解来看,这个100分不光要做对,还要一气呵成、卷面整洁,才算完美。
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是过程完美主义,因此做事就变得苦得不得了,因为他们给了自己很大的心理负担。
人为什么会提出“过程完美主义”这种要求,其实是我们的思维和体验中存在着这样的两种关系:“在你的人生中,当你在做事的时候,你的身体和大脑,谁是主人?我们不可避免的认为大脑是主人;如果大脑是主人,身体是个奴隶或工具,问题就会出现。”
假设主人给奴隶布置了一个任务,奴隶没做好会怎么样?会受到严厉的批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会非常无情地对待自己,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最无情的人是谁呀?对很多人来讲就是“自己”。
虽然很多朋友会说我的父母小时候老苛刻地批评我,因此他形成了一个内在的苛刻的批评者。可是你的父母不会时时刻刻盯着你,对吗?但你的思维会时时刻刻地盯着你。最严重的内在批评者,就是全能自恋演化的(自己)。全能自恋是婴儿的原始心理,就是“我一发出要求,世界就必须立即马上完美地回应我。”
我们可以把全能自恋概括成两个部分:目标完美主义和过程完美主义。目标完美主义,比如说我有一位来访者,她的表现就是一步到位、一劳永逸、尽善尽美。她买了房子装修完之后,就觉得永远不要再出现问题了。一旦出现问题,她最痛苦的不是被骗了,而是完美感被破坏了。
再说一下过程完美主义。有个来访者说,自己想要在商业金融领域做到世界顶尖,而且要是在不被人帮助的条件下。为什么要不被人帮助呢?因为“这件事都是我一个人独自完成,独自实现的”,这才能显示“我是何等的了不起”!一旦被人帮助,这个全能感就被破坏了。
他这种对完美的期待,让他非常受挫。谁要和马云、李嘉诚比谁更成功、谁的财富更多,当然会受挫。一受挫就发现再也没希望了,他就做不下去了。因而全能自恋的人非常容易受挫,一受挫这事情就不能进行了。所以,这是困苦层级的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事情不能坚持,事情不能做完。
当我们发现自己有目标完美主义和过程完美主义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如何疗愈自己?
当我们活在全能自恋的头脑的时候,我们会有这么一个部分(手指着脑袋),这就(脑袋)是真理。
比方说:你有一件事没做好,就会狠狠地攻击自己、辱骂自己,说你真笨、你真差、你真糟糕。这个时候,你要么没有觉知到这种苛刻的自我攻击;要么当你觉知到的时候,你觉得这么对待自己、这样鞭策自己,是对的。甚至觉得这是真理,事情就该如此。
所以有些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就非常严厉。有些父母认为:我对孩子这么严厉,就是对的,这就是真理。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先觉知到“全能自恋”是对自己的控制。这样你就会知道,(这么对待孩子)不是真理,你的脑子就会变得清楚很多。
同时(走出全能自恋)还要做到一点,那就是努力把事情做完,完成比完美重要。
还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办法:如果你想把孩子从全能自恋的心理中拉出来,你就去和孩子把关系构建好,孩子就能从全能自恋中走出来了。为什么呢?真实的世界到处都是不完美的。
当你能够跟孩子建立真实关系的时候,孩子的心,就从原始的全能自恋的状态之下,进入到真实世界里。他知道真实世界不完美,会发现“原来很多事情也只有80分、70分、60分,甚至40分,这就是真实世界,你得学会接受它”,他也就能够接纳自己了。
所以说,当父母能够和孩子建立基本的真实关系,孩子自动就从原始的全能自恋走了出来。
03
找回“普通人”的热情
做事情的四个层次中,第二层是普通人。对他们来说,事情基本都能完成,但是不享受。完全靠一种压力推动着,一点儿也感觉不到愉悦。所以说“坚持,努力,吃得人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些说法,都是普通人的一种人生哲学。
普通人做事有一个特点,没有感觉。前面我们讲到人才的三个标准:感觉、热情、具体;那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没有热情,不容易进入到具体的细节?以感觉为例,就是我们在小的时候,感觉太容易被破坏,通常养育者需要为此负一些责任。
大家想想,在你的成长之中,这种事情是不是太多了。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有一种目标,是爸爸觉得你应该有。我们的感觉不断地被否定,不断地被远离,这是一个常见的原因。
还有一个非常难以避免的原因,就是我们常常“向思维认同”。什么是向思维认同?这就是我(手指着脑袋),我就是我的头脑,我就是我的思维,也就是把“我”和“我的思维”划上了等号。思维是我,我接受我的思维。体验不是我,我不是我的体验。
所以你看有些边缘人,他们心灵受伤之后,就会拿小刀割自己手腕,他不是为了自杀,是为了自伤。因为割手腕上,袖子一遮就看不见了。他是在惩罚身体,你做不好,都是身体的错(头脑在惩罚身体)。
一件事没做好,他就想惩罚自己。当这样割自己的时候,把自己割疼,有种很爽的感觉,这种很爽的感觉来自于哪?来自大脑。所以我的脑袋命令我的身体去做一件事情,身体没有完成,甚至让我丢人了、丢脸了,让我的自恋受损了,那这个时候我要攻击一下我的身体。这种很爽的感觉,叫做“暴君虐待奴隶”的感觉。这是因为你没把你的肉身,充分地纳入我的自我之中。
精神分析有两种自我:一种自我是真实自我,以体验为中心;而另外一种自我是虚假的自我,用自己的思维构建的自我。如果一个人有“真实的自我”就会充分的、至少比较容易地尊重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感受。而如果一个人构建了虚假自我,他可能就会以自己的思维为中心,既对自己的感受不敏感,也对别人的感觉不敏感。
但是还有很多人,对自己的感受不敏感,但对别人的感受非常敏感,这也是一种“虚假的自我”。说到我自己,在做事情时会不折不扣地按照自己的感觉来,但在人际关系中,我是经典的滥好人。我很容易感受到别人的感受,而且会认为别人的感受比我的感受更重要。我会围着别人的感受去转,所以这是虚假的自我。
不是每个人就能构建完整的真实自我,你可能在某一方面是真实的,但你在另外一方面是虚假的。虚假自我仅仅是真和假的问题,而真和假的问题带来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成长问题。
当你使用思维和一个事物构建关系,构建的就是一个虚假的关系。当你用自己的感觉和体验与事物构建关系,就是真实关系。真实关系可以成长,虚假关系成长不了。
所以如果你发现自己存在这样的现象:做一件事总是卡在普通水平,甚至努力了十几年、几十年,水平一直没有提升;并且在最初有些增长之后,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平还会下降;尤其是在学心理学上更是如此。
这个时候,你要知道,不是因为你不聪明,不是因为你没有天赋,而是你方法不对。方法不对的原因,就是你一直在用脑袋学心理学,而不是用自己的感觉。所以,我们要用自己的体验去学心理学。
04
成为拥有“心流”体验的高手
做事情的四个层次中,第三和第四层是高手和天才。今天我们主要讲一讲高手。
前面提到坚持和努力,顶级高手会说努力是没用的。比如说,蔡志忠(著名漫画大师)就说过这样的话。
他老人家画漫画的时候,几天几夜不眠不休,一天只吃一顿饭。我见过他,跟他聊了一会,发现这是真的,难道这还不努力吗?蔡老师说这不是努力。因为他特别享受画漫画这件事情,经常是画漫画画到半夜,他觉得周围的世界闪闪发光,真的是视觉上闪闪发光的这种感觉。他觉得这个世界太美妙了。
高手第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更细的感知颗粒度。当面对同一件事物,它的总体评价范围在0至10分之间时,普通人往往只能感知到大致的1至2分的差距。然而,高手却能精细地分辨出其中的细微差别,他们的感知颗粒度能够细致到0.1分、0.2分,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如0.001、0.002。
高手的第二个特征,是能够瞬间捕捉到关键性细节。通过观察福尔摩斯破案的电影,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他对周围环境的敏锐洞察力。他不仅经常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有时甚至会要求周围人保持安静,甚至让他们离开,以确保自己能够全神贯注于细节之中。尽管福尔摩斯是虚构的角色,但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方式却非常真实。
我记得一个细节,福尔摩斯曾要求他人关掉手表的声音,并让所有人都离开,即使人们并没有发出声音,但他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打扰。当周围的人都离开后,福尔摩斯便能在自己无比丰富的细节关注之下,迅速捕捉到关键性的线索。虽然福尔摩斯完全沉浸在细节之中,但他并不会被这些细节所淹没。
高手的第三个特征,他们是过程主义者,不是目标主义者。很多高手目标也很明确,甚至目标非常清晰。然而,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们常常忘了目标本身,全身心地投入过程之中。
这种对过程的享受和沉浸,让他们能够充分体验每一个细节所带来的美好。相反,普通人往往太执着于目标,每做一点努力都会关注自己是否离目标更近。他们时刻担心目标有没有实现,从而忽视了过程本身。
高手的第四个特征,是能够容忍模糊。模糊本来就是感觉的状态,它让我们与事物建立更深层次、更细腻、更具体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投入的增加,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会自然而然地浮现出来。这种能力源于一种信念:一旦你与某个领域或事物建立了深厚的联系,你就不需要急于求成。相反,你可以通过完全沉浸在与事物的关系中,来等待灵感和成果的自然涌现。
高手的第五个重要的特征,是投入热情,不计代价的投入。这里有一个关于我朋友的故事,他曾是一位成功的餐馆老板,但每天忙于关注财务报表,生活在焦虑中。几年后,他决定创办一个全国餐饮业创始人大会,尽管没有人支持,但他坚信这个想法会成功。
他邀请我参加他的大会,后来又请我在广州吃饭。我注意到他对美食的感知并不敏锐,这可能是他之前经营餐馆感觉辛苦的原因——他依赖数据而非感觉来做决策。当他决定创办餐饮业大会时,他凭借自己的直觉和过往经验,坚信自己能够成功,因此百分百投入,所以大会也办得特别成功。
高手还有一个核心的秘密,就是心流。心流,或称flow,是一个当前非常流行的心理学概念。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通过研究发现,当人们体验到心流时,他们感到有某种东西在内心流动,从而提出了心流这一理念。
心流与我们日常的思维流动(脑流)不同。过度的思维流动可能导致焦虑和失眠。心流则关乎感觉和体验的持续存在。例如,当我们的注意力能够持续地集中在某个触觉上,哪怕只有5秒钟,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美妙的体验。
心流的产生往往因为思维的干扰而中断。我们树立目标时,如果思维持续不断,就难以维持对目标的专注,从而无法产生心流。但如果我们的触觉能够持续集中于某个对象,我们的感知颗粒度会变细,体验到更深层次的满足。
心流体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体验之一,它超越了物质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当人们体验到心流时,他们更倾向于尊重自己的感觉,以内在的驱动力来做一件事。
所以,真正的内驱力教育不是简单地给孩子讲道理,而是要让他们体验到心流——那种完全沉浸在某项活动中的感觉。只有当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心流,他们才能发展出强大的内驱力。
人与人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在于是否能够体验到心流,尤其是高品质的心流。如果你能够复制心流体验,那么你很可能在某个领域成为高手。
高手之所以卓越,是因为他们与事物建立了真实的联系,这种联系始于体验而非思维。有句话叫“真实是一切的开始”。这意味着在体验某件事之前,他们不会让先入为主的思维主导。例如,写文章时,高手会先放下已有的资料和成见,用自己的感受去体验和描述对象。
在咨询或个案工作中,尽管理论和方法很重要,但当真正的感受出现时,高手会优先考虑这些感受,因为它们超越了理性知识。这种将感受置于思维之上的方法,使得他们能够更真实、更深入地与个案建立联系。
所以我得说,高手们都懂得要与事物建立真正的关系,必须先慢下来,尊重基本功,逐渐地和事情建立关系。这种建立关系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但这种慢会变成后来的快,也就是你思维上的快。
如果你一开始先动了脑子,学了一堆理论,你觉得自己好像一开始很快,但最后会发现越来越慢。比如说,作为咨询师,如果你一直用脑袋工作,或只用脑袋工作,十几年后,会发现自己和传说中的大牛还差得很远。
当我们谈到高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谈到天才。天才常被认为拥有非凡的天赋,他们的能力似乎超乎常人。然而,天才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能够实现人与事物、思维与体验的合一。
随着成长,我们开始理解合一的更深层意义:思维与体验的融合,人与所从事活动的合一。当这种合一体验发生时,我们便达到了心流状态,能够完全沉浸在所做的事情中。如果我们的生活频繁地体验到合一,我们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
哲学家马丁·布伯提出了“我与它”和“我与你”的概念。“我与它”描述的是我们与事物作为达成目标的工具或对象的关系。那什么叫做“我与你”呢?就是当我放下了自己的所有的期盼,所有的愿望、所有的想法,我带着全部的自己和另外一个事物相遇,这个时候就构建了“我”与“你,它体现的是一种深层的链接。
它让我们要把思维放下,带着真实的自我去和一个事物建立关系。当我们能够做到这样程度的时候,就和事物建立了近乎百分百的关系,也就体验到了“合一”。
谢谢大家。
—THE END —
☀本文选自全民幸福社,内容为武志红先生在首届中国心理学应用发展大会上的演讲。
MORE
灼见热文
◐◑唤醒外资的“海派官员”王文涛
◐◑煤油罐车混装的食用油流向了哪里?关于食用油罐车的六个问题
◐◑708分全能学霸张煜东演讲全文:自我觉醒
◐◑如何在强势的人面前保持轻松?
◐◑王岐山:主席是真有远见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