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竟遗失了中国教育最重要的传统

原标题:我们竟遗失了中国教育最重要的传统

如今的人文教育,过度依赖专业、科班、课程、学历所定义的“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里,充斥着太多依赖知识导师,缺少有学问的心灵导师,充斥太多只求学历和修完学分的年轻人,充斥着太多没有生命关怀的课程,浪费了大量时间。

先秦以来,中国教育始终存在两条脉络:官学和私学。

官学就是各级政府主办的教育,在春秋战国为学宫,在汉代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从最高等级的太学、国子监,到地方上的学、校、庠、序。明清时期,则为府学、州学、县学,以及作为贵族学校的宗学或旗学,这些培养的都是为政治服务的人才。

私学则是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教育样态,在儒家为书院、私塾,往往依托于宗族、村社,或当地士绅襄助,或私人开办。在佛教则为禅宗、天台宗、唯识宗等宗派。私学往往围绕特定的教师、学术传统或地方社群而展开。

▲孔子授学

后世常把私学传统上溯至孔子,是因为孔子办学影响力大。其实在孔子以前,已有私学,比如柳下惠。不论如何,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开启“学术下移”和自由讲学的风气,在培养学问家、孵化学统与文脉、涵养心性人格等方面,扮演着不同于官学的独特角色。

特别是在宋明时期,书院林立、私学样态多元。“濂洛关闽”理学四家,在被官方承认之前,均为私学。程朱理学进入科举系统之前,也只是民间社会里的学派之一。与他们同时存在的,还有其他竞争对手或分立的学派,比如强调心性磨砺的陆九渊心学,主张经世致用的浙东学派等。这些学派之间的互相批判、辩论也很常见,著名的“鹅湖之会”就展现了闽学、陆学和浙学三种私学门派的交汇。

不论古今,中国的很多学问大师、思想大家,都是通过私学传承,而官学和举业的角色反而轻很多。这里说的私学,不仅包括了家学、自学,也包括书院、私塾、私人导师传承、地方学派等脉络。

▲陈丹青油画作品《国学研究院》,从左到右分别为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吴宓

哪怕在新旧转化之际的民国,“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也是个个有其渊源:陈寅恪是家学和游学,王国维是家学与自学,梁启超主要是私学,赵元任是正儿八经的留学,也就是西方现代学术。其中,赵元任专长的门类是语言学,这是一门现代学科,加上他的留洋经历,使得他的学问主要以西洋学术打底,自然不难理解。但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这些大师,均以中国传统学问为研究领域,私学所占分量极重。

可惜的是,自民国以来,随着现代学术体制的完善,“大一统”的制式教育几乎垄断了学生的教育生涯,从小学、中学、大学,使用统一的课本、考试、升学,一路安排下来。这种“大一统”的教育生态,切断了原先长期存在的多元、繁杂的私学生态,不仅让学生的个体化教育选择相当受限,也让私学的许多优点没法得到有效发挥。

专栏作者:徐颂赞

剑桥大学博士生

致力于中西文化和教育比较研究,出版有《他者与我者之间》《神明考古学》等著作,发表中英文论文十多篇,曾获台湾政治大学“陈百年先生学术奖”、美国杜克大学“雅歌文艺奖”等,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美国普渡大学进行学术报告。

制式教育与“人文科学”的矛盾

官学与私学的分化,还涉及对“人文”和“教育”的看法。

按照德国哲学家狄尔泰(Wilhelm Dilthey)对“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理解,他认为,人文世界是一个创造、体验和理解意义的过程,是个体融入理解对象、不断体验并寻找启示的过程,而不是知识多寡或片段式理性分析的问题。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1833-1911)

在这个层面上,个体的体验、直觉、感受、理解、心理因素、生命价值等等,远高于所谓客观的答案和知识。

但是,在制式教育下,更多的是以专业和课程为主导,老师们按照不同学历和主修经历,被安排进不同的专业和课程。专业和课程是“铁打的营”,教师反而是“流水的兵”。大学招募外聘时,通常也以“能否教授某课”为主要需求。

显而易见,这种教育形式适应工业社会的专业分工而展开,特别是理工科教育更是如此。如果这套模式依然套用于人文领域,重视知识传授、专业划分,忽略了对“人文”的体验过程,实际效果非常令人怀疑。

与之相反,私学恰好围绕老师的学识、才情、感悟而展开,并且围绕着共同的智识生活和思想争论而发生,更有助于受教者在具体的教育环境里,丰富对意义的体验和理解。

那么,私学有哪些优点?这些优点,是否能让我们重新反思何为真正的教育?

私学的优点:

人格教育与智识生活

首先,私学比官学灵活,更能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人格教育。

私学是一种教育的自组织。自组织的运行,往往是灵活的、切己的,能随处境而变,强调发挥参与者的主动,而不是一种自上而下、制度化的统一安排。

真正的教育是灵活的、有生命气息的,不是安排出来的,是自然而然生成的。比如,南宋心学家陆九渊,始终批评士林沉溺章句和科考,直言“今之学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他认为读书和教育都要从“血脉上感移”,落实为心思意念里的实际操练,这其实是知识的“身体化”(embodiment)。

陆九渊有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很能给人启发。有一次,他的学生詹阜民在一旁陪坐,陆九渊突然站起来,詹阜民也跟着站了起来。此时,陆九渊说:“还用安排否?”

在陆九渊看来,人的本心自然流露,不用外在礼仪的教训和“安排”,只要守住本心,自然行动,就能立大体、做大人。

▲陆九渊(1139-1193),南宋哲学家,字子静,抚州金溪人,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

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注重身教和启发,教育者把自己的视听言动、行事为人,都融入到了教育过程里面。整个生活现场,都成了教育现场。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随时随处开启学生对知识和自我人格的反思。

当然,这种教育方式需要有两个前提:第一,教师自身必须是饱满、真诚、富有教养的个体,而不是所谓的“教书匠”、“知识专家”而已。第二,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或者说有相当充足的共同相处时空,而不是“到点上课,下课走人”而已。

其次,就不得不谈这种“共同相处时空”,也就是私学便于营造有谱系的智识生活,进而助推自由创造的学风,乃至思想变革。

私人之间的访学、论辩与情谊,始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部分。比如说,古人就很看重游学,拜访和结识真正有学问的大儒或高僧大德,这种交游能够促进学问的跨地域传播,形成新的地方学派,助推思想变革。

南宋时,在江西讲学的陆九渊,就吸引了很多浙江的学人前去拜访。来自宁波的“甬上四先生”杨简、袁燮、舒璘、沈焕,陆续把陆九渊的学问带回浙东地区,通过创办书院、培养地方子弟,进而形成四明学派,后来也为明代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奠定了学脉渊源。

▲顾炎武(1613-1682),明末清初思想家、学者,字忠清,南直隶昆山人

作为“明末清初三大家”之一的顾炎武,非常热衷四处游学,搜寻史志图书,考察各地文史风俗,还把这种形式称为“游读”。他甚至在四十五岁之后,变卖家产,游遍二十多个省份。顾炎武出行时,常用二马三骡驮书,当发现所见事物与自身认知不同,就打开书本对照验证。顾炎武强调考证的治学风格,开启了清代朴学的先声。这恰好说明,独特的私学形式促进了学术的变革。

再举个例子,晚清理学家夏震武,回家乡杭州富阳开办了一间书院,许多人听闻后,陆续从各地赶来,到书院所在的山坡上,扎帐篷听讲。这些人,除了来自国内各地,还有来自日本、韩国、越南的学生。

当我站在夏震武开办书院的山上时,我不禁思考:在这个时代,我们有了更方便的飞机、高铁,但有多少学生能主动去拜访各地有学问的先生?又有多少开放门户、欢迎问学的先生?被学校围墙圈养的教育,还能带来多少思想和学术的自我革新?

▲夏震武于杭州富阳开办的“灵峰精舍”的复原效果图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如今的人文教育,过度依赖专业、科班、课程、学历所定义的“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里,充斥着太多依赖知识导师,缺少有学问的心灵导师,充斥太多只求学历和修完学分的年轻人,充斥着太多没有生命关怀的课程,浪费了大量时间。

而不论中国古代的教育,还是西方基督教的古典教育,都非常看中心灵与心灵之间、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呼应,老师和学生们生活在一起,无时无刻不在教育,教育是个终身过程,始终是一种“进行时”、“未完成”的状态。可以说,只要是奠定人类基本生活的轴心文明,都存在着久远的私学传统。

内嵌于现代教育框架的“私学”探索

回看我们的处境,身处制式教育的大环境里,能不能结合私学的长处,开展一种内嵌于现代教育框架的探索和实验?在这方面,民国的一些学人已有一些尝试,不妨可以参考一二。

梁漱溟先生曾写过一本《朝话》,讲的是如何忏悔、立志、改变习气、社会合作等等,这些记录的都是他在“朝会”里的讲话。这个“朝会”是梁漱溟从古人讲学得来的启发,试图让讲学与社会运动打成一片。

1923年,梁漱溟从北大辞职,前往位于菏泽的山东省立六中,担任高中部主任。隔年春天,他返回北京,带了山东省立六中的一些学生,聚在什刹海讲学。他们十多人一起租房居住,每天早上都有所谓“朝会”,也就是一起静默、反省人生,或者听梁漱溟讲话。

▲梁漱溟(1893-1988),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对此,梁漱溟有一段相当有趣的记载:“如在冬季,天将明未明时,大家起来后在月台上团坐,疏星残月,悠悬空寂,山河大地,皆在静默,惟间闻更鸡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易令人兴起,特别的感觉心地清明、兴奋、静寂,觉得世人都在睡梦中,我独清醒,若益感到自身责任之重大。”

梁漱溟后来在广东省立一中、河南村治学院、邹平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等,也都有类似“朝会”的做法。可以说,这是依托于制度化教育框架里的一次私学试验,效果不错。

另外,被誉为“千年国粹、一代宗师”的马一浮先生,在浙大西迁泰和、宜山等地时,也有过不少讲学活动,特别是把宋明理学的心性工夫,融合进抗战和西迁的困顿环境里。在《泰和宜山会语》里,马一浮细致讲授了“横渠四句教”、“六艺”以及理学相关的其他义理名相等。这也可被视为寄托于现代大学环境里的私学尝试。

▲马一浮(1883-1967),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

当然,这种内嵌于现代制式教育里的私学,就像余英时先生所说的“儒家游魂”在现代社会的一种“寄托”。但正是这些细节,凸显出一种攸关性灵和生命的形成过程,是从血脉、骨子里透露出来的,对塑造一个真正的人,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以我个人为例,以前在台湾求学时,最难忘的并不是那些模仿美式教育的讲座课程,或者同学们的讨论课,这些当然都很重要。但是,最让我个人难忘的还是和老师们一起用餐、在河边散步,一起做田野调查,探访老师们的家宅和书房,甚至和老师们去医院看望和陪伴生病的同学等等。

通过这些全方位的接触,我清楚了解在知识和学术概念背后,这些老师的品格、心性、热情、疑惑与思考处境。这些更广阔的处境,始终是刺激一个人独立思考和研究探索的基底。如果缺了这块基底,仅仅靠两三个小时的上课时间,永远没法唤醒一个人心灵自有的好奇和热情。

为此,我们需要不断打开教育的多维度面向和各种可能性,包括教育的对象、处境、场合、方法等。为了让“教育”更自然地发生、更具创造力地发生,我们需要破除的牢笼永远不会太少。

作者:徐颂赞

来源:致极学院,由一批杰出的中国企业家和教育创新者,联合海外一流院校共同创办,是一所非营利的高等教育机构。致极学院是一所融汇东西古今的文理学院,致力于保护新世代的创业精神和领导力,培养未来的企业家。

于版权、合作和投稿,请联系现代与经典客服微信xdyjd2005 或邮箱xy@xdyjd.com

名师在线课程点击左下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