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小学科学教育如何走向“深改”

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关键基础,全面推动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各方对科学教育日趋重视,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成效稳步提升。最新一次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科学学业表现整体良好,中等及以上水平学生数占比约八成,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学生科学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方法有待改进,仅近两成学生期望长大后从事科学相关职业。

在“双减”大力推进、全面实施科学普及工作和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整体推进仍面临如评价导向的二维离散、人文精神的底蕴流失、数字技术的介入失衡等诸多现实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厘清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赋能逻辑,为推进全要素、全流程、全链条的科学教育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弥合科学教育观念偏差。一方面,要从历史脉络中深化对科学教育本质的理解。科学教育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这也就决定了科学教育内涵的复杂性、动态性,需要深化对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内容、形式、要素和价值认识,在历史的脉络中揭示科学学习活动、教学活动的本质及其特殊性。另一方面,要在时代语境下把握科学教育价值取向流变,着力构建与时代脉搏同律动的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科学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有精准把握,将内容适当调整和优化,减少过时、过重、过难的知识,突出科学教育的本质、方法和思想,关注与社会、文化、伦理等方面的联系,契合科学教育的育人价值。

去除科学教育形式负担。形式负担是教育内卷的集中体现,亦是推进“双减”落地与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阻碍。去除科学教育的形式负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明确科学教育的目的,回归科学教育的本质。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导向,将目光从追求片面形式中抽离出来,让科学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以用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二是优化科学教育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和控制科学教育课程内容的数量和难度,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三是创新科学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效率。采用多元化、互动化、实践化等活动方式,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享成果,提高科学教育的实施效率。四是完善科学教育评价,提升科学教育质量。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引领,探索与各个学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科学教育评价方式,克服唯知识、唯分数的倾向,坚决扭转过度功利和短视造成的形式负担。

强化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提高职业准入门槛,构建高标准的认证体系。秉持“强教必先强师”的理论与实践逻辑,在专业培养、师资培训、岗位编制、评价机制等多个环节做到从严从实从细,选拔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复合型的科学教师。二是发展教师数字素养,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可以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五个维度,促进数字技术与教师教育的融合和创新,培养具备高水平数字化教学能力的现代化科学教师队伍。三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推进教师教育一体化。遵循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的科学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体系,整体性重构科学教师教育的培养模式。比如,整合教师教育优质资源,探索“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U-G-S)合作培养科学教师教育新模式,优化科学教育等相关专业师范生培养方案,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加强人才培养供需对接。

加大科学课程转化力度。学校课程是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依托。科学课程育人体系需要将国家课程方案在地方、学校科学课程实施中“落地生根”。一是要充分考虑科学课程的学段差异与层级衔接要求,体现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形成五育并举、特色鲜明的新时代中小学科学课程体系。二是要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程,释放数字技术在科学课程转化落地中的巨大潜能,如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开展教师需求导向的科学课程实施能力培训、延展课堂教学时空等,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指向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实施监测体系构建,持续完善课程转化实施过程中教、学、评的各环节。此外,要进一步重视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浸润效果,需要警惕脱离教学实际的空洞说教和生搬硬套。科学教育的目标要彰显科学的文化价值,科学课程的教材要反映科学的人文旨趣,科学教育的教学过程要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

拓宽科学教育实践场域。盘活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实现学校教育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的内外联动和有效衔接,既是当务之急,亦是长远所需。首先,从“单打一”到“大协同”,促进实践主体的协同联动。这意味着要打破学校、家庭、社会等实践主体之间的隔阂,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科学教育实践网络,让学生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参与科学探究和活动,体验科学与生活、社会、文化、环境等的联系,构建多方主体参与下的科学教育协同育人体系。其次,从“纸上做”到“云中拓”,推动实践形态的数字演进。在基础设施方面,普及智慧校园建设。通过部署学科专用教室、教学实验室,依托感知交互、仿真实验等装备,打造生动直观形象的新课堂生态。在数字资源方面,优化数字智慧平台。在教育模式方面,探索数字智能教学。通过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技术,构建沉浸式、情境式、体验式科学教育环境,提高科学教育的趣味性,并依托数字技术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诊断、精准化分析和定制化辅导等。最后,从“排排坐”到“大课堂”,丰富实践场景的多元样态。既要用好学校教学这一主阵地,将优质的科学教育资源“请进来”,如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少年科学院、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等活动,并邀请专家学者兼任中小学校科技辅导员;又要用好社会这一大课堂,让学生“走出去”,加强场馆、园区、基地等资源建设,增进与高校、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的对接和合作,为校外科学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丰富科学教育评价方式。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评价方式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持续完善,亟待从评价目标出发,对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进行丰富创新。一是评价目标的科学化,即要破除给学生贴标签的伪科学做法,明确科学教育中的评价主体、对象和范围,进一步厘定评价的维度和侧重点,避免评价目标的模糊和偏颇,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的评价目标。同时,应关注国家需求和社会期望,并根据评价的实施情况和反馈效果,及时动态调整和完善评价目标。二是评价内容的实质化,即评价内容应符合科学教育的内涵表征,遵循客观、公正、有效的评价原则,避免主观臆断和一刀切。三是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即评价方法要基于教育评价活动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指标体系为尺度,以评价内容为依据,依托技术赋能进行多元、综合、动态评价。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而言,可以采用内部评估、外部评估或社会评估等方式,通过数据分析、案例研究、质量报告等形式评价;对教师而言,可以采用自我反思、同行互鉴或专家督导等方式以及问卷调查、访谈交流等形式评价;对学生而言,可以采用自我评价、同伴互评或教师外部评价等方式以及小组汇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元化评价。

(作者分别系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03日第14版

作者:荆 鹏 吕立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