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收藏!英语课堂板书设计:8种思维导图板书形式

思维地图是David Hyerle博士在1988年开发的一种帮助学习的语言工具,是用来进行构建知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可视化工具,共有8种类型。

包括:圆圈图(Circle Map)、树状图(Tree Map)、气泡图(Bubble Map)、双重气泡图(Double Bubble Map)、流程图(Flow Map)、多重流程图(Multi-flow Map)、括号图(Brace Map),和桥型图(Bridge Map)。

作为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思维地图亦可运用在老师的板书设计上,起到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作用。

圆圈图:定义一件事

主要用于把一个主题展开联想或描述细节。

在内部的小圆代表最关键的主题,而外部的大圆则囊括了与这一主题所有相关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只要跟主题有关即可,内容与内容之间不必有联系。

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板书应用:

◇ 用于小组协作头脑风暴、联想,由主题进行发散,训练思考广度;

◇ 用于回顾先前知识,可在开课导入时使用,观察学生已有知识水平。

气泡图:描述事物性质和特征

气泡图的主要用途是描述某个事物,能用到的词汇主要集中在形容词上。

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板书应用:

◇ 用于对事物各方面特征进行描述,如概念讲解,加强学生理解。或者阅读与写作时,考查学生对事物的认识;

◇ 常用于描述心情、性格、外形等,也可以用于分析课文中人物性格。

双气泡图:比较和对照

双泡图主要用于比较,可以帮学生对两个事物做比较和对照,找到它们的差别和共同点。

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板书应用:

◇ 用于对比和比较两种事物,通过对比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迁移。此外,通过新旧知识对比,加强学生知识体系建立。例如分析课文时,对比文中不同的人物,或同一人物的过去与现在。

树形图:分类和归纳

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和分组。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从而获得整体架构、以及各个分支主要内容。

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下图为牛津译林8年级下册U3课后习题中用到的树形图:

板书应用:

◇ 分类标准要符合文本依据和基本常识;

◇ 每个项目只能属于一个类别;

◇ 各个类别尽量涵盖主题的全部内容。

括号图: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大括号图有助于将整体“肢解”为各个部分。它用于把某个具体的东西分解为各个组件或子部件。括号图的应用有很多。只要我们需要表达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板书应用:

◇ 关键词大多是名词;

◇ 不用来表示类别的关系,展示知识的包含关系。

流程图:弄清先后顺序

学生可以用流程图从先后顺序的角度去分析事物的发展、内在逻辑。

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板书应用:

◇ 用于表示事件的步骤、顺序、过程等,为学生展示事物的演变、情节的变化、步骤的执行等过程。

◇ 用于培养程序性思维和统筹能力。

◇ 每个步骤间用箭头连接;

◇ 步骤可包含子步骤,步骤与子步骤间用直线连接,如下图

复流程图:分析因果关系

这个也称因果关系图,用来帮助学生分析一个事件产生的原因,和它导致的结果。复流图的中间具体显示的是事件,左边是事件产生的多种原因,右边是事件导致的多个结果。

基本图形是这样的:

板书应用:

◇ 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和事件导致的结果,通过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培养学生批判思考能力,增强对事件的认识。

◇ 为寻找事件的成因、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提供帮助。

◇ 可以只画图示的一侧。

桥形图:类比或类推

桥图用于说明类比和隐喻。 这对显示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是有帮助的。

基本形状是这样的:

板书应用:

◇ 用于表示事物间的类比关系,加强学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 可用于认识新概念,通过与已有知识进行类比,讲授陌生概念,增强知识迁移,建构知识间的联系。

来源丨英语遇上安琪拉

明师俱乐部进行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入门到精通-中学英语语音这样学》

长按上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 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关于中秋节的英文表达,全在这了!
  • 小学生如何学好英语?
  • 英语教师必备AI神器:一键生成PPT、自动备课、ChatGPT、文本转语音
  • 名家谈|陈力:“以学生为中心”重在情感和认知

教学资源、精彩活动、趣味互动

福利折扣、在线咨询

请不要重复添加明老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