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古代汉语考研大纲参考书目真题答案重点笔记等

  1. 2024年广西大学896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 2024年安徽大学811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 2024年江西师范大学713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 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620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5. 2024年西南大学820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6. 2024年南京大学663考古学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7. 2023年贵州财经大学804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8. 2023年华东师范大学827古代文史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9. 2024年中国美术学院古汉语与篆刻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10. 2024年河北大学818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11. 2024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821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12. 2024年华南师范大学708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13. 2024年中南民族大学620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14. 2024年四川外国语大学823语言学概论与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15. 2024年南京农业大学820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16. 2024年沈阳师范大学621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17. 2024年云南师范大学708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18. 2024年辽宁师范大学706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19. 2024年燕山大学705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0. 2024年苏州大学354汉语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1. 2024年浙江财经大学903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2. 2024年四川外国语大学827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3. 2024年辽宁大学830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4. 2024年南开大学713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5. 2024年西安外国语大学865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6. 2024年郑州大学880古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7. 2024年首都师范大学739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8. 2024年北方民族大学820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29. 2024年吉林大学620中国古文字学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0. 2024年上海师范大学841语言学概论和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1. 2024年贵州师范大学716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2. 2024年江苏师范大学837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3. 2024年山西师范大学802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4. 2024年西华师范大学706古代文学与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5. 2024年南昌大学819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6. 2024年河北师范大学814古代汉语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7. 2024年山西师范大学824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8. 2024年江苏海洋大学641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39. 202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802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0. 2024年湖北文理学院701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1. 2024年武汉大学639国学文献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2. 2024年吉首大学708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3. 2024年江西师范大学893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4. 2024年扬州大学816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5. 2024年首都师范大学739古代汉语与中国古代文学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6. 2024年华东师范大学827古代文史基础之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7. 2024年西南交通大学646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8. 2024年浙江工商大学855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49. 2024年南开大学715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50. 2024年大连大学723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51. 2024年湖北大学622古代汉语考研复习参考资料(真题大纲笔记等)

内容简介

编辑

该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和辞书学观点、方法编写的古汉语权威字典。由于多数编写者既是著名语言学家,又是来自古汉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所以字典编排十分符合古汉语学习者的需要。它的释义权威,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设有“注意”“辨析”等对疑难字词加以提示辨析。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一部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工具书。其收字精当实用,释义准确性高,形式上富有特色。

它一向是广大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工具书。

它的成就以及在学术界、辞书界教育界的影响实有目共睹而毋庸赘言。

第4版修订了什么?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第一,增补字条。新增字头2200余个,删除了附录中的“难字表”。同时,参考《十三经》和《史记》的字频表,使得对确定古汉语的常用字有一客观标准。

第二,调整义项。

第三,改正个别注音和释义。

第四,调整例句。

第五,进一步规范异体字、简化字。

第六,增补附录。修订《中国历代纪元表》,增加《古代汉语语法简介》和《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2

作品鉴赏

编辑

字典封底推介词

◆ 由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等十余位专家学者编写,是学习古汉语的必备工具书。

◆ 在第3版的基础上增补修订。收古汉语常用字和复音词约一万条。

◆ 释义权威,审音准确,例句精当,难懂例句附有注解和串讲。

◆ 专设“注意”、“辨析”内容,对疑难字词加以提示和辨析。

◆ 附录有《中国历代纪元表》、《古代汉语语法简介》、《怎样学习古代汉语》等,可供读者学习参考。

3

版本信息

编辑

【名家原创】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张万起,徐敏霞等编写

【修订】

蒋绍愚、唐作藩、张万起、宋绍年、李树青等增订

【精品】

学习古汉语的入门及必备工具书

曾荣获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第一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

【最新修订】

收古汉语常用字和复音词约一万条

释义审音 举例注解串讲 注意 辨析 提示

《中国历代纪元表》《古代汉语语法简介》《怎样学习古代汉语》

【印行一千万】

第4版说明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1979年出版的,主要编写者是王力、岑麒祥、林焘、戴澧、唐作藩、蒋绍愚、张万起、徐敏霞。关于这本字典的编纂经过,已写在1988年的“修订说明”中,此处不再重复。字典出版以来,受到了读者的欢迎,至今已经印刷了60余次,印数已达上千万册。1995年,字典荣获首届中国辞书奖一等奖。这一方面使我们感到高兴,一方面也使我们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字典的读者越多,我们越是应该进一步提高字典的质量。这本字典自出版以来,虽然做过几次修订,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决心做一次比较全面的增订。增订工作包括增补字条和修改原有字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增补字条。原字典正文中的字头4200多个全部保留;取消原字典的《难字表》,《难字表》中的字头加以选择,僻字删除,比较常用的字约1800个,增加例句,收入正文;另增补原字典正文和《难字表》中都没有收录的常用字400多个,写成字条,统一按音序编排。第4版共收古汉语常用字6400余个(不包括异体字)。

我们选择字头的原则是:既然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那么顾名思义,它的收字应以“古汉语”为范围,以“常用”为标准。所谓“古汉语”,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文”,指的是以先秦和两汉的传世文献以及后代“古文家”模仿这些文献的语言而写成的作品为代表的那种语言,不包括汉译佛典、六朝笔记、唐诗宋词以及近代戏曲、小说的语言,所以,本字典只收文言文中的常用字,至于在其他语体的作品中常用的字,本字典不收。所谓“常用”,指的是在阅读文言文作品中会经常碰到的,所以,那些只见于古代字书而没有书证的字,以及只用作很少见的人名、地名、动植物名、器物名的字,本字典不收。还有,这本字典是为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学习古汉语用的,那些古今意义完全一样的字,读者不需要查字典就能懂得,所以,这些字本字典也不收。

在增补字头的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十三经》和《史记》的字频表,使我们在确定哪些字常用、哪些字不常用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客观的依据。《十三经》和《史记》中没有的字,也就是东汉以后产生的字,如果不是很常用或者常用但古今意义没有差别,一般不收。

(二)调整义项。在增订工作中,我们遵循原字典关于义项的取舍和分合的原则,对每一字条的义项认真推敲,有不够妥当的就加以调整。义项取舍的原则是:重要的义项不能遗漏,较僻的义项不予列入;不是文言文中的意义一般也不列入。这是由这本字典的性质和对象决定的。义项分合的原则是:重视词义的概括性,义项的分立不要太细碎,有些义项中可再列引又泛特喻,以体现这些意义的内部联系。

(三)改正注音和释义。我们重新审定了注音和释义。原字典(包括正文和《难字表》)中的注音和释义总体上是准确的,但也有个别不当之处,这次增订加以改正。

这次增订在注音方面做了一项较大的改动:注音符号全部去掉,只用汉语拼音。标注直音字的方法也做了一些改变:1.在音项下,原则上仍然既用汉语拼音又用直音字标音,但如果找不到和被注字的中古音韵地位基本相同的直音字则不用直音,如果是一个通假义,后面已经有了“通某”,也不再用直音。2.在双音词条目中以及在例句中为字注音时,只用汉语拼音,不用直音。这样做,是考虑到目前汉语拼音已非常普及,绝大多数读者都可以根据汉语拼音读出字音来,所以,直音只作为一种辅助的注音方法。

(四)调整例句。第4版选用例句的原则是:例句要和释义准确对应,而且尽量选用时代较早、典型性强、明白易懂的例句。根据这一原则,对原有的一些例句做了更换。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例句,在有的例句中适当地加注音释义或串讲,这是本字典的一个特色,这次增订仍然保持了这一特色,但考虑到今天读者的古文水平比20年前高,所以第4版例句的注音释义或串讲适当减少了。

(五)这次增订对异体字、简化字等也做了进一步的规范。

(六)附录原有《中国历代纪元表》做了修改,并增加了《古代汉语语法简介》《怎样学习古代汉语》两部分内容。

此外,第4版的初稿完成后,还请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部分学生将全部例句与原书作了核对,以保证书证的准确可靠。

这次增订工作是从1999年6月开始的,增订工作由蒋绍愚负责,承担增订工作的是蒋绍愚、唐作藩、张万起、宋绍年、李树青5人,此外还有一些同志参加资料收集等辅助工作。我们五人一起讨论了增订的原则、分工和工作进度,由蒋绍愚提出具体的增订计划和增删字头的总表。字表确定后,5人分工撰写:唐作藩写A—F、张万起写G—J、宋绍年写K—R、李树青写S—T、蒋绍愚写W—Z。初稿完成后,由蒋绍愚统稿,唐作藩审音,张万起审字头。附录《古代汉语语法简介》《怎样学习古代汉语》是蒋绍愚写的,附录《中国历代纪元表》的修改是张万起负责的。增订工作在2004年6月底最后完成,前后历时5年。在这5年中我们都是用业余时间进行增订工作的,再加之水平有限,第4版肯定还会有疏漏和错误,我们恳切地期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我们将在今后做进一步的修改。

这次增订虽然改动的幅度相当大,但是,我们时刻没有忘记,这本字典的良好的基础是由原编者打下的,特别是本字典的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是语言学大师、我们的老师王力先生确定的。在这次增订工作中,我们依然遵循着字典的这些指导思想和编写原则。在进行增订工作的时候,我们更加怀念我们敬爱的老师王力先生,他对我们的教诲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我们的增订工作得到了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责任编辑金欣欣、编辑部乔永,都为本书的出版做了不少工作,谨此致谢。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增订组 2005年1月

九八版说明

1998年改版说明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79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学术界也给予了肯定性评价。1993年出版修订版。1995年该书获得中国辞书奖一等奖。

这次利用1993年修订版改版重排,借改版机会,我们又对全书做了一些改动,主要是:按照规范化要求审定了字形和注音,改正了某些条目的释义和例句中解释的不妥之处,更换和补充了一些例句。收字和全书体例,均仍其旧。欢迎读者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