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小岩同学(化名)是一位性格内向的女生,不擅交际。入学初军训之际,便找到辅导员哭诉:自己在学校食堂吃得不习惯,经常饿得胃疼;经常想家,每时每刻都想给父母打电话;在学校感到很孤独,情绪数次崩溃;与班级、军训连的同学很少交流,认为自己很难找到真心朋友;另外三位舍友关系走得更近,感觉自己无法融入她们。在小岩同学倾诉了自己的烦恼以后,辅导员和班主任深入班级、宿舍,与小岩进行了多次谈话交流和疏导,班长和舍友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释放善意,经常关心和安慰她。但该生的情绪和状态并没有明显好转,回避周围同学的关注和关心,与舍友间的对话越来越少,对大学集体生活和周围的同学依旧有强烈的疏离感和孤独感。
二、案例分析
小岩的问题主要在于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独立生活能力较弱,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小岩大学之前未经历过住校生活,且父母宠爱、包办生活,故而大学里很多司空见惯的事情小岩都无法适应,在新环境中出现了个体角色转变的问题。
二是情绪调控能力较差,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比较敏感。小岩在面对新环境的困难和障碍(如军训)时,常常不能调整自我状态。小岩在宣泄情绪过后并未好转,而是将这种情绪进一步与食堂不美味的饭菜、学校潮湿的气候环境等消极事件互相关联,消极情绪的循环导致小岩长时间沉浸在失落中无法自拔。
三是人际关系处理上缺乏理性引导。小岩回避在新环境中与新同学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故而不能通过建立新的同伴关系转移注意力,缓解念旧和思乡的情绪,孤独情绪无法得到合适的疏导。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情绪ABC理论,不良的行为情绪反应并不是因为刺激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个体自身对刺激不合理的信念、认知方式所决定的。所以,该案例的重点在于引导小岩学会调整心态,正确认知不良情绪,同时,帮助小岩建立情绪的自我调适机制,逐渐脱离消极情绪体验。
三、解决方案
1. 全面把握学生整体情况,总结归纳突出问题,制定个人辅导计划。
小岩曾使用QQ空间、私信等方式多次发布关于自己情绪低落、没有归属感、失眠的动态。辅导员询问小岩舍友、班委等同学了解该生在校表现和人际关系情况,对小岩目前的身心状态做出合理预判;结合小岩同学主诉问题和周围同学反映的情况总结该生面对的主要矛盾;与家长电话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性格特点和成长环境,制定与小岩同学的谈心谈话方案和后续执行的具体计划。
2. 主动约谈学生,倾听学生感受,全面认知问题。
在完成摸排小岩在校基本情况后,辅导员主动与其联系约定具体的谈话时间和地点,尽可能营造轻松熟悉的谈话环境。在谈心谈话过程中,辅导员关注小岩的个体感受,倾听其孤独感和疏离感的来源和具体表现,注意记忆其陈述的细节和归因。在听取小岩陈述的过程中,密切观察其神态、情绪、表情、肢体动作、表达特点方面的变化(比如说话时声音很小,低着头;在谈到舍友之间的交往时会脸红、结巴、吐字不清;在谈到父母和以前朋友时会突然很深沉,拳头微微用劲,抗拒话题),及时给予小岩语言和情绪上的引导,行为上恰当的安抚,及时用语言和肢体语言对小岩的陈述内容表示关注和重视,放松小岩的情绪,使小岩对辅导员老师充分信任,愿意将内心感受与老师分享,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小岩在校情况,全面认知学生情况。
3. 耐心疏导应对,建立共情,提高学生调试能力。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共情理论,求助者与咨询者建立共情后,求助者会感到自己被理解、悦纳,从而会感到愉快、满足,这对咨询关系会有积极的影响。
结合小岩的实际情况和性格特点,辅导员立足自己的个体生活经历与小岩建立共情,对小岩在大学适应性方面所暴露出的困扰表示理解,并告诉小岩这是从熟悉的环境迈入陌生环境必须经历的过程,所有人都有这样的阶段,这是正常的人生经历,不要觉得这是自己一个人面临的问题,也不要觉得自己走不出当下的困扰。同时,辅导员分享自己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类似情况,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比如食堂菜品多样,可以多尝试找出符合自己口味的;尝试一次与舍友的主动沟通;尝试主动参与一次班级活动;尝试发挥自己画画的特长。
4.持续观察追踪,多方助力,塑造成熟人格。
后续工作中,辅导员经常从舍友等周围同学和班级干部处了解小岩的最新情况,密切关注其在学习、生活和社团工作中的变化,在集体生活中的参与度和人际交往的主动性。辅导员也保持与小岩每月一次的谈心谈话,QQ空间、微信、电话等渠道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关注其面对大学新生活时情绪的变化。另外,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及时告知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适应情况和情绪状态,联动家庭,合力推动小岩在校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逐步引领小岩摆脱对家长的过度依赖,助力小岩塑造成熟的人格。
在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后,小岩的情绪明显稳定下来,饮食不适的问题得到了克服,对父母和旧友的思念因为新朋友的涌入而得到缓解,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绘画特长,成为年级宣传骨干,手绘漫画受到同学们的喜爱,积极和同学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加入系学生组织,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好朋友。现在的小岩勤奋认真、成绩优异,考试周主动和同学共享自己整理的考试重点,与同学保持良好的互动;与另外三位舍友主动沟通,了解到自己原来是误解她们后,宿舍冰释前嫌,四位成员也逐渐紧密起来。
四、经验与启示
1. 要全面准确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
对于适应性出现问题的学生,辅导员要正面直接向学生本人了解情况,侧面向周围同学了解其表现,并结合以前的成长环境寻找问题根源,这样才能准确找到学生问题的关键点,制定行而有效的工作方案。
2. 要注意建立与学生的信任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认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在交往中总是交换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东西,不值得的交换是没有理由去实施的。这种交换不一定是物质性的,可以是尊重、认可、关怀与共鸣等抽象的东西。所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辅导员要耐心倾听学生的表达,认同学生的自我表述,建立互信关系,从中了解真实情况,让其感受到关爱和帮助,从而促进问题解决。
此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活动推荐
@高校辅导员,8月份征稿来啦!
高校辅导员在线
作者:合肥工业大学 梅启梦
主编:田梦
责任编辑:王梦茜 李斯佳
审核编辑:许孟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