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学苑 | 汪磊:从“豆你玩”到“盐王爷”——当下网络词语流行特点例析

原标题:学苑 | 汪磊:从“豆你玩”到“盐王爷”——当下网络词语流行特点例析

点击上方 “语言服务”可以订阅

原文刊于《兰州学刊》2011年第12期

有删减

从“豆你玩”到“盐王爷”

——当下网络词语流行特点例析

汪磊

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语言学会社会语言学分会副会长、中国语言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副主编,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

“盐王爷”是“阎王爷”是同音异形词,2011年3月由于日本核泄漏所引发的抢盐风潮触发其一度流行,通过对“盐王爷”流行过程的追踪,我们试图探寻其由潜到显的语言内外的诱因,并结合与其相关的“豆你玩”等系列词语,探讨当下网络词语流行的某些特点。

说到“阎王爷”这个词,多数人都不会陌生。“阎王爷”是来自佛教的地狱主神,正式的名字叫“阎罗”,即“阎摩罗王”的简称。从古到今,我国的百姓更习惯称“阎王”或“阎王爷”,既表达对神明的中国化敬畏,又用来形容凶神恶煞的人为“活阎王”。

然而今年三月中旬,“阎王爷”这个称呼忽如一夜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不过它却是以“盐王爷”的形式出现的。因为它的确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盐”有关。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地震,引发海啸,并导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随着有关核泄漏资讯的大量报道,引发日本本土及周边国家的恐慌。

周边海域遭受核污染,可能殃及海盐,国内在3月15日开始出现部分市民抢购含碘食盐,16、17两日到达高潮,部分超市、商场食盐被抢购一空,原本不会超过一元五角一市斤的袋装食盐,竟被炒到几十元,高出原价十几倍,历来为国家专控的食盐成为个别人炒买炒卖的商品,以谋取暴利。在这一抢购风潮的过程中,“核辐射”、“碘”、“盐”是三个核心词,并构成如下的思维链条:

核辐射——近海污染——海盐不洁——安全的海盐缺乏——抢购

核辐射——碘防辐射——食盐含碘——服用碘盐防辐射——抢购

于是有网友发出感叹:“盐王爷来了。”这既与民间话语中主宰阴间、掌管人的生死轮回的“阎王爷”谐音,以示核泄漏所带来的恐慌;同时用“盐王爷”极其形象地勾勒出了这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抢盐风潮。“盐王爷”也被网友称为继“给力”之后,2011年最新的网络流行语:

一个日本地震就造就了中国的一个给力词。历经豆你玩、蒜你狠、糖高宗等名词,2011年的第一场给力名词终于登场。

据笔者在百度以“盐王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盐王爷”并不是一个在今年抢盐风潮中才出现的新词。按照王希杰、于根元先生倡导的“潜显理论”来分析,“盐王爷”历经过几个初显时期,而在3月中旬之前却始终处于“潜”的过程。

第一个初显过程:

“盐王爷”最早是以“阎王爷”的同音异形词形式出现的,时间至少是在2007年,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汉字输入的关系,或许是出于一种文化心理。例如:

怎么跟盐王爷较上劲了?不写八卦, 改走恐怖路线了?

在日常生活中,“阎王爷”的出现频率并不高,故而没有广泛使用。

第二个初显过程:

“盐王爷”也曾较早出现在网名中。至少在2008年12月,“盐王爷”已被“榆林青年网论坛”的网友注册为网名。这属于网络上的个体行为,故不具备流行的客观条件。

第三个初显过程:

2010年,国内市场出现了几次大的物价波动过程,于是网友就用“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辣翻天、苹什么、煤超风”等网络流行语来表达这种无奈与不平的情绪。其实,“盐王爷”就已经出现在了这些系列词语当中。例如:在股吧网主题为“白酒要涨价,理由自己找”的回帖中,2010年9月13日有网友这样写道:

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葱老大—盐王爷—房通胀,就差股票没被爆炒了。

从其他词语中第一个语素的表意特点来看,都属于日常生活用品类,“盐王爷”中的“盐”所指称的无疑就是食用盐。

当“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糖高宗、辣翻天、苹什么”等系列词广为流传之时,“盐王爷”一词却悄然无息,仍然处于潜的状态。其原因是盐业历来属于国家专控,在去年的涨价风潮中,食盐的价格没有出现波动,故而“盐王爷”自然不被人们看好,仍处在潜行之中。

而在今年3月15、16日爆发的抢盐风潮,使盐成为当下人们最为关注的商品,抢盐的群体性事件以及人们对抢购风的理性思考,激活了初显状态中的“盐王爷”,使其走到了历史的前台,告别了潜的状态,终于真正地“显”了起来。仅截止3月20日,百度检索“盐王爷”使用量就为10,100个。期间,有网友发帖称:

继“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辣翻天”、“苹什么”之后,2011年3月15日又诞生一超级猛词“盐王爷”。在某些地方,食盐已被抢购一空,甚至卖到20元一袋也阻挡不住抢购狂潮。

而最早将“盐王爷”与抢盐风潮挂钩的,是3月16日21时06分的一个帖子:主题为:“盐王爷”要来了。原帖内容仅为39个字:

继 蒜你狠 姜你军 糖高宗 之后 盐王爷又要诞生了 到处没的买 真不知道相关部门是干什么吃的

与此同时,“盐王爷”也被网友用来指称在抢盐风潮中,突然上涨的几支盐业、化工股。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两个帖子将“盐王爷”看作是3月中旬抢盐风潮中诞生的新词,这是不确切的,而网民毕竟不是专门从事新词语研究的,做此种理解也无须指责。

然而,抢盐风潮没有停留几日,由于国家的新闻舆论的积极引导以及国内盐业的充足储备,抢盐成为泱泱大国的一场由无知导致的闹剧,很快风平浪静,这也使“盐王爷”一词的命运,将再度成为历史,成为日本9.0级地震引发的语言副产品。

从“豆你玩”到“盐王爷”,我们不难看出:

其一,在网络时代,语言对社会的呈现与干预越来越显著,网络词语对社会的“关切度”日趋突显,网络流行语已成为社会生活变化的温度计和晴雨表。

2008年5月汶川地震期间出现的“范美忠现象”,以及所引发的人们对教师道德标准的思考和辩论,催生了“范跑跑”、“郭跳跳”及新成语“范跑郭跳”等,这些词语反映了人们在大灾大难面前,对社会公道的认识和呼唤;“正龙拍虎”源于2007年末至2008年6月间备受公众和媒体关注的“华南虎照片事件”,网民运用中国传统的四字格成语形式,以戏谑的方式,表达了对当下中国社会公信力缺失的思考;“谁死鹿手”极巧妙地模仿了古代成语“鹿死谁手”,将原成语中的“鹿”和“谁”的位置做了颠倒,“鹿”与“三鹿问题奶粉”之“鹿”暗合,用以表达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无奈及焦虑;“豆你玩”、“蒜你狠”等流行语更是通过调侃的方式,表达了百姓对2010年内持续走高甚至有些疯狂的物价的深切关注以及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凡此种种,我们都可以通过某一网络词语的产生与流行过程,窥见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

其二,从在网络上的运行过程来看,“盐王爷”并不是2011年3月才产生的新词,经历了一个由潜到显的转变过程,社会重大的、群体性事件是将其激活的主导因素。以上对“盐王爷”流行过程的追踪告诉我们,“盐王爷”这一词形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并没有流行开来,今年的抢盐风潮无疑是触发其流行的社会动因。

通过对网络词语的观察,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词语、流行语都来自网民的新造,它们甚至是曾经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词语,而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慢慢地退出社会流通,渐行渐远。但是,当下某一社会问题的出现,又将其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来,并赋予它们新的含义,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再度流行。例如“打酱油”、“躲猫猫”都是前几代人在童年、少年时代或多或少经历过的生活场景,而在2008、2009年因陈冠希艳照的曝光和一个青年离奇的死亡,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最终成为当年的网络流行语。

其三,从传播过程来看,当下网络词语的出现与流行带有一种间歇性喷泉的特点。以往网络词语产生和流行多为零散的、个体性的,多属于“散兵游勇”,如“沙发”、“潜水”、“稀饭”、“叉腰肌”,等等。而近两年网络词语的产生和流行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是表现为一段时间内相似词语形式的大量涌现,如2009年“楼脆脆”的出现,引发公众对建筑质量的关注,以“楼XX”为构词模式的词语喷涌出来,接着产生“楼倒倒”、“楼歪歪”、“楼挤挤”、“楼危危”、“楼晃晃”、“楼高高”,等等;2010年的物价上涨,涌现了“豆你玩”、“蒜你狠”等系列词语;另一表现是当一网络新词语出现后,在某一时段超高频率地使用,形成井喷状态,如“我爸是李刚”、“小月月”、“给力”,等等,而事过境迁,使用频率大幅度下降,进入间歇状态。

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网络传播的开放性以及信息传递的迅捷性,当然也与隐藏在传播过程之后的某些利益链条的人为炒作与推波助澜有关联。

其四,随着网络热词的流行,总会伴随一批“附加”的语言产品的出现,它们充分反映中国网民的智慧、网民的语言智慧,也为语言的应用研究提供丰富而鲜活的语料。“盐王爷”在反映人们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认识的同时,也成为网民娱乐的一种方式,网络语言的娱乐性在严肃的社会问题面前仍不失其风采。“盐紧(严谨)、无盐以对(无言以对)、谣盐(谣言)、盐慌子孙(炎黄子孙)、有碘意思(有点儿意思)、无盐的结局(歌名:无言的结局)、握手盐核(握手言和)”等词语,以及网民自创的各种笑话,就充分体现了网民的搞笑精神、批判意识和网络语言的娱乐品格,仅辑录一则如下:

有3个人死后上了天堂,分别是日本人、韩国人和中国人。上帝问:“你们是怎么死的?”日本人说:“我是海啸淹死的”,接着韩国人说:“我是被辐射死的”,最后的中国人说:“我是吃盐咸死的”

3月17日,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搜搜百科上,网友分别及时地创建了“盐王爷”词条。而随着抢盐风潮的逝去,以及日本核泄漏影响的慢慢消除,我们预计:“盐王爷”很可能再度由“显”转为“潜”,成为一个昙花一现的网络流行语,但终究是呈现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

参考文献(略)

拓展阅读

声音 | 汪磊:互联网催生超媒体语言

声音 | 汪磊:走进现实的网络语言

拾趣 | 汪磊: 从小众走向大众和分众——漫谈网络语言20年

学苑 | 汪磊: 网络语言研究十年

学苑 | 汪磊: 网上我们拿什么说话——说说网络语言

悦读 | 汪磊: 网络语言“情”与“理”之思

学苑 | 汪磊: 起死回生的“囧”及其他

学苑 | 汪磊: “山寨”为什么这样红?

学苑 | 汪磊: 一个笑脸一个世界——: -) 的故事

专栏 | 中国社会语言学学会副会长汪磊教授带你走进网络语言世界

世界读书日 | 汪磊:全民阅读步入新时代

缅怀 | 汪磊:一方端砚的记忆——怀念恩师陈章太先生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语言服务

18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ID: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请联系语服君

微信号:yuyanfuwu2023

点击

阅读原文

获取更多好文

今天有“ 在看”我吗?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