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医瑰宝,国际视野: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正进行中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办学基础为1924年创建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瑰宝,国际视野,近些年,学校充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部署,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在历史传承的同时也注重国际交流,并通过成人高等教育的方式传承发扬中医药事业。接下来,记者将从社会服务与医疗建设、国际视野和对外交流、资源优势和办学格局三个方面详细介绍。

首先,学校努力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坚持社会服务,加强高端医疗资源建设。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与政府共建医院5所,有非直属附属医院30家。第一、二附属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单位,成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还是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连续9年蝉联“中国中医医院·竞争力100强”榜首,连续4年位列全国中医医院科技量值第一。第三附属医院是广东省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以中医骨伤科为医院的龙头专科。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学校还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和胃止痛胶囊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行业的代表产品,畅销全国。学校积极开展南药种质资源库(圃)、南药GAP产业化基地建设,在全省指导建立了50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多万亩。

其次,学校坚持国际视野,推进高水平对外交流与合作。学校率先研制出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青蒿素复方及疟疾防治方案,应用于科摩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等10余国家,大幅减少了疟疾发病与死亡,创造了人类抗疟奇迹。学校还整建制派出医疗队赴非执行援外任务,先后在科摩罗、圣普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建立传统医药研究中心。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建立7个国家级中医药海外中心,与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共建3个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与哈佛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多间常春藤大学开展远程课程、交换生项目。学校牵头成立粤港澳中医药联盟等6个专业联盟,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中心,建设教育部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在香港中文大学建立3个传承工作站。自1974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至今已为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0000多名中医药高级人才。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2023年5月11日,校长王伟在大学城校区会见了由来自法国、瑞士、匈牙利、北马其顿、阿尔巴尼亚、摩尔多瓦等欧洲国家驻华使领馆官员组成的“驻华外交官中国行—广东活动”代表团,并表示期待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契机下与欧洲国家的高等院校、医院及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共同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贡献;2023年6月1日,泰国公主诗琳通到访广州中医药大学、参观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王伟首先向她介绍了学校招收和培养泰国学生的情况。随后,诗琳通公主前往医史馆参观,详细听取了有关中国传统医药及岭南中医药发展历史的介绍,在针灸馆、养生馆及中药馆均进行了短暂停留。陈皮饮、书法与八段锦……造访期间,诗琳通公主多次对感兴趣的展品进行提问、拍照,还挥毫写下了“杏林芳菲”四个大字,赞扬学校人才培养成效卓著、学生遍布全球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泰国公主诗琳通到访广州中医药大学

最后,学校在打造卓越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充分发挥办学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已形成了体系完整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格局,校外教学点覆盖全省各地级市。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中医药强省人才培养的需要,2023年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将招收高起本、专升本和高起专层次学生。学生学习期满,各科成绩合格,取得相应专业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本科毕业生符合国家和学校授予学士学位的有关规定者将授予学士学位。

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务学籍管理体系已完全实现信息化;在全省各地市设立校外教学点,为学生就近在本地求学提供了便捷途径。招生专业、报名方法及联系方式详见广州中医药大学官网-机构设置-二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招生信息栏-广州中医药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3年招生简章。

“中医瑰宝,国际视野”,作为一所医科高校,学校始终致力于传承中医药精华,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为纲,以人才培养为本,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奋力向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大学目标迈进,让中医药在增强各国人民健康、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的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