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屋里,燕子来做窝,就是蓬荜生辉的征兆。
闷热的天,蜻蜓蝴蝶低飞,就预示着要下雨了。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有预兆的,家庭能不能兴旺,儿女有没有前途,也是如此。
作为父母,既要想尽办法促进儿女的人生,也要善于发现儿女变好的机会。
平时,除了从物质上帮忙,父母还要从精神上给予儿女鼓舞和引导。
通常来说,用好以下“四大效应”,儿女更有出息。
01
“巴莱多效应”:父母懂得取舍,教育儿女要专注。
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通过对社会的观察,发现任何一组东西,只有大约20%是有用的,其余80%都是次要或者多余的。
这种拥有东西不平衡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现象,处处都存在,这就是巴莱多效应,也称为二八法则。
很多父母教育孩子,希望孩子是“全能的”,并且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当孩子几岁的时候,就被要求“琴棋书画”都很厉害,还得学奥数、作文等。
儿女到了初中,学科多了,根本就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兼顾父母所有的要求,因而代沟形成了,叛逆的姿态就冒出来了。
关于儿女长大之后,到底有做什么的问题,很多父母没有考虑到,只是要求上大学,赚钱。条条框框非常笼统。
投资家巴菲特说过:“我们的工作就是专注于我们所了解的事情,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教育儿女要专注于自己喜欢的,或者事业发展有关的东西,用80%的力量,去推动20%的有效目标,成功就在望了。
02
“南风效应”:父母坚持鼓励,家庭如春风一样温暖。
有一天,温暖的南风和冷冽的北风打赌,谁能让行人把大衣脱掉,谁就是赢家。
北风使劲吹,把大衣掀起来了,但是行人却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南风徐徐,温暖送出去了,行人冒汗了,就把大衣脱掉了。
这就是南风效应——处理关系,要用爱、温暖的方式。
绝大多数的父母,是很爱孩子的,但是爱的方式太猛烈,或者在爱的时候,常常“恨铁不成钢”,总是盯着孩子的短板,孩子就只能把自己包裹起来,惧怕被“爱”伤害。
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居高临下,因而父母总是占上风。但是父母老了,孩子长大了,继续居高临下,就不管用了。
只要父母学习“南风”,孩子就会感受到温暖,从而听从父母的话。
心理学家李松蔚讲了一个故事。
他的女儿学游泳,到了水边,就很害怕,非常紧张。
他说:“每人学游泳都要害怕100次,你已经害怕十几次了,再害怕80多次就能学会了。”
很快,女儿就放松了,学习很顺利了。
换做其他家长,可能会说:“怕啥,不就是一池水?快点学啊,我都交了好几百块钱呢。”
开口吐春风,永远比责备、泼冷水更有力量。
03
“仰巴脚效应”:父母能够包容,不纠缠子女的错误。
每个人都有小缺点,但是比较之下,那些使劲变得完美的人,还不如那些总是有小缺点的人,更加被人喜欢。
心理学上,这就是“仰巴脚效应”。
一个方面有小缺点,没有关系,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就感触不一样了。
愚蠢的父母,很容易陷入到“焦点效应”,忽视孩子很多美好的瞬间,抓住 孩子犯错的一瞬间。
比方说,孩子考试得了九十五分,父母不会高兴,而是质问“为什么丢了五分”。“五分”和“九十五分”比较,“五分”是很小的,但是父母就是抓小放大。
包容孩子的小错误,容许孩子不完美,你会发现,孩子更有自信力。
当儿女长大后,父母不会翻旧账,不会放大孩子的缺点,家庭关系会更加融洽,家庭的格局也会变大。
04
“门槛效应”:父母循序诱导,孩子的人生理想逐步推进。
人生路上,有很多的沟沟坎坎。
若一个人接受了很低的门槛,接下来,就会跨过稍微高一点点的门槛。
经过引导和训练,很高的门槛,也能跨过去。
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弗雷瑟把以上现象,称为“无压力屈从”,也就是门槛效应。
没有人,可以一口吃成大胖子。古人也说:“欲速则不达。”
可是很多父母,就犯了逼迫孩子长大的速度太快的错误,导致孩子直接面对很高的门槛,跌倒的概率很大。
上小学的时候,就要把初中的课程学完;读大学的时候,非得创业不可......类似的要求,儿女只会气喘吁吁,别指望效果如何。
跨过学业的坎,再跨过职业的坎、恋爱的坎、买房的坎......在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速度不快,但是稳中求进,结局不错。
05
作家吴明说:“在一定意义上,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儿女是父母的影子。”
儿女有没有出息,和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系很大。
当我们苛求儿女有出息的时候,看一看自己有多大出息,有没有给儿女最好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个家庭要兴旺有钱,就得一代更比一代强,父母千万不能懒得管理自己,眼睛却直勾勾盯着儿女。
父母要懂得,儿女长大的路上,有很多的迹象,通过观察,并且及时扬长避短,是无不裨益的。
父母以身作则,树立标杆;儿女有样学样,成为标兵,日子就一定越来越好。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