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话|父母为何总想过度掌控孩子们,逼其听话?

“我们这么做还不是为你好?”

“你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

“翅膀硬了,管不了你了?!”

“不听我的,你早晚要后悔。”

……

以上的这些话你是否听着有些耳熟?

为何爸爸妈妈总想着控制自己的孩子?

尤其是在当今快节奏生活方式的社会里,这种掌控欲在父母圈里传播速度越发加快。今天我们就从多个角度来聊一聊来自父母的过度掌控欲。

规范性社会影响

简单地说,当我们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和喜爱,而顺从他人的影响时,就会发生规范性社会影响,这是一种从众行为,会导致人们公开顺从团体的信念和行为,但并不一定会导致个人的私下接纳。

举个例子:

在上世纪末的巴西,曾经在孩子间流行过一款在火车车顶上冲浪的游戏,即当火车急速行驶时,就会张开双臂站在车顶上,被视为勇士或英雄的行为。

虽然这个游戏刺激好玩,但是造成的事故也很多,每年丧生的青少年会达到150多人,另外还有超过400多人会因为惯性超速等原因摔下火车而受伤,这些青少年热衷于如此冒险的行为,哪怕证明这样的行为是缺乏理智,甚至是危险的,然而还是会有很多人做。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几乎不可能不人际交往而一个人快乐地生活;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我们能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情爱,同时也能感觉到幸福感,这种需要,是人常规的心理状态。

既然同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人的基本需要,我们常常就会为了得到他人的接纳而去从众也就不足为怪了,从众是为了更好地融入集体,获得大家的认同和理解。

再回到我们的主题:家长的过度掌控上面,比如你的孩子快要奔30了,是个女生,还没结婚。作为父母在与周围的人聊天中得知大家的女儿都结婚了,然后跟你说“唉呀,你家姑娘怎么还不结婚,都要30了,马上就没人要了!”这时的你会有怎样的心理?

你会感觉焦虑、难受,看着别人孩子都结婚了,自己的女儿连对象都没有,非常着急,于是回家以后,看到孩子坐在沙发上玩手机游戏,一时烦躁的你,忍不住说了孩子两句,催她赶快找对象,尽快结婚。

女儿听了,自然也不高兴了,说我才26岁,还不想结婚,你管我那么多干什么?两个人彼此闹得很不愉快。

到这里,大家看明白了掌控欲是怎么来的了吧。是哒,由于和周围人的比较,导致觉得自己女儿不结婚,就会跟周围人不一样,自己就无法融入周围,失去了支持。为了能够顺从自己的意志,不让自己在群体里面过得难堪,就想控制女儿的思想,让其听从自己,这样就不会感觉在同辈面前听到闲言碎语的声音可以安全的在集体中。

这种掌控欲,是父母控制儿女最为典型的心理状态,受规范性社会影响,导致的情绪、认知以及行为失控的状态。

依赖与依恋

其实,有时候过度的控制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依赖共生。在巴里和贾内夫妇的《依赖共生》这本书中提出,控制是依赖共生关系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在依赖共生关系中,作为照顾者的一方,很享受这种自我优越感。他会花费很多精力在另一方身上,即便对方并不需要这些。而作为被照顾者的一方,承受对方控制和打压的同时,内心也无法离开这种照顾。

巴里和贾内夫妇提到:一方依赖于对方,另一方则依赖于“对方对自己的依赖”。双方既是受害者,又是同谋。彼此都会深陷其中感到痛苦,付出的一方永远觉得感觉自己是付出者,自己的需求不被满足,被付出的一方则被限制自我发展,无法长大独立。作为付出者的父母角度来看,一直觉得自己的需求不被满足,或许和自己的依恋类型有关,甚至可追溯到自己向上的原生家庭及亲子关系。

安斯沃斯曾经提出过一个依恋类型理论,婴儿与他们的母亲存在安全性、回避型和焦虑型三种依恋关系。该依恋理论的核心假设是:我们在婴儿和儿童时期的特定依恋类型,会成为我们描述亲密关系的图式,伴随我们一生,扩展到他人的关系。

也就是说,一个人亲密关系相处状态是否稳定,跟一个人能否处理好自身的依恋关系有关。

比如,一个人是安全性依恋,那么亲近别人,信任别人,对他人友好都会很容易,不担心会被抛弃;但如果是焦虑型依恋,就会感觉担忧、恐惧,时刻会害怕别人是不是真的要和自己一起,会不会不爱我了,要离开我,从而产生紧张、焦虑的体验,导致情绪冲动。

这种依恋关系,在子女相处的亲密关系中,也同样可以适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踏入暮年的你,年老力衰,患有各种疾病,特别需要子女的照顾。然而子女长大了,总会离开自己,要有自己的家庭和前途,不在身边。作为父母,看到这个局面,会觉得很缺乏安全感,时刻觉得子女会不爱自己了,会抛弃自己,于是会产生恐惧的感受。

为了达到子女留在身边的目的,无所不用其极,什么事都要控制,当你控制了他们,他们能够听你的,你就不会感觉难过,会有一种安全感。

这种掌控欲,就是父母为了减轻自身压力而达到的平衡状态。要是不控制,就会失控,这也是父母会想控制子女的原因之一。本质是“自身无能的状态,导致痛苦的体验,利用控制来达到自身目的”的行为。

刻板印象

“都说了,你要考公务员,你要入编,这样工作稳定,生活稳定,我这是在为你好”

“你xx岁了,你要结婚、生孩子,这样以后才不会孤独,我是在为你好”

“你吃饭应该是清淡的,不要吃零食,那样容易长胖,我是在为你好”

……

如上所示,不知道大家是否会产生一些共鸣呢,父母总是有一些所谓的“我为你好”观念来强加给我们。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刻板印象,俗称“偏见”。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它是人的认知,也是反映人态度的体现,而不是情绪性的,是人们为了简化世界的一种方法,在某些时候,我们都会这么做。

比如,作为人力资源的HR,要招人,看简历,你会挑“本科学历及以上”的,这个过程,就是你刻板印象在使用的状态。因为你知道,“本科学历及以上的人学历高、素质好,管理不费劲,也有发展潜力,比起专科学历以下的,要省掉很多人力成本的困扰”。

同理,父母控制子女,也有刻板印象的做法在里面,按照固定的认知和经验之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很多弯路,减少麻烦。比如找工作,如果子女没有听从父母的意见,而且过得不好,父母也很心疼,心想如果早一点控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道路走,也就不会这样了。

或许在他们那个年代,能吃饱饭就不错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够了,婚姻也不过是搭伙过日子。挣扎在基本生存线上的他们,并不懂得物欲之上,更重要的是精神富足。新一代的后辈,往往更多的是追求自己精神世界的满足,体现自己的价值。

结束语

希望那些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与父母的负面关系模式中解脱,恢复自信和力量,得到自由和幸福。你可以拿回控制权,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

只不过我们需要在这过程中,用非暴力的、成熟的方式去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然,伤害会继续滚动,没有尽头。

毕竟,我们是要逃离控制,而不是逃离爱……

END

● 心理话|李玟因抑郁轻生:微笑型抑郁背后的伤痛

心理话|大家都在追求幸福,有人却因厌恶幸福而患上了幸福恐惧症

萌萌细语|不要轻易丢掉老照片:怀旧能够提升主观幸福感

文章编写:武琪淼

责任编辑:优 创

主创编审:周 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