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如果小学阶段就厌学,拿到985文凭也意义不大

一个小孩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厌学,他最后即便拿到985、211的文凭,其实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他的自我已经熄灭了。

影响人的成功和幸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社会情感技能”,或者叫“非智力因素”,也就是“人格冰山”,水面以上露出来的是你的才华、知识结构、技能等。水面以下的巨大部分——你的品质、价值观等,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都是被忽视的。

——杨东平

本文转载自“此念”

ID:cinian16

现在中国教育的难点就是必须有分数评价,导致从上到下越来越没有底线的刷题,我把它称之为“拼命模式”。 花100%的努力,但是代价就是个性和才华被磨灭。

中国教育的下一步,归根结底还是要做一些制度性的变革,包括教育内容、考试制度、学校制度,就是要给学校和学生一个切口,一个空间。

01

小学、初中阶段

教育的重点任务是什么?

杨东平:现在中国的高等学历,仍然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我们有一个调查显示:“小学生厌学的比例高达40%左右”,所以 一个小孩如果在小学阶段就厌学,他最后即便拿到985、211的文凭,其实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他的自我已经熄灭了。

小学教育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目标,就是保持孩子的学习热情。因为一个小孩从进入小学到大学研究生毕业,如果在小学阶段就被打倒了,对学习丧失兴趣了,这是非常可怕的,可惜这正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我们现在严厉的教育,正在打击和摧残孩子的学习动机或者好奇心,而且 我们教育的过程不是鼓励好奇心、想象力、探索力,而是追求统一、标准,这套东西跟学习的本质是不相符的,跟孩子的天性也是不相符的。

《高考》剧照

西方的学制,包括北欧,通常都是小学5年,初中4年,而不是像我们现在初中三年。为什么他们的初中阶段需要延长?

一方面,因为现在青少年的生理成熟的年龄提前了,另外一方面,初中阶段有它特殊的重要性。

主持人:人在初中阶段,从生理上,他大量的激素分泌,认知能力还不如8岁的小朋友,他其实是处于一个混乱期,但是这个阶段创造力极高,但也是失控的。

杨东平:所以有一个丹麦的校长说: “初中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帮助孩子平安地度过青春期。”

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表达,但是仔细想想,还真是这样的,否则如果孩子在那段时间脱轨了,或者得病了,那就是家长一辈子的痛苦。

所以我们中国的教育要从应试教育突围,我们的困难要比西方国家更大。西方打破19世纪形成的学校教育模式,通过项目式学习。

我们第一要改造的是1300年的科举教育传统,改变读书做官、出人头地的价值观。

第二就是打破西方教育工厂的模式,就是学科化和流水线作业。

第三还要打破50年代引进的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的教育管理体制。

《高考》剧照

我们几十年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主要是在应用科学上,而不是在原创性的基础研究上,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

这种应用技术基本是以追赶型为目标,就是人家已经有了,我们再改进,再提高。

但是 原创性的东西是从无到有,是发明,这个完全靠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可以培养很多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却缺乏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成果。

02

体育,是一种成人的游戏

杨东平:我们过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的标准件,一个萝卜一个坑,有计划、按比例地培养一定规格的专门人才。

过去五六十年代的教育目标规划得很清晰,就这个概念,所以引用郑也夫的一句话:

马如果从小就在磨盘上转圈拉磨,这个马永远成不了千里马,他需要从小的自由、热情、个性,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的教育所推崇的,所重视的。

所以像这样的教育概念,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形成,从小学到高中全部都是分数,分数是唯一重要的,包括体育。

体育是一种成人的游戏,它的精神和儿童的游戏本质上是非常相通的,它都是通过一种具有规则的游戏来锻炼人的体魄、合作精神、才智等。

体育在中国的学校是非常非常少的,很多地方几乎为零, 在世界范围内,越是好的学校,对体育就越重视,包括伊顿公学、西点军校,他们的课堂教学时间是很少的,他们下午时间全部都在操场上。

主持人:没错,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英国读书住宿男校,他们只有上午上课,下午从中午吃完饭到晚上5点,全是体育运动。

杨东平:对。这是培养一个人、一个男子汉或者一个军人必备的一种教育,但是在中国这个概念是没有的。中国只有在30年代,有一个教育家张伯苓,他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他非常强调体育精神。他说:“一个不爱好体育的人,不能当校长。”

张伯苓(中穿大褂者)参加校运动会开幕式,走在队伍前面。他曾说:“体育一科现时急宜注意。体育发达非啻身体之强健已也,且与各事均有连带之关系。读书佳者宜有健全身体,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体。”

我想中国的教师和家长也知道,但是就不这么做,他们被另外一套制度和规矩约束了,为了考试分数、升学率,而不是为了以儿童为中心,以学生为本。

西方教育从整体上来讲,就是善待儿童,他对儿童教育不要求那么大压力,那么高难度,为什么他不提高学业难度?为什么不在幼儿园就进行学科教育,甚至他们还严格禁止呢?

“游戏是儿童的天职,儿童就是为了游戏而生的,他不会为了学习去游戏,但是在游戏中,他会得到真正的学习”。

当然游戏的学习跟学数理化是两件事, 游戏学的是另外一些比数理化还要重要的基础文明或者叫基本素养。

游戏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团结、合作、理解、宽容、挫折、失败,是培养人之为人最基本的一些能力,阅读、讨论、交流。 真正竞争性的教育是从高中开始的,小学和初中都是没有学业压力的,或者是非竞争性的。

03

相信孩子,

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

主持人:所有的教育家都说信任很重要,家长要信任孩子,因为很多家长不信任孩子,学校不信任孩子,觉得如果我不控制你,不管你,不督促你,你就完了,很多家长都有这种恐惧和焦虑,为什么信任这么难?

杨东平:这也不完全是用信任这个概念能概括的,一个儿童学说话的过程是什么样的?是谁逼他的吗?

儿童有天生的好奇心,天生的学习欲望。一个人在进入学校以前,所有的学习几乎都是主动地学习。一个5岁孩子,一年会提成百上千个问题,到了五年级,就一个问题都没了。

所以相信孩子是一个天生的学习者,是具有主动学习能力的,是爱好学习的。而且 至少在家庭环境中,给孩子提供一个能够充分生长的自我空间而不是用外在,用别人的规范去压制儿童。

大学学历就是一个入场券,但是最终能够获得幸福或者成功的并不是这张文凭。

我觉得真正重要的还是基础教育,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个体企业家、小微经济的创办者或者网红,很多都是初中或者高中学历,但是 只要他阳光、自信、有热情、有追求,他照样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这一点不用怀疑,不是非要高学历,才有幸福人生。

04

影响人幸福的最重要因素

往往在我们的教育中是被忽视的

主持人:西北地区家庭和学生的最终目标就是考公务员,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价值。因为其它的社会资源比较少,通过民营经济发展能够获益的机会比较少。但是在东南、广东和沿海地区的价值观就不一样,很多人高中毕业就去创业、经商,他并不是非要追求考大学。

杨东平:对,这里面又涉及到我们另外一个价值观。我们自古以来的教育目标,就是要所谓“功成名就,成名成家”,现在叫“为国争光”。

如果你问日本的孩子长大想当什么,没有几个人说我要当宇航员、科学家,他可能会讲我想开个花店、蛋糕店等等,会是很具体、很实际的目标,但是我们会把这定义为不成功,这真是完全不对。

《他乡的童年》剧照

我们过去的教育是把追求分数、成绩、升学率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评价。后来进化了,现在就要追求成功和卓越,就是学历是一回事,但能不能真正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卓越的人,这个概念到现在为止又被超越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目标,就是幸福,比如韩国就提出“幸福教育”这个目标。一个成功、优秀的人,他不一定是幸福的,他可能是孤家寡人,可能身体很糟糕,生活不如意, 到了一定的阶段,大家就会意识到,幸福是比成功、比学历更重要的目标。

如果用幸福教育的目标来引导学校教育,我们就很容易分辨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学业成就只占很有限的一部分。

影响人的成功和幸福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社会情感技能”,或者叫“非智力因素”,也就是“人格冰山”,水面以上露出来的是你的才华、知识结构、技能等。水面以下的巨大部分——你的品质、价值观等,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都是被忽视的。

05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杨东平:在西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分野,就是20世纪初 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此之前,学校就是教授严格的学科知识,和生活毫无关系。杜威颠覆了这个情况,他提出了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成长”,要打破学校和社会教育、生活的脱节。

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就是杜威的几个学生,陶行知、陈鹤琴把“生活教育”的概念传递到了中国。 陶行知把它转化成“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提出两个概念,一是培养生活力,一是培养创造力。他说,一个小孩的一年要怎么样?要观察多少次星星,要采集什么标本,要会使用几种常用的药,要会主持会议,要学会做社会调查等等,他开了一个很长的清单,七、八十项。

抗战期间,陶行知与学生们在一起

我们今天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还是不会这些的,比如一个小学生能不能说出5种常用药的正确使用,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的,但是绝大多数国家都有,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包括印度都有。

主持人:当时我们去芬兰就很有感触,他们有一堂课叫家庭经济课,学校要教会学生衣食住行,怎么照顾自己。他们说会照顾自己,才有可能照顾别人,比如会教洗衣服、熨衣服、做饭、去超市如何买东西,如何挑东西,如何做预算。

杨东平:他们的家庭经济学,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

主持人:小学生,但是每个学年教的难度不一样,还有父母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问老师今天教到哪?

比如老师说教到熨衣服、洗衣服,父母就可以把这件事交给孩子了。他们的学习是为了未来的生活做准备。想想我们的孩子,尤其初、高中的孩子家务都不用做,只要学习好。所以 我们的学生,很多只有学习,没有生活。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剧照

杨东平: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最缺的就是动手能力,就是学和做,手和脑是完全分离的。

我们培养了很多“做题家”,就会做题,洗衣服、做饭都不会,这种教育的后果其实是很严重的,包括很多农村的孩子,上了十几年学校以后,最后就什么也不做了。

我们在西部地区碰到很多,每个县都有数以千计的三本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唯一的追求就是考公务员,一年一年的考,考不上就在家啃老。这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教育的失败。

中国的学生就是在做题和刷题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中待了十几年,他的个性、热情、特长、好奇心、想象力等等全都磨灭了。

纪录片《高考》剧照

现在中国学生患抑郁症的比例非常高,包括大学,研究型大学,清华和北大都非常高。每年因此而退学的学生也很多,这都是一种教育的异化,为了追求分数的教育,到最后导致人的健康不保,甚至性命不保。

主持人:没有意义感,也没有快乐。

06

培养家庭生活能力

是基础教育的目标

杨东平:日本的高中有设立家政课,男生女生都要参加,我们有几个高中生参加过这个交流项目,我们几个中国内蒙古男生,在日本的家政课上给自己缝制了一件小棉袄,这个经历真是让人终生难忘。

中国的家长、教师、校长都会很奇怪,为什么高中生非要缝棉袄,买一件衣服不是很容易吗?

日本的老师就解释这件事情,他说我们学校的教育,不仅仅要培养未来的学者、工程师、科学家、技术工人,还要培养未来合格的丈夫和妻子,培养他的家庭责任感、家庭生活能力,这就是基础教育的目标。

日本学校的家政课

好的教育概念,就是要在“玩中学、做中学”,还要有超越文凭的用工制度,尤其是IT企业,包括微软、IBM,NASA,都预留一定比例的员工名额,给那些高中的计算机天才,你只要通过他们的程序员测试,就可以来上班。

主持人:尤其是创意产业,现在大学生普遍找不到工作,但是用人单位普遍找不到他们想要的人,其实这中间有一个巨大的鸿沟。

之前我采访了几家跨国性的企业,他们说人单位希望找的人, 一是要有好奇心的人,能保持不断地学习。而且要有勇气寻找资源,主动地去跟别人要资源,他说我们中国人这两点都是比较欠缺。

杨东平:这就是为什么在硅谷,印度人担任高管的比例越来越多,从现代人格的尺度上来看,要外向进取,勇于表达,勇于自我实现,这是一种现代型的人格,我们的教育和文化中是比较缺乏的。

主持人:您了解教育这么多面,您觉得希望在哪?

杨东平:很多教育问题的解决,不能靠教育自身,而是要靠教育的外部性。因为教育是社会体制结构中的一部分,所以很多问题不可能完全靠教育自身解决,尤其是体制性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价值、教育理念还是需要不断地提高,教育制度、教育评价也要不断地改善。

随着小微经济的发展,会有很多人提供自我实现的机会,并不需要高等学历,能自食其力、服务社会,还能感到愉快,又做了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所以一个人的幸福和圆满,其实是一个更重要的,更大的目标。

作者简介

杨东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关注中国教育改革、教育公平、生态环境保护并参与实际行动。

▼相关图书

《土里不土气:知识农夫的里山生活》

长角羚、蚊滋滋著,蚊滋滋绘

活字文化 策划

世纪文景丨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

350张彩版手绘,11类半野生活技能,107种动植物观察

自然不只在远方,也在城郊近野;奢想桃花源,不如相信手敲手动

自然之友权威认证,吕植、杨东平诚挚推荐

这本不仅是关于资源永续的生存故事,更是提供了另一种生活可能的朴素人类学样本。作者以自然一员的谦卑态度,与野兽昆虫、草木植物和鸡兔鹅羊亲密接触,在乡间探索取火砌石、垃圾处理、柴木使用、美食美味,他们的书自成一格趣味盎然,不可不读!

——杨东平(教育家、文化学者)

延伸阅读

远离自然的“塑料儿童”错过了什么?

荒野求生就算了,你能在“里山”生活一个月吗?

在京郊荒野自耕自食7年,让向往的生活从土里长出来

杨东平:衡水中学增加了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吗?

杨东平:减负并非“害了孩子,肥了教辅,误了国家”

杨东平:教育部,请把减负进行到底!

清华大学教授建言“传统文化进教材”:回归而不复古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