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报道】健康成长,从“润心”开始

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不久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部署《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重点对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展开专项教育关爱行动,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墙。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科研员、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林静博士认为,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近几年,国家、省出台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文件,各地也纷纷加紧落实,并在实践中探索出有益经验。

今年3月,我省启动了“润心”行动。在全省中小学校园中完善心理健康机制,并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为中小学生心理“减压”“补钙”,给同学们送上一份“心灵大礼包”。为此林静博士对中小学校如何更好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行动计划,提出了专业的意见。

心理“按摩”,烦恼不过夜

日常学习生活中,考试的压力、老师的要求、父母的期许,让一些同学感到“压力山大”,许多中小学建立“心理减压阀”,用科学方法为同学们做“心理按摩”,让同学们从容面对挑战。

无锡市天一实验小学五(2)班陈昊因为受了点委曲心里烦躁,他拨通了心理老师顾菲菲的电话,“在心理健康课上顾老师告诉我们,心里不好受时,可以找她聊聊。”在天一实小每个教室的墙壁上,除了张贴着心理教师的手机号,还有无锡市红十字心理援助中心等数家可24小时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援助服务的热线电话。

陈昊与顾老师的聊天地点是学校三楼的“阳光加油站”心理咨询室。这是一个面积不大却很温馨的房间,苹果绿墙壁,桌上的鲜花清香袭人。陈昊打开话匣子,吐露烦恼。顾老师则耐心地倾听、劝导。半小时后,走出“阳光加油站”的陈昊心结尽去,一身轻松。

“阳光加油站”里还有一些新奇的“解压神器”,如人形大沙袋,同学对着它一阵“拳打脚踢”,糟糕的心情会平复不少;还有神奇的沙盘,通过在沙盘中摆放各种沙具,顾老师就能从中探查到同学们的烦恼所在。同学们发现,“阳光加油站”是一个能让人卸下“包袱”、轻松出发的“心灵加油站”。

林静博士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让人避之不及的“疾病”模式,而是快乐、阳光、陪伴式的发展性支持。合理引导学生将心中的激烈情绪用言语表达出来,能达到很好的减压效果。

知心交流,心事有人听

伴随着成长,同学们多了很多小心思,可是“父母不会懂”“老师会批评”“同学会笑话”……这些顾虑让很多同学选择把心事埋在心底。为此,老师们想方设法拉近与同学间的距离,用心倾听同学们的心声。

在苏州市敬文实验小学校,心理老师姜丽引导同学们通过画一画眼中的我、写一段悄悄话、制作心理手抄报等形式向老师吐露心声。其中一位同学的自画像引起了姜老师的注意,“她将自己画得特别小,显得有点拘谨。”放学后,姜老师主动与这位同学闲聊,原来,家人对弟弟妹妹关注较多,让她觉得很委屈。姜老师耐心开导,课上多表扬鼓励,还让性格活泼的同学与她同桌。很快,这位同学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在学校专门设置的心语室里,姜老师倾听着孩子的烦恼。小米(化名)同学的爸爸从小就对她学习上要求特别高,可到了五年级,功课越来越难,小米感觉力不从心,经常受到爸爸的责罚。姜老师对她说:“犯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们要勇于接纳自己的不足。”劝导之余,姜老师与学科老师商量,批改作业时尽量不在作业本上打叉,而是指出错误先让孩子订正,以此增强小米学习的自信心。

姜老师的心理辅导方法影响了很多同学,五(3)班赵语煊听到同学们抱怨“家长期望太高”“学习压力太大”后,自告奋勇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拒绝焦虑”主题心理班会课。他带着同学们做微笑操、深呼吸,还和同学们分享交流成长中的烦恼,帮助大家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

林静博士认为,心理健康课作为重要阵地,构建了心理成长和交流的空间,学校应充分挖掘心理课培育学生心理素养、处理学生心理困惑、发现学生心理危机、释放学生心理压力等功能,同时要注意对孩子隐私的保护,并提前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正确引导,心理更阳光

面对“成长的烦恼”,许多同学如同刚离巢的雏鹰,不识前路。老师们循循善诱的劝导,春风化雨的关爱,引导着他们走出迷雾,认准人生前进的方向。

启东市东南初级中学是一所乡村寄宿制学校,学校定期邀请专家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普测,利用学校公众号平台推出“家长课堂”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及家长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

八(1)班金驰不喜欢老师上课时拖堂,可又不敢跟老师直说。在一次心理讲座中,专家通过专业的介绍和事例分析让他明白沟通的重要性,于是他鼓起勇气和任课老师沟通了这一问题,“没想到老师采纳了我的建议,还让我以后多和他沟通。”现在遇到问题时,金驰都会第一时间找老师交流。

作为班上的心理委员,八(1)班王渊博每周都会制作班级“心理健康晴雨表”,“这可以及时发现同学的心理困扰及危机。”一次月考后,小优同学因为成绩下滑情绪低落,连续好几天吃不下饭,王渊博及时发现并报告给老师。在和小优的聊天中,王渊博了解到小优总觉得父母偏爱弟弟,所以她更想通过学习成绩证明自己,这次成绩下滑自然让她难以接受。找到症结后,王渊博拉着她用运动的方式减压,还组织同学和她组成学习小组。在大家的帮助下,小优渐渐回归了正常的心态。王渊博还在心理老师的帮助下制作了《如何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压力》的心理简报发布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和同学们分享了自我调节情绪、玩解压游戏等4点建议,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

林静博士认为,启动学生自助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沟通,支持学生做自己心理健康的“责任人”,可以营造良好的同伴支持的环境。学校应加强对心理委员的培训,同时也要关注心理委员的心理发展变化。

林静博士希望随着社会整体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实践的逐渐推展,中小学生能够建立起热爱生活、珍视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和不懈奋斗、荣辱不惊、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原载《关心下一代周报》2023年第24期A1版 记者 李彤 朱雯 周琳 苗苗 通讯员 严勇 穆丹丹 梁俐萍 施洪辉 龚柳柳)

本期编辑:凌雪峰

关心下一代周报

江苏少年网

江苏少年小记者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