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023多所高校学费相继上调,部分高校涨幅达54%,家长有苦难言

生育容易,教育和养育太难,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在学历内卷时代,想要培养一名大学生并不容易,从学前教育开始,就不断进行教育投资,升入小学和初中后,看似免费义务教育,但教育开支却比以前高出很多倍。

好在很多学生不负众望,顺利升入高中,再经过三年的沉淀,只要在高考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将有机会报考心仪的学府,并开启另一段没有学业压力的大学生活。

202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考生经过短暂的放松后,将要进入报考环节,学生需要根据各自的高考成绩,选择与之匹配的大学和专业。

常有人说“高考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虽然有点夸张,但意在强调报考的重要性,考生需要考虑诸多方面,比如:分数线、专业就业率、学校口碑、师资力量等,此外还有一个信息要知晓,即为每年学费情况

2023年多所高校学费相继进行上调,部分高校增长幅度达54%

学生进入高中后,就不再享受免费的教育资源,所有教育费用需要自行承担,与高中相比,大学的费用要更高一些。

我国大学有公立和私立之分,公立大学的学费要友好一些,大部分专业每年学费在5000元左右,部分专业每年学费三四千元,而民办大学的学费,基本在万元以上,部分专业每年光学费就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超出了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因此,学生再考阶段,一定要提前了解学费金额。

好在我国公立大学数量比较多,由国家进行财政支持,大部分普通家长也能承受,尤其是成绩不错的学生,报考公立大学的几率比较大

不过在2023年高考结束后,考生还没有进入报考环节,却迎来一个坏消息,即为多所高校下发学费上涨的通知,大部分为公立大学。

比如上海的一些大学,以前每年学费平均在5420元,调整过后,竟然涨到7215元,涨幅比较明显,对于家境殷实的考生来京,每年多交1800元并不成问题,但对于寒门学子来讲,四年的学费将是一笔巨款。

再比如华南理工大学,学费上涨幅度高达54%,部分工科和体育类专业,每年学费高达7700元,部分文科类专业,也提高到6500元之多。

而上海电力大学的理工类学科,学费上涨幅度也不小,达到了40%,新生入学后,每年学费在7000元左右,像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与2022年相比也有30%的涨幅,平均学费也达到了6500元,学生在报考时,一定要了解清楚。

面对高校学费上涨,家长们可谓是有苦难言

上调学费的高校,除了上海外,还有很多地区也进行了调整,比如、四川、吉林等多所大学,纷纷传来学费上涨的消息,四川相关部门表示,从2023年秋季开学后,省内给高校将文科和理科的学费均上调1100元,医学类专业涨到5800元。

吉林教育部门也表示,对于省内高校学费情况进行调整,人文类学科上调后,每年学费达到4600元,社会科学类学科每年学费在4800元,而部分理科、农学类、体育类等学科,每年学费在5000元左右,工科上调至5400元。

此外,辽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等多个城市,也将不断调整高校的收费标准,面对不断上涨的学费,家长们有苦难言

本来在基础教育阶段,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并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家长可谓是铆足了劲,学区房、补课班等各项费用,已经让不少家庭背负重任,学生好不容易熬过了高考,以为上大学后,会轻松不少,不料学生还未报考,就迎来高校学费上调的通知。

甚至有家长表示,担心未来四年,难以承担高额的费用,因为学生除了交学费、书费、住宿费之外,还有每个月的生活支出,如今的学生普遍没吃过苦,甚至是在蜜罐中成长,而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需要家长按时转生活费,每月两三千元,甚至更多的生活费将再次成为家庭负担。

教育费用不断增加,大学生要做好开源节流

大学生已经成年,要理解父母的不易,在大学期间,一定要努力读书,同时要有正确的消费观,不要与同学攀比,不要为了虚荣心而挥霍父母的钱财。

大学阶段是学习专业技能,并培养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大学生要把握好机遇,要在合适的年龄里做合适的事情,对于家境普通的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锻炼自己的同时,还能帮助父母缓解经济负担。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速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