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学校根据办学需要、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的实践体验活动。安全是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前提。由于我国研学旅行体系初步建立,相应的安全事故处理没有成熟模式,这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正常开展。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效避免学生在研学旅行中事故的发生,全社会应该共同参与构建中小学生安全保障体系。
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主要安全问题
现阶段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类型。
1.人为因素事故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主要发生的人为安全事故类型如表1所示。
2.环境因素事故
(1)自然环境方面。自然环境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天气风险因素、地质风险因素、动植物风险因素、流行性疾病突发因素等四个方面。这类自然环境风险因素往往是突发的状况,并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不可抗拒力。
(2)人文环境方面。人文环境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治安因素和文化冲突因素。治安因素引起的安全问题主要是研学目的地城市治安不好;文化冲突因素导致的安全问题是方言造成的语言交流障碍,地方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同等引发的冲突。
3.学生安全信息不足
有些中小学生不掌握相关安全知识。比如在饮食方面,有些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不清楚哪些东西不能吃,有误食中毒的风险;在交通方面,中小学生不了解交通安全的知识,从而面临被车撞的风险;在体验方面,中小学生很少注意到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只注重自身体验,不免会受到意外伤害。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问题的原因剖析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中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尚不健全,相关机构的安全责任定位不清晰与对环境风险认识不清等。
1.相关责任方安全职责不清晰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负责中小学生安全的主要为三方机构人员,分别是主办方、承办方和供应方。
(1)主办方安全目标虚化。主办方即学校组织开展研学旅行,第一要求就是对于中小学生的安全必须充分重视。但在实际过程中,有些学校更加注重的是中小学生的体验和管理,并没有将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到首位。
(2)承办方指导不专业。承办方即为学生提供一切研学资源与旅行服务的人员,包括旅行社与研学旅行基地。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旅行社一般派出一名人员,这名人员既是研学旅行指导员又是安全员,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服务质量自然得不到保证。有些旅行社未与学校就研学旅行的课程研发进行良好地沟通,导致相关人员对学生指导不足和学生只旅不学。
(3)供应方缺乏统筹规划。供应方即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过程中提供吃穿住行服务的机构,比如宾馆、交通公司等。有些供应方在开展研学旅行服务的过程中,没有统筹规划,对相关安全隐患没有预防措施;有的存在低价销售的套路,导致各种产品服务得不到质量保障,从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综上可知,无论是主办方、承办方还是供应方,若有一方工作未落实到位,那么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将会大为增加。
2.对相关环境因素的安全问题认识不足
环境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导致的。
(1)自然环境。一是天气风险因素。若未提前看天气预报,极有可能因为雷击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对中小学生的安全产生威胁。二是地质风险因素。若未提前对研学目的地特别是山地的地质环境进行了解,极有可能因为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威胁到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三是动植物风险因素。若未提前了解研学旅行所在地的动植物的实际情况,极有可能因为中小学
生好动而被植物割伤或动物咬伤。四是流行疾病风险因素。若研学目的地由于天气、卫生等原因突发流行性疾病,也会对中小学生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2)人文环境。在人文环境方面,一是治安因素,若研学旅行目的地的治安情况不好,要预防可能会发生被盗窃、被抢劫等危险行为;二是文化冲突因素,若研学目的地有较强的宗教、方言和风俗等氛围,学生可能在与当地人交往中造成不必要的障碍与误会。总之,环境因素是研学旅行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必须加以重视。
3.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若学生自身无安全意识或不重视安全问题,就会威胁到学生自身的生命安全。
(1)安全意识薄弱。中小学生天生好动,好奇心强,但是安全意识弱,自我保护能力弱,在遇到危险时常常不知所措,无法应对。中小学生普遍缺乏生命安全的相关知识,有些学
校生命教育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生命安全培训较少,这是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弱的重要原因之一。
(2)身心素质较差。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家长对孩子比较宠爱,有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差,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小学生面对复杂的地理与气候等环境条件,可能会对较大的运动量承受不住而发生意外。
增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应采取的对策
通过以上对研学旅行过程中中小学生安全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保障研学旅行的安全与顺利开展。
1.相关机构要重视安全问题,明晰各方责任
在研学旅行开展过程中,主办方、承办方和供应方等主要责任方要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要做好安全预防措施,安全责任要清楚明晰。
(1)学校作为主办方,要把安全意识渗透进研学课程开发中,并贯穿研学实施的全过程。一是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研学课程设计。学校开发的研学课程要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制定适合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课程,从而达到“研中学”的目的,把安全意识渗透进研学课程实施的各环节。二是加强对研学旅行实施过程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学校
必须对研学旅行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的把握,要制定预案,防范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又能在意外发生时进行应急管理,有条不紊地对发生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三是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细化与明晰学校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
(2)旅行社等承办方,要履行服务职责,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一是要预案先行,未雨绸缪。承办方在研学旅行之前必须进行实地考察,比如检查交通车辆车况是否良好,食品卫生是否合格,住宿是否安全等,做好事先计划,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预案。二是相关人员要专业。要配备足够的研学指导师和安全员,重视每一
位学生的安全。要加强对研学指导师和安全员的相关培训。
(3)研学旅行基地等资源供应方,要严格履行合同,提供个性化的安全保障。一是活动场地的使用要依法合规。因为中小学生好奇心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所以供应方要对活动场地的使用做好详细的计划,依法合规使用(图1)。二是各类器材与设施要安全达标。需反复检查研学场所的所有仪器设施是否安全达标,排除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供应方还应给中小学生购买旅行安全保险。总之,相关各方在明确各自的职责、做好各自工
作的同时要形成合力,共建完善科学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体系。
图1 学生在曲阜市洙泗学田劳动实践基地建构蚯蚓的家
2.采取预防措施,应对各类环境突发变化
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过程中,要考虑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可能带来的安全危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意外发生。
(1)对自然环境变化应采取的措施。自然环境导致的安全意外往往是比较巨大且危险的,所以必须予以重视。一是天气风险因素。在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前,必须做好应对突发天气的充分准备,加强中小学生避雨防雷等知识方面的培训。二是地质风险因素。研学旅行线路勘察时必须对其地质特点和气候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做好安全应急预案。三是动植物因素。让中小学生了解哪些植物有毒,哪些动物有伤害性,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四是流行疾病因素。研学旅行路线勘察时必须分析该地以往的流行病史,研学旅行前、中、后都要做好杀菌消毒的措施,避免因为卫生问题而突发流行疾病。
(2)对人文环境变化应采取的措施。要了解当地文化历史情况,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一是治安因素。必须了解好研学旅行目的地的治安情况,保护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二是文化因素。提前联系研学旅行目的地的相关机构,了解当地风俗文化与宗教,避免因为学生方言不通或不了解当地风俗而产生误会与纠纷。无论是自然环境安全问题还是人文环境问题,相关各方都应该予以重视,使研学旅行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3.学生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中小学生是研学旅行活动的主体,要抓好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要考虑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激发每个学生的安全意识。
学生要增强自我安全管理能力。一方面,学校可以搜集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并对收集到的安全问题逐个处理,完善相应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安全教育专家向中小学生讲授安全的相关知识,或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来巩固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学生要增强身体素质,提高抗压能力。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故,中小学生作为研学旅行的主体必须提高身心素质。一方面,中小学生平时在各类活动中应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使自己的心理素质变强;另一方面,中小学生应该增加日常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要以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相关各方要相互配合,共同建立一个规范、科学的研学旅行安全保障体系,为中小学生的研学旅行保驾护航。
作者:张令伟 马青萍
(本文刊发在《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育》2022年第12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