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最难入学年?多地发布小学学位预警,家长:上学太难了

今年,我国将迎来“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的第一个小学入学高峰。据预测,2023年,全国适龄儿童人数将比2022年增加近300万,达到2000万。这对于各地的义务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今年将成为“最难入学年”

但更大的挑战在于,全国多地的“二胎”儿童在2018年之后又迅速减少,这就意味着,各地为了应对二胎入学潮新增的学位,又需要在两三年后面临快速收缩的压力。今年要愁学生太多,再过两年就要愁学生太少,这确实很让人犯愁。

进入5月,全国各地的“幼升小”招生工作陆续开启。“你家的对口小学变色了吗?”祁奚的女儿今年即将上小学,她说,这成为几乎所有今年面临幼升小的杭州家长的热门话题。

据了解,今年4月,杭州市教育局发布全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预警。杭州市教育局透露,杭州市2022年共招收一年级新生约12.5万名,但2023年目前摸底的潜在适龄生源在15万左右,创历史新高已成定局。

因此,杭州市为家长提供了各个学校的入学信息查询,对于学区内适龄户籍生人数达到或超过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的100%给予“红色预警”,学区内适龄户籍生人数介于学区小学常态招生计划数的90%至100%的给予“黄色预警”

为了应对这一考验,各地教育部门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增加学位供给,扩大招生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如何避免出现“大班额”和“择校热”?如何应对未来几年入学人数的快速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6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786万,2017年为1723万,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116万和53万。而从2018年开始,全国出生人口就开始下降,2018年为1523万,2019年为1465万,2020年为1200万,2021年为1100万。预计2022年将继续下降。

这就导致了一个“过山车”效应:在2023年之前,小学入学人数将持续上升,在2023年达到顶峰,之后将迅速下降。这对于各地的教育规划和管理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有网友纷纷表示“学生多就一个班多一点人,学生少就一个班少几个人呗,有啥难的,公立学校本来就是义务教育,也不靠收学费来维持运营啊,私立学校人数少的年份就把学费提高点呗,老师带的人少分给每个学生的精力更多了,所以收费加一点也说得过去吧”

还有网友说“这不是现实状况吗,别的地方我没有调查过,就说我们县,以前县里的高中学校,分布在不同的镇上,这样学生们上学就比较近,即使本镇没有,去隔壁镇上读就行,但是现在所有的高中都在县城里面,这样对于偏远乡镇的学生来说,就造成了更多的不便,你要是想方便,想离学校近,那就要在县城买房”

更有网友说“人口问题就像市场经济下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情况,是一个正常情况。现在出现学位紧张问题的多是省会城市,全国也就30个城市会出现预警,而其他600个城市都会面临学校招不到学生的问题,并且愈演愈烈,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高中,最终大学也会受到波及。”

你怎么看待“最难入学年?多地发布小学学位预警",欢迎讨论留言!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