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行走在教育麦田的守望者——记美姑县教育“组团式”帮扶专家人才刘信态

罗美 人力资源报记者 陈胜

教育瓶颈一直是制约推动凉山州美姑县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长期以来,因条件艰苦、环境闭塞,美姑县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质量不佳,实施教育振兴,建设美姑现代化教育的新征程任重而道远。自2022年“组团式”帮扶工作实施以来,教育专家人才代表、四川省美姑县中学校长刘信态秉持着一种甘为人梯的守望,坚守着一股矢志教学的情怀,让孩子们在希望的田野里奔跑。

心有所系 守望远方

“我的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有个支教情结。想去大山里看看那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帮助他们走出大山,看看远方。”刘信态教学三十余年来,一直关注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向往热爱彝族这朵盛开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的索玛花。心之向往,行之所向。在中组部“组团式”帮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集结号声下,他主动请命,跨越2500多公里,从东海之滨奔赴大凉山。

2022年7月23日,刘信态从浙江省宁波市飞到凉山州西昌市,一下飞机便马不停蹄地走访了美姑县中学西昌校区,与学校原中层干部进行了交流。

3天后的傍晚,他又从西昌市开车三个小时前往美姑县。夜色中绵延静默的群山,蜿蜒曲折的道路,诉说着这里的艰难,但寥若晨星的灯火,却又带来无限的希望。

初到美姑县,对于刘信态而言,适应环境、融入生活是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难题。刘信态的妻子曹丽珍为了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也为了支持他的帮扶工作,主动向组织申请同丈夫一起援彝支教。千里奔赴,万缕情谊。他们彼此支持、互相鼓励,像他们这样的“夫妻档”在援彝支教老师里还有很多。对于刘信态夫妻而言,来美姑县支教无疑是教育生涯中一段珍贵的经历,亦将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润物无声 坚守理念

到任学校后,刘信态便与美姑县中学的全体教师分别进行了谈心交流,全面摸透了美姑县中学的办学情况、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校园文化以及办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确立了3年建成规范性完中、10年建成现代化学校的愿景目标。

“小县城要办大教育,穷县城也要办好教育,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刘信态一直坚守的理念。针对走访调研发现的问题,他围绕改善办学条件、提炼办学精神、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理念方法传递,不断提升美姑中学教学质量水平;调整充实了美姑县中学的领导成员班子,请来了美姑县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乌尔中田,和他一起组成了“黄金搭档”;重新构建中层教学团队,从管理学的视角对教学与办公物理空间进行重新布局,将“组团式”教育帮扶团队纳入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团队,成为学校全面改革发展的“智谋团”……在他的带领下,美姑中学现代化学校办学雏形格局逐渐形成。

经过刘信态悉心规划、多方奔走,学校很快建成了“乐美党建示范长廊”,从此有了党员活动室、党建基地、党建阵地;为了营造和谐有力的校园文化,提升校园内涵建设水平,他制定了“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校训,与教师学生们一起设计了校徽、创作了校歌,开设了教工食堂,改建了篮球场,校园里增设了图书角、开展了“甬凉书香润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了健康饮水工程;“组团式”帮扶团队推行新老教师帮带,多次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加强本土青年教师素质培养,20多位青年教师有了自己的教学导师,刘信态也带了3个徒弟……

一桩桩微不足道的小事走进了师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一次次浸润着师生们的心灵,一件件办在师生们的心坎上,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兼具“颜值”和“内涵”,师生们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潜心教学 不忘初心

为了走进孩子的心灵,让孩子更好地生活和学习,让老师更好地投身教学和工作,刘信态对症下药抓教学,下沉一线对高一生物和化学学科进行授课。在教师最紧缺的时候,他一周的课时量达到22节。

去年,美姑县中学开展了一次以“家访促家校联合”的教育活动,每到一处,刘信态都逐一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全新的教育理念、现代的家庭教育观念、安全教育知识和共同教育的方法等。在对高一(1)班学生吉克金曲的家访中,刘信态让吉克金曲的弟弟妹妹用普通话介绍自己,并写下自己的名字,原本胆怯的上一年级的妹妹在刘信态的带动鼓励下勇敢地用普通话介绍了自己、写下了名字。陪同的老师们均表示,“每走进一户,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有永不言弃的坚持,有点滴进步的欢心,有眼泪交织的苦楚,这让我们对此次‘组团式’帮扶活动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在家访活动中,学生及家长也对家访队伍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一句真诚的话语,一杯暖心的热茶,一份沉甸甸的爱,家长与学校的感情在这一刻升温,希望的阳光在这一刻照进了大山深处,洒在孩子们灿烂的笑脸上。“培养一名学生成才、带动一个家庭振兴、影响一个民族进步”的美好愿景图正在一步步变为实景图。

“不为功利,只为守望初心。”这个初心就是有更多的彝族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去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刘信态扎根教育、奉献教育,不忘初心,默默耕耘,始终用真心、动真情专注教育,做一个行走在新教育麦田的真情守望者,散发出一名“组团式”教育工作者的光辉和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