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解读丨专业热门化?39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就业前景揭秘~

原标题:解读丨专业热门化?39校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就业前景揭秘~

北京高考资讯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强基计划报名火热进行中,各大强基招生专业的就业前景成为现阶段部分考生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 小编对各大强基专业实力及就业前景进行解读分析,并整理各专业招生院校名单,2023届及低年级考生家长建议收藏!

01

强基专业都是

冷门专业?

首先,强基计划确实定位为基础学科,但是基础学科并不完全等于冷门学科。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量子通信这些热门专业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作有力支撑,基础学科对于原始创新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之所以缺乏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呈现“卡脖子”局面,与基础学科发展较慢,顶尖基础学科人才缺乏密切相关。因此,强基计划招生的这些基础学科不仅不冷门,反而是国家、社会的香饽饽。

其次,强基计划也“不冷”了。2022年强基计划新增了航空航天类专业、自动化专业、飞行器动力控制、智能无人控制系统技术等专业,2023年新增了复合材料与工程(航天材料类)、飞行器制造工程(航天机械类)、材料科学与工程(航天材料类),强基计划逐渐完善,聚焦高端芯片软件、智能科技等国家科技领域。此举充分表现了强基计划的初衷是培养国家关键领域的重要人才,高校求贤如渴,国家需求人才,并非是推销所谓的冷门专业。

最后,从强基计划近几年来的调整来看,未来会继续把握国家战略需求这一关键点,很有可能会再加入更多的非基础学科,强基计划未来可期。

02

各大强基专业就业

前景解读

01

数学类专业

强基计划开放招生的数学类专业主要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两类,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是基础学科,信息与计算数学、数理基础科学属于交叉学科。

培养方向

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国家安全、国防军工、先进制造领域,服务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高性能计算、反问题与图像、大数据概率统计计划、密码学、系统控制与优化等方向,致力于培养“数理基础坚实、实践能力突出、专业思维宽广、综合素养深厚”的高层次创新型数学拔尖领军人才。

专业前景

社会对数学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进行理论研究、科研数据分析、软件开发还是从事金融保险、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通讯工程、建筑设计等行业,都离不开相关的数学专业知识。而且应用面也极其广泛,毕业生可在政府机关、科技、教育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教学;在IT行业从事信息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也可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

02

物理类专业

强基计划开放招生的物理类专业主要有物理学与应用物理学两类。

培养方向

聚焦未来空间科学与应用中的国际前沿问题及国防技术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服务于智能科技两字信息技术、聚变能源、核科学与工程、智能光电、量子材料等方向,致力于培养从事物理学和国防关键技术研究的各类领军人才。

专业前景

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多同学会选择考研或出国深造,深造的专业大部分为物理学相关专业。

就业也是很有优势,职业分布一般在: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或是企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

03

化学类专业

强基计划开放招生的化学类专业主要是化学与应用化学两类,属于基础学科专业。

培养方向

聚焦先进制造、新材料、新工艺、智能科技、人工智能,服务于绿色合成化学、能源环境催化、功能材料化学、人工智能化学等方向,致力于培养从事化学基础研究和重要功能材料研发的“理工复合型”领军人才。

专业前景

以北京大学为例,化学专业出国率接近50%,保研率35%,出国和保研的大多数从事化学科研与化学相关的行业。

化学专业毕业后可从事医药、生物、教育、石油、化工等行业工作,就业职位包括化验员、研发工程师、实验员、化学分析员、化学教师、销售工程师、工艺工程师等。

同时还可以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精细化学设计合成与分析和能源材料化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产品开发、教学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04

生物类专业

强基计划开放招生的生物类专业主要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三类,和医学专业类似,生物专业也可能做动物解剖实验,同学们要有心理准备哦!

培养方向

聚焦疾病预防、生物化工产业、新材料、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服务于细胞稳态、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与计算生物学、极端环境与适应、生态学基础理论、生态治理与管理、碳中和与绿色能源等方向。

专业前景

毕业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比较热门的就三个:一是初高中生物老师,二是对口研发,三是到大城市的知名生物医药企业任职。

还可以到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但一般学历要求高,需要读完博士,这也恰恰是符合强基计划本硕博衔接式的理念。

05

工科类专业

强基计划开放招生的工科类专业主要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三种。其中工程力学主要是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核工程与核技术主要是从事核工程、核技术的实验研究、设计建造和运行管理等。

工程力学

本科毕业生就业可到土木水利、机械控制、能源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和工程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等工作,还可从事教育工作。

核工程与核技术

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和科技、核工程部门、主要集中在于近代物理技术和IT密切相关的部门,例如去核电站从事核电仪器设备行业的对口工作。而读研比较热门的是核电和热动两个方向。

航空航天类

毕业生可进入航空航天系统内的科研院所,从事设计、制造、研发、管理等工作。如飞机制造集团、中国航天航空集团下属的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二院(地空导弹研究院)、航天三院(飞航导弹研究院)、航天五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十多家研究院、数十个科研基地及上百个加工制造厂都是对口单位。

由于航空航天科技工业是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高技术领域,其技术成果早已不仅仅应用于飞机或航天飞船上,正逐渐向电子、机械、汽车、通信、气象、能源、探测等领域渗透。也就是说,航空航天专业的学生除了面向航空航天系统内就业外,可以到其他领域工作。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发动机设计所、研究所高校、部队和企业的设计、生产部门等从事设计、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如飞行器推荐系统及热机系统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总体论证等。

智能无人系统技术专业

适应军事高科技和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无人化的发展需求,毕业生能够成为在兵器、航空航天等相关领域从事系统设计、技术硏发、产品制造、试验测试、技术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化专业

这是工学门类里一个比较好就业的专业,学生毕业以后能在科研、设计、化工、工商、外贸、税务、海关等各领域工作。新能源行业、电子技术行业、仪器仪表行业都可以涉足,主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集成电路、电子商务、机械设备类工作,可以做机械、电气、软件测试工程师等。

06

历史类专业

强基计划招生专业--历史学,作为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对应着“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培养方向

主要在敦煌学与丝路文明、全球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中国文化与东亚文化等方向。

专业前景

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毕业生可以选择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也可以进入各级党政机关、教育单位、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等部门从事管理和专业工作。

世界史专业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外文翻译、中小学教学和研究、政府部门外事办等工作。

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可以从事考古勘探,文物鉴定,博物馆管理等工作。

07

汉语言文学专业

强基计划开放招生的是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这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考古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古文字往往与出土文献相关,主要涉及从商到秦汉的出图文字材料。

培养方向

古文字学、汉语词汇史、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经学与小说等方面。

专业前景

基础教育教师、IB课程的人文课程教师、媒体出版单位的古文字的编辑、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单位从事编辑写作、文秘行政、文案策划、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新闻文艺出版、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及文化等。

08

哲学类专业

该专业属于哲学大类,哲学主要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选修课等几类。

培养方向

聚焦在国学、古典文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家治理、国际问题等领域,服务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外优秀思想文化、哲学与时代问题等方面。

专业前景

哲学系毕业生分布都比较广泛,其主要就业方向有:

公务员。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优势。

文教事业或新闻出版部门。除公务员外,该专业毕业生还可到学校、科研单位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但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等条件要求较高。

各类企业等。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可到企业的党办、文秘、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部门从事各类实际工作。

09

医学类

强基计划开放招生的医学类专业主要有基础医学、生物医学科学2类。基础医学属于医学门类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学生时期主要就是搞科研、做实验。生物医学科学主要研究生物学、生命科学、基础医学、遗传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方向

聚焦基础医学领域,服务于感染与免疫学、分子肿瘤学、衰老与再生医学、脑医学等方向。

专业前景

毕业后去各个研究所做科研工作,也有些同学会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尤其是美、德国家,留在国外或者回国继续做科研。

可以留在学校做老师,从事教学工作,可以去医药公司做药品研制或者做医药代表,这种只要做出成绩,薪酬就不用愁的。

医学专业大多都是八年制,深造也是医学类专业的常态。一般学基础的出国的较多,出国很有前景的。

03

3

各强基热门专业

招生院校

一、历史学类

(1)历史学类(4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包含历史学、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

(2)历史学(11所)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

(3)考古学(1所)

北京大学

二、哲学类

(1)哲学(16所)

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2)哲学类(2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三、汉语言文学类

(1)汉语言文学(古文字学方向)(14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

(2)古文字学(1所)

吉林大学

四、数学类

(1)数学类(8所)

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厦门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2)数学与应用数学(23所)

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

(3)信息与计算科学(3所)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数理基础科学(1所)

清华大学

五、物理学类

(1)物理学类(4所)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

(2)物理学(18所)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兰州大学

(3)应用物理学(9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六、化学类

(1)化学类(4所)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含化学)、厦门大学(化学、能源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测量学与技术)、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2)化学(18所)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

(3)应用化学(4所)

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4)化学生物学(1所)

清华大学

七、生物科学类

(1)生物科学类(3所)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厦门大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2)生物科学(18所)

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

(3)生物技术(3所)

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4)生态学(2所)

浙江大学、中山大学

八、力学类

(1)力学类(2所)

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含理论与应用力学)

(2)工程力学(10所)

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3)理论与应用力学(2所)

清华大学、中山大学

九、基础医学类

(1)基础医学(7所)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

(2)生物医学科学(2所)

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

十、工学类

(1)核工程类(1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含核工程与核技术)

(2)核工程与核技术(2所)

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3)飞行器动力工程(1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航空航天类(1所)

西北工业大学

(4)航天材料、机械类(1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5)智能无人系统技术(1所)

北京理工大学

(6)自动化(1所)

东北大学

(7)生物工程(1所)

大连理工大学

十一、农学类

(1)生物育种科(2所)

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草业科学(草类植物生物育种)(1所)

兰州大学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随时与我们联系协商,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每日直播时间

为了帮助更多高考生及家长,刘毅教授及团队内专家老师们将持续为大家直播解读报考志愿技巧,政策解读等专业内容,各位考生及家长千万别错过, 抖音&快手搜索“刘毅说高考”每天早8点,下午3点、晚上7点都有直播也可关注视频号“刘毅说高考”,持续更新高考/大学/就业等相关内容▼

立即加入2023刘毅高考微课堂

(或添加助理微信:liuyizhulik,邀您进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