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学位预警?按学区入学,咋还会有“挤破头”的怪事?

上学也难?尽管刚开学,这个学期也不涉及升学问题,不过有些地方的家长,已经在为着孩子升学的事紧张不已了。在广州,有过百所学校的学位相当紧张,同样的情况在济南、南昌、大连、成都、长春等地出现。比如在今年春节前的1月9日,广州市珠海区就对区内的17所公立小学,预警今年学位供应紧张。从这之后,南沙区、荔湾区等五区,都在春节后陆陆续续发布了预警。

这按学区入学的事,怎么还会有“挤破头”的怪事?有专家解释,这并不是一个数量紧张的问题,而是由分布不均造成的。这些年,城市化的加快,让农村的年轻劳动力入城,他们结婚生子这之后,也都加入到了学位的争夺战里。加上二胎政策放开后,今年即将迎来二胎放开的首批入学儿童,加剧了学位的紧张。

如何解决呢?能否扩建校园呢?有网友调侃说,鼓励生育,没想到最后被配套的教育扯了后腿。还有网友说,如果从人口出生率来看,今年的入学人口是顶峰,但后年的入学人口就是断崖了,现在最瑟瑟发抖的应该是老师们的“饭碗”。也有网友总结:学位预警根本就是个假命题,因为学位也有富裕的地方。这里往往会在报道中被称作“空心学校”。没错,这类“空心学校”一般出现在乡镇上,它只有很少的教师和学生。

的确,在农村,除了一些经济发展不错的,很多的村办小学,村办中学都只剩下原来的校舍了,学校的主体都搬到了乡镇上,而更高一级的高中,必须要去县城上了。有数据表明,农村“撤点并校”之后,全国“消失”的小学一共有328672所小学。

为啥如此大规模裁撤小学?主要就是这些小学失去了生源。每年都有不少农村人的孩子进城读书,还有人干脆就在城里买房落户了,更有老人为了陪孩子,也租房子搬进了城里。这样一来,农村的学校渐渐就都变成了“麻雀教学点”,挺大的教室里只有个位数的孩子。这种情况并不是某个村的专利,而是绝大多数村十年前的常态。甚至当时有一个年级只有三五名学生,而每个学科至少需要一名教师,教师比学生都多的怪事。除了老师的投入,其他的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也必不可少,否则就是对孩子们的不负责任了,在入学人数实在没有转机的情况下,最后农村的许多学校自然就被裁撤了。

农村学校的裁撤,则更加影响到了农村人口的离开。原本只是几步路的上学之路,因裁撤学校的原因,只能去乡镇上学,这样距离远了,家长也就不得不拿出专门的时间去每天接送,特别是雨雪天气,增加了安全风险。如果是较大的乡镇,且父母都是外出务工人员,可能从小学开始就要采用寄宿的方式来解决起居和午饭问题,这从长远来看或许对孩子的锻炼多一些,但却也让本不富裕的农民家庭又要承担一笔开销了。好在有很多农村小学合并后,能够提供午饭或者免费爱心午餐,有些距离远的乡镇,还能提供寄宿,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务工农民工的担心。

#农村小学# #学位# #学校# #孩子# #乡镇# #乡镇小学# #农村教师# #学费# #小饭桌# #农民工# #午餐# #空心学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