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研究|上海海事大学:一份不明智的通报

原标题:舆情研究|上海海事大学:一份不明智的通报

文丨燕志华

10日,上海海事大学针对校内一位教授一直进行的网络举报行为,推出了一份通报。从全文看,主要是对该教授的举报进行了否认,对于教授受到的处理进行了说明。文末说保留进一步追究举报者相关责任的权利。

通篇看来,通报主要通过否认指控并对事件重新定义,来进行反驳并维护学校的声誉形象,但是通报忽视了另一个后果,那就是或许就此埋下了新的风险的种子。

一般说来,涉事单位向社会发布通报,主要公布前期事件的调查情况,以权威真相获得社会谅解,同时平息矛盾,达成和解。调查必须是权威的,能够说服大众的。

但是显然,这个通报并未达到目标,因为一:教授举报校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做法不当,但是全程都是学校自我说明、自证清白,难免说服力不足;二:未能消弭矛盾,反倒可能激化矛盾,导致新的网络舆情。

通过观察那些网络举报者和信访者的特征,就会发现他们一般都具有坚毅的性格,事不达成,决不罢休。尤其是受到阻挠和打击之后,往往愈挫愈勇。知识分子往往还有一种追求公平正义的意志和信念在支撑。此次举报者作为教授,求真求实是他们的价值追求,他们背后站着一个知识共同体,往往会同声相求同气相应。尤其在面对权力和大型科层机构的时候,知识阶层往往视为共同的对手。

海事大学的这个通报,通过彻底的否认和对于举报者的强硬反击,表明通过对话和沟通的大门已经彻底关闭,而且文字涉及伤害举报者的学术尊严,这无疑会激起举报者更大的愤怒情绪和行动意志。

一旦网络举报者看到自己举报的对象不光安然无事,而且还在采取某种措施在反击甚至伤害自己,那他会采取更大的行动,营造更大的舆论影响。他也会撬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社会关系杠杆的方式制造更大影响力。此外,由于个体和单位博弈的时候,网民往往站在个体的这一边,这就是使得作为被举报者的领导和机构管理者,将被置于利益相关者的严密关注之下,受到网民的有意无意的围观,任何一点问题都会被放大,风险缠身。

更何况,在教授网络举报之前,已经有另外一位同情者采取了行动,以辞职、拉领导入微信群说明情况等方式进行支持,这意味着,这不是一个教授的单独行动,而是起码两位教授的共同行动,而两位教授影响的人数,或许更多。这意味着,学校需要面对的不是一个人。

几乎每个高校的教授群体和管理层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背后是教授治理还是权力治理的理念冲突,因此,学校针对一个教授的强硬做法,很容易被视为针对教授群体和知识共同体的做法,这会导致一种群体情绪的冲突。

因此我们说,上海海事大学的这个通报是不明智的。

任何一份来自大型机构的通报,需要寻求一种将影响降到最低的社会效果。如果达不成平息事件或者起码达成和解的效果,或者表面看弱势一方无力反抗,一时陷入沉默,那么这个通报就是失败的。因为它埋下了风险的种子,在举报者的心理埋下了新的怨念,新的冲突也在酝酿之中。

通报还涉及一个复杂敏感的问题。教授的举报有涉及到针对领导的内容,而通报是以学校的名义发布的,这意味着,通报回应了针对学校的那部分事务,而对于领导个人的事务则没有涉及。很多单位和机构往往将两者混淆在一起,认为针对领导的举报就是针对机构,针对机构也是针对领导,将两者糅合在一起共同应对,这会导致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后果。任何一方出现事情,都会对另外一方带来麻烦。

我们总体的看法是,即便学校的通报是严肃认真调查过的,但是“自己证明自己”,说服不了网友,更说服不了举报者。还有,即便我们通报情感上是真实的,处理也是遵循相关规定的,但是由于制造了新的冲突,它就是不明智的。

我们倾向于相信在通报发出之前,学校和相关方面人士已经和举报者进行了频繁的充分的沟通,应该是在沟通失败之后,才发出这份措辞强硬的通报。

但是这不足以成为支持这份通报的理由,因为它激化了矛盾,暴露了内部的撕裂,并将学校和领导置于更多风险的境地之中。

举报者之所以不接受私下的调解,背后是自己的诉求未能得到基本的满足。处理类似事件,在情、理、法和学校规定许可的范围之内,在多方规则的交汇之地,学校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项,力争将冲突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

一个资深的教授花费巨大的精力来和服务的高校对质于公共空间,背后是个人利益受到侵害,和对于权力行使者的强烈不满,归根到底是对人及其制定的规则的不满。这种不满的背后,可能是更多教授的不理解、不支持。

大型机构和领导者对于个体挑战性的言行,以及带来的外部性的声誉伤害,常常深感恼火,为此常常在权力掌控欲的驱使下,拿出一些强硬反驳或对抗性的声明,乃至采取一些行动。看起来符合情理,但是它仅仅是符合权力的逻辑,而不符合舆情管理的逻辑。

就以上海海事大学的通报能够看出,学校和领导层对于举报已经忍耐已久,因为在通报的行文中不乏强硬的措辞,虽然没有出现情绪性的表达,但是隐忍的情感隐现其中。以情绪而非理性来写通报,这不符合理性治理的内在要求。

大学管理层、行政层和研究一线的教授群体的矛盾由来已久。这并非中国特色的问题,在知识阶层的管理方面,科层机构从来都被视为对立面。问题是,如何更为柔性地和他们相处,安抚他们的情绪,才是管理层需要更为关注的问题。

考虑到很多高校的负责人往往来自教育之外的领域,往往带着干事业的强硬风格,但是一旦进入知识场域,这种强硬的风格很容易导致巨大的冲突。

因此,以上海海事大学这个通报为由头,我们建议,大型机构的通报需要深思熟虑,并从强化舆情意识的角度进行风险把关,这就要求务必将冲突降低到最低水平,切忌将内部撕裂暴露于公共舆论场,因为它反倒吸引社会的关注目光,引发次生舆情。线下要进行真诚的沟通、情绪的安抚和利益的平衡,使得事情朝向和解和平息的方向进展。如果通报中暴露了权力行使的痕迹,尤其是针对知识分子的强硬措辞,它往往意味着风险,可能开启一场新的危机。

作者简介:

燕志华 博士

高级记者/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舆情管理顾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