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课文发现|《石壕吏》中的 “吏”“妪”“诗人”

原标题:课文发现|《石壕吏》中的 “吏”“妪”“诗人”

陈美兰,浏阳市沿溪中学语文老师,中学一级教师,曾获“长沙市第一届骨干教师”“浏阳市第二届骨干教师”“长沙市优秀语文教师”“浏阳市优秀教师”等荣誉。设计的作文课《我们的军训生活》于2010年IT节获长沙市说课比赛一等奖。曾多次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教育随笔。

《石壕吏》中的 “吏”“妪”“诗人”

陈美兰‍

读杜甫的《石壕吏》时,我有一种荒凉感——战争带给老百姓的灾难是这样令人触目惊心。文中的老妪历经丧子之痛、困窘之痛、年老从军之痛,何其悲哀!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此处形象地写出了“吏”和“妇”之间的尖锐矛盾。“呼”与“啼”,“怒” 与“苦”,差吏与老妪的表现形成强烈的对比;此处明暗结合,状语“一何” 加重了全诗的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差吏的蛮横气势,并为老妇后面的诉说奠定悲痛的基调。

“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听妇 前致词”一句则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那是诗人在听,也是老妇啼哭着回答差吏的怒呼。

诗人杜甫隐去了差吏的问话,只写了老妪的回答。虽然他没有把差吏的问话写出来,但我们透过老妪的回答,可以推测出差吏的提问。

差吏:“汝家有男丁否?!”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差吏:“室中还有何人?”

老妪:“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差吏:“尔孙之母何在?”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差吏:“孰随我往?”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对于老妪的丧子之痛、困窘之痛、从军之痛,差吏充耳不闻,只不断气势汹汹地逼问对方。面对一个新丧两子的老妪,他也丝毫不心慈手软。差吏之狠辣与老妪之可怜由此可见。而当时在老妪家借宿的诗人杜甫,在听到差吏对老妪步步紧逼,最后真的捉走老妪时,为什么沉默不语呢?

我们可从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寻找答案。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为了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且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的情况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并四处抽丁以补充兵力。杜甫在《新 安吏》一诗中这样描写:“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唐军讨伐安史之乱的叛军,可以说是名正言顺的,但唐军实际上又没有做到爱护士卒、抚养分明。那些说郭子仪对待士兵亲如父兄的话,只不过是拿来安慰人的。杜甫讲这些话,只是想安慰被强征入伍的中男(十几岁的男子,按制不该服役)和他们的亲人。

那时候,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在去华州的路上,经过石壕村,晚上借宿在老妪家。半夜,他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看到老翁急切地翻过墙头后,老妪才急忙去开门迎接差吏。杜甫据此创作了《石壕吏》。

倘若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能会觉得,《石壕吏》里讲述的故事内容是杜甫编造的。但是,我们若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就能通过老妪之苦与差吏之怒,去理解诗人的复杂情感。

文中的差吏是“恶”的象征,他们粗暴、野蛮、横行霸道,简直像冷血动物。但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他们不这么凶狠,又怎么可能抓得到壮丁呢?我想,他们的内心深处也是有过矛盾、挣扎的。只不过,强敌当前,他们又身负使命,才不得不扮演恶人。

老妪听到敲门声后,第一反应就是放走老翁,因为如果没有老翁干活挣钱,他们家的日子就会更加艰难;她接着想到的是保护儿媳,因为如果没有了儿媳,她唯一的孙子就会饿死。我想,她之所以勇敢地出门应对差吏,应该也是抱有侥幸心理的。她认为,她的三个儿子都已上了战场,官府应该不会再强行向她要人了,加上她只 是一名妇人,年纪又那么大,她出门应对差吏应该是最安全的。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最终她还是被捉去从 军。老妪家中困苦,她又新丧两子,其中辛酸难以言说。她的内心深处同样交织着国仇家恨,为了保护丈夫、孙子和儿媳,她只能选择牺牲自己。

杜甫是这一事件的旁观者与见证者。依他忧国忧民的性格,他不可能对此坐视不理。他曾经为了救宰相房琯,再三向唐肃宗进言,险些招来杀身之祸,他也因此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在瀼西居住时,从不制止常到他家房前打枣子充饥的穷人……对于国家,对于穷苦百姓,杜甫总是情深义重。可是,勇敢而慈悲的杜甫 为什么不在关键时刻帮助老妪一家呢?我想,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纠结的。他痛恨叛军,希望朝廷早日平息叛乱。他在批判差吏粗暴蛮横的同时,也深切同情苦不堪言的老百姓。老妪一家是当时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缩影。杜甫不仅没有能力救老妪一家,而且他还得从平定叛乱的大局出发,希望老百姓能为平叛做出贡献,因为叛乱不平,战争就不会止息,民不聊生的现象就会一直存在。

文中的差吏并非十恶不赦,文中的老妪可怜又伟大,文中的诗人有悲悯之心却又无可奈何。杜甫在战乱中承受了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苦难,但他依然冷静地用善良体察善良,用忧患唤醒忧患,用悲悯引发悲悯。

品读“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这几句诗时, 我们不仅要窥见战争的残忍,更要感恩今日祖国带给我们安定美好的生活。‍

选自《初中生·阅读》

责任编辑:SNOW

图:井o

新书推荐

点击上图,即可进入小程序,

买《月亮的印章》

读者反馈

(可向右滑动看更多)

进《初中生》微信商城,购买“千金作文”合集《月亮的印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