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doc」,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在线查看,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

链接:https://pan.quark.cn/s/90e3ba096ca2

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题园”的区别。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更在于雅俗。有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以两处题名指出了这一观念的问题,在“曲径通幽”,宝玉言之“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自然是常说的“古雅”了;而在“沁芳桥”,宝玉又不喜欢别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一曰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

所谓陈旧,就是用典太过俗滥,了无新意。如众人到了潇湘馆时,论此处匾该题四字。有人说:“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道:“睢园遗迹。”贾政道:“也俗。”二者一处用《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典;另一处用睢园,即汉梁孝王“绿竹荫诸”的菟园之典,都同潇湘馆最点景的物“竹”有关,也算应题,为何被政老称“俗”呢?主要在于,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典故,几乎已经是陈词滥调了,而由自我妙思所感知的此处景致之独特也自然不可见了。

犯忌者,多是同政事人情相悖之意。这看似同雅俗无关,但所“雅”者,乃是寓于此间而得其遗世独立之精神;若不能意会禁忌之“度”,便是同时俗产生了冲突,难得独我之幽趣了。一犯在违制。如“蓼汀花淑”一景,有人拟出“秦人旧舍”,宝玉立即指出“背谬了”,桃花源之典故,本是讲“为避秦乱”而隐居的一村人,他们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无疑暗藏着对政治的不满。二犯在重名,“稻香村”最初有人题名“杏花村”获得众人赞赏,贾政却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三犯在“颓丧”。在蘅芜苑一处拟联,有人道:“麝兰芳霭科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众人指出“斜阳”二字不妥,那人便引古诗“蘼芜满院泣斜阳”句,众人皆云:“颓丧,颓丧!”

所谓“不中”,就是本来显然需要提及的点题景物,没有说准或者说满了,或者明明没有的景致,却在匾额和对联中生造出来。前者如怡虹院之处,有人提出“蕉鹤”,有人提“崇光泛彩”,宝玉就说“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后者如在蘅芜苑中清客们的“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三程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二联。说“不中”是“俗”,似乎也有些不妥,但是“俗”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藻。真正的“命名”乃是根据“此景”各种幽致深蕴而从生命经验中流露出来,而非为了炫耀自己的文学才华而生搬硬造出来的。

从根本上讲,“不入俗”之难在于不能回到自我观照的世界中来,而只在“外部”的典故、概念和比拟中打转。在这一回中,尤其彰显宝玉才华的,或者说特别表露出“雅”的含义的,是连贾政也比较欣赏的“沁芳”桥之命名以及“蘅芷清芬”的对联。“沁芳”之名拟出后,贾政的态度是“拈须点头不语”,脂评“六字是严父大露悦容也”。宝玉在评价前人时已提出,“雅”虽要切景,但却不能太“实”,而是要“蕴藉含蓄”;而其“含蓄”处,却是一种真正的“实在”。之所以“含蓄”,乃在于命名不能是对眼前景致的一般描述或比拟,而要将自我的生命经验沉浸于作为整体的园中世界,并前追古人之生命,将之也化入此刻自我的生命中来。

所谓“无有一字入俗”,其实就是将自我作为存在者的“主人”去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真实的此刻的显现。然而古今鲜有人可做到极致,又知这一“真实”是极难寻找的。这一回的叙事展现出,对真实的意义的寻找乃是基于对许多“不真”的表达的涤除与反省,在这种反省之后重新回归到本真的存在中来,回归到在此的自我中来,世界的“真”使从被遮蔽的俗套和成见中显露现身了。

(摘编自李溪《以意造园,复以园造意:从<红楼梦>第十七回看文人园林》)

材料二:

中国古代园林是文人读书治学的场地、修身养性的乐土、结社雅集的处所和文学创作的基地。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种类多样,异彩纷呈。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匾额、对联和刻石等或取材于著名诗文,或出自文人之手。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拙政园来源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守拙归园田”;沧浪亭的“沧浪”二字取自屈原《渔父》中的典故,园中临水的“观鱼处”得名于《庄子》“观鱼于濠梁之上”;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拙政园“留听阁”用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意。园林中的对联、刻石对仗工整,寓意深远。留园五峰仙馆题有“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这与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园林散文、题园诗赋是古典文学与园林的另一种结合形式,如《阿房宫赋》《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笔下“大观园”更是将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袁圆《从<红楼梦>大观园看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

材料三: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对大观园各处命名的品评鉴赏,依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雅俗之辨。

B.因为认识到园林命名的关键因素,张岱提出了“无有一字入俗”的园林命名的最高标准。

C.“淇水遗风”“睢园遗迹”被认定为“俗”,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

D.“稻香村”拟题“杏花村”获赞赏,贾政却认为不宜用“杏花村”这类已有实指的名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关于匾额和对联命名的记述,展现了园林命名是如何在种细致的审思及体悟中诞生的过程。

B.园林中匾额和对联为了追求文辞华美,从而生造出此地没有的景致,这不应该归于“俗”的命名方式。

C.蘅芜苑处宝玉化用旧联拟对“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是为了证明“编新不如述旧”的观点。

D.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因为出自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会引起游人“不中”的感受。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的一项是( )

A.宋代司马光定制过一套古代衣冠,“人独乐园,则衣之”,表达对董仲舒、陶渊明、王子默,白居易等七位先贤的敬慕。

B.“园林文学”是园林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掌握园林文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培养园林类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C.古典园林中洞门有种“穿越”性,“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与古人造园反复借用的“桃花源”意境有关。

D.未来的园林设计建造者,要想提高园林艺术的理论水平,必须广泛地阅读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站在更高层次上来鸟瞰园林艺术自身。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一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5.《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桥上亭的拟名先是“翼然”,后改拟为“泻玉”,最后改拟为“沁芳”。请结合材料观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十八岁的李响

蔡楠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说话含混不清。我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怕他蹦来跳去的,要是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一杯茶给他端过去,他却轻飘飘地躲开我,像个气球一样飘到了窗户前。我赶紧关严了窗户,我怕他飘出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喝点茶吧,喝了茶哪里来的你就回哪里去,我明天还出门呢!李响把一杯茶喝光了。喝完茶,他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我拿出一把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给他,你可以走了。

李响没有要走的意思,他把东西扒拉到一边,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

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出来,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李游,你说,到底带我去不?我去是有项目做,你去干什么?我给你当向导,我熟悉那里,我在那里打过仗!李响一字一顿地说。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因为当年你偷着跑了。

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李响争辩着,贺龙在冀中打了齐会战役,大获全胜,队需要补充兵员,我就跟上队伍走了——

那你打仗了吗?打了,不过……李响这回坐下了,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上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可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后来腿瘸了,我就当了炊事员。

我扑哧一声,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那后来呢?后来我参加了百团大战,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李响的眼神突然有光芒,我是跟着部队一瘸一拐地来到延安的。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上级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

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怎么这些年没听你说过呢?我觉得李响的话有点离谱。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李响说得对,我和李直确实不大关心他。他不满十八岁就扔下媳妇偷着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李直和娘在动乱的时光里能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关心他?

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

你就别找理由了,你根本没想过回来!我怼着李响。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那时候的南泥湾,确实难缠,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那里,没吃没穿没住的地儿,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可大冬天的到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

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

见我不说话,李响来劲了,你相信我说的是真的吧?带我去吧!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我决定带李响走,不乘飞机了,我要亲自开车去。

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镇,却蒙了。他怎么也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在哪里了。他不吭声,任由我给他当向导。

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党徽广场、稻香门广场,还带他去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

看,我就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个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

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那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我从电脑包里拿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把它无偿献给南泥湾,用上这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再有,我的公司想捐赠一批环保充电车,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

办完这件大事,我回头再找李响,却看不见他的踪影了。

这下我急坏了,弄丢了李响,我没法向我的父亲李直交代,他正在家辛苦地帮我带孩子。

我猜到李响去了哪里。我急匆匆赶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

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镢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我的眼泪急速地涌了出来,我大声喊道,爷爷,你的孙子来看你了——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提到“正忙一件大事”,这既是李游讨厌李响的说辞,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从一线战士到炊事员再到开荒者,身份的变化,既丰富了李响的经历,又使小说主题多元化。

C.李响瞒着家人出去当兵,中途一直也没回过家,但是曾经托县上的干部送回个包裹来。

D.我受到爷爷事迹的感召,也想为南泥湾献一份力,所以这次带来技术,还准备捐赠环保车。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响南泥湾垦荒的经历,集中体现了南泥湾精神,也促使后文中李游的态度发生变化。

B.小说构思巧妙,以后来人的视角写一个死去的人物的事迹,却又让后来人与死去的人同一个时空出现,新鲜而不落俗套。

C.南泥湾垦荒的情节,是李游与李响故事的纽带,也是下文“我不能弄丢李响”的原因。

D.小说卒章显志,最后的呼喊声里既揭示出祖孙三代的关系,也表明我了解到李响的事迹后,内心充满敬仰与骄傲。

8.这篇小说多处使用了伏笔,请选取两处进行分析。

9.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请指出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倗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攻宜阳,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注】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公中:即韩相公仲倗,“中”通“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B.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C.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D.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羁旅”,意为长期寄居他乡,在文中指甘茂离开家乡来到秦国做官。

B.“盟”,文中指在神明面前立誓缔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结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C.“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含义不同。

D.“三鼓”,文中指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是春秋战国时的军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武王野心勃勃,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觊觎周王室,甘茂于是主动请求出使魏国,与魏结盟共同讨伐韩国。

B.甘茂认为宜阳虽然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实力雄厚,何况秦王要跋涉千里去进攻,要攻占宜阳实属不易。

C.宜阳久攻不下,而且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导致武王对战争胜利信心不足,准备停止进攻。

D.进攻宜阳时,秦国士兵士气低落,属下左成劝告甘茂要振作建功,向寿则建议甘茂研究军事和兵法,避免陷入困境。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

(2)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14.甘茂在帮助秦国的过程中遭遇多种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次韵答平甫①

王安石

高蝉抱壳悲声切,新鸟争巢谇语忙。

长树老阴欺夏日,晚花幽艳敌春阳。

云归山去当檐静,风过溪来满坐凉。

物物此时皆可赋,悔予千里不相将。

【注】①平甫:王安国的字,王安国为王安石长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次韵,古人和诗限制最严格的一种方式,作者与弟弟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可见感情亲密。

B.首联运用拟人的手法,“谇语”二字描述争巢之鸟的鸣叫,赋予其人的神貌情态,生动有趣。

C.颈联通过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分别写出了黄昏时云归风来的清静和凉爽,景色安宁宜人。

D.本诗既写出作者对当下美好时节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一丝孤独惆怅。

16.王安石的律诗讲究技法,用字工稳。请任取其中一方面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中,如“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______,_______”为过渡,巧妙地将对阿房宫的描写由整体外观转到内部的建筑。

(3)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味十足的,还属西湖,那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四周山峦如黛,清澈的湖面___①____。单看那西湖十景的名字,就足让人心荡神摇了:双峰插云、三潭印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然而,若不是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反复领略,细细玩味,还难以体味西湖景致的妙处。也只有走到历史深处,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才能感受到这些景致背后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力量。

感恩,是西湖故事中____②____的一笔。著名的西湖“三堤”是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典范,也体现了对关心民间疾苦的官吏的褒扬。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州时,看到西湖草长水涸、葑菱集聚、淤泥污浊,以工代赈,疏浚西湖,花了20多万人工,挖泥筑堤,贯通西湖南北两侧,堤上___③____、亭台错落、六桥点缀、旖旎从风,为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闲逸的风景线。后人为缅怀苏东坡,称此堤为“苏堤”。自南宋以来,“苏堤春晓”常被视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为“六桥烟柳”,列入钱塘十景。“白堤”是杭州人民为缅怀时任杭州刺史白居易起的名字,研究金石篆刻影响深广、海内外声名卓著的西泠印社就在白堤边。“杨公堤”,则是人们为纪念明代曾任杭州知州的杨孟瑛命名的,长堤卧波,方便了交通,也增加了一抹亮丽的风景。可见,谁对人民有过贡献,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了。野花野草,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要把巉岩的山石装扮起来。连我上了一点岁数的人,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直到花朵和叶子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在山涧,随水漂去。但是把人的心灵带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缝隙,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雾在对松山的山峡飘来飘去,天色眼看黑将下来。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迈前脚,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我靠住升仙坊,仰起头来朝上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我胆怯了。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一位老大爷,斜着脚步,穿花一般,侧着身子,赶到我们前头。我抓住铁扶手,揪牢年轻人,走十几步,歇一口气,终于在下午七点钟,上到南天门。

2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对偶 借代 夸张 B.比拟 比喻 排比

C.反复 借代 排比 D.比拟 比喻 反复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精疲力竭地在下午七点钟,上到南天门。”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以“时代与生活”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

有的同学说:我愿意选择生活在过去,过上充满诗意的生活,如唐、宋时代,那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仅唐诗宋词就足以让人自豪不已。

有的同学说:我宁愿生活在现在,当代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高速发展,虽然有一些波折,但当今时代不愧是一个继往开来、充满创造活力、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我可以施展才华,为国家的发展效力。

有的同学说:我希望生活在未来,我会更加幸福,因为未来物质更丰富,科技更发达,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国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班主任也参与讨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伟大之处,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时代活出自己的价值。

大家的发言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你如果在班会上参与讨论,会有怎样的精彩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题园”的区别。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更在于雅俗。有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以两处题名指出了这一观念的问题,在“曲径通幽”,宝玉言之“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这自然是常说的“古雅”了;而在“沁芳桥”,宝玉又不喜欢别人那些“述古”的名字了。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一曰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

所谓陈旧,就是用典太过俗滥,了无新意。如众人到了潇湘馆时,论此处匾该题四字。有人说:“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道:“睢园遗迹。”贾政道:“也俗。”二者一处用《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之典;另一处用睢园,即汉梁孝王“绿竹荫诸”的菟园之典,都同潇湘馆最点景的物“竹”有关,也算应题,为何被政老称“俗”呢?主要在于,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典故,几乎已经是陈词滥调了,而由自我妙思所感知的此处景致之独特也自然不可见了。

犯忌者,多是同政事人情相悖之意。这看似同雅俗无关,但所“雅”者,乃是寓于此间而得其遗世独立之精神;若不能意会禁忌之“度”,便是同时俗产生了冲突,难得独我之幽趣了。一犯在违制。如“蓼汀花淑”一景,有人拟出“秦人旧舍”,宝玉立即指出“背谬了”,桃花源之典故,本是讲“为避秦乱”而隐居的一村人,他们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无疑暗藏着对政治的不满。二犯在重名,“稻香村”最初有人题名“杏花村”获得众人赞赏,贾政却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三犯在“颓丧”。在蘅芜苑一处拟联,有人道:“麝兰芳霭科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众人指出“斜阳”二字不妥,那人便引古诗“蘼芜满院泣斜阳”句,众人皆云:“颓丧,颓丧!”

所谓“不中”,就是本来显然需要提及的点题景物,没有说准或者说满了,或者明明没有的景致,却在匾额和对联中生造出来。前者如怡虹院之处,有人提出“蕉鹤”,有人提“崇光泛彩”,宝玉就说“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若只说蕉,则棠无着落,若只说棠,蕉亦无着落”。后者如在蘅芜苑中清客们的“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三程香风飘玉蕙,一庭明月照金兰”二联。说“不中”是“俗”,似乎也有些不妥,但是“俗”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藻。真正的“命名”乃是根据“此景”各种幽致深蕴而从生命经验中流露出来,而非为了炫耀自己的文学才华而生搬硬造出来的。

从根本上讲,“不入俗”之难在于不能回到自我观照的世界中来,而只在“外部”的典故、概念和比拟中打转。在这一回中,尤其彰显宝玉才华的,或者说特别表露出“雅”的含义的,是连贾政也比较欣赏的“沁芳”桥之命名以及“蘅芷清芬”的对联。“沁芳”之名拟出后,贾政的态度是“拈须点头不语”,脂评“六字是严父大露悦容也”。宝玉在评价前人时已提出,“雅”虽要切景,但却不能太“实”,而是要“蕴藉含蓄”;而其“含蓄”处,却是一种真正的“实在”。之所以“含蓄”,乃在于命名不能是对眼前景致的一般描述或比拟,而要将自我的生命经验沉浸于作为整体的园中世界,并前追古人之生命,将之也化入此刻自我的生命中来。

所谓“无有一字入俗”,其实就是将自我作为存在者的“主人”去面对真实的世界,面对真实的此刻的显现。然而古今鲜有人可做到极致,又知这一“真实”是极难寻找的。这一回的叙事展现出,对真实的意义的寻找乃是基于对许多“不真”的表达的涤除与反省,在这种反省之后重新回归到本真的存在中来,回归到在此的自我中来,世界的“真”使从被遮蔽的俗套和成见中显露现身了。

(摘编自李溪《以意造园,复以园造意:从<红楼梦>第十七回看文人园林》)

材料二:

中国古代园林是文人读书治学的场地、修身养性的乐土、结社雅集的处所和文学创作的基地。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种类多样,异彩纷呈。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匾额、对联和刻石等或取材于著名诗文,或出自文人之手。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拙政园来源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守拙归园田”;沧浪亭的“沧浪”二字取自屈原《渔父》中的典故,园中临水的“观鱼处”得名于《庄子》“观鱼于濠梁之上”;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拙政园“留听阁”用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留得枯荷听雨声”的诗意。园林中的对联、刻石对仗工整,寓意深远。留园五峰仙馆题有“雨后静观山意思,风前闲看月精神”,这与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有异曲同工之妙。园林散文、题园诗赋是古典文学与园林的另一种结合形式,如《阿房宫赋》《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和曹雪芹笔下“大观园”更是将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推向了高潮。

(摘编自袁圆《从<红楼梦>大观园看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

材料三: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

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七回)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对大观园各处命名的品评鉴赏,依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雅俗之辨。

B.因为认识到园林命名的关键因素,张岱提出了“无有一字入俗”的园林命名的最高标准。

C.“淇水遗风”“睢园遗迹”被认定为“俗”,这两个典故是文人看到竹最容易想到的。

D.“稻香村”拟题“杏花村”获赞赏,贾政却认为不宜用“杏花村”这类已有实指的名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关于匾额和对联命名的记述,展现了园林命名是如何在种细致的审思及体悟中诞生的过程。

B.园林中匾额和对联为了追求文辞华美,从而生造出此地没有的景致,这不应该归于“俗”的命名方式。

C.蘅芜苑处宝玉化用旧联拟对“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是为了证明“编新不如述旧”的观点。

D.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因为出自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会引起游人“不中”的感受。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的一项是( )

A.宋代司马光定制过一套古代衣冠,“人独乐园,则衣之”,表达对董仲舒、陶渊明、王子默,白居易等七位先贤的敬慕。

B.“园林文学”是园林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掌握园林文学的基本知识对于培养园林类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C.古典园林中洞门有种“穿越”性,“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与古人造园反复借用的“桃花源”意境有关。

D.未来的园林设计建造者,要想提高园林艺术的理论水平,必须广泛地阅读中国古典园林文学,站在更高层次上来鸟瞰园林艺术自身。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一自然段的论证思路。

5.《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桥上亭的拟名先是“翼然”,后改拟为“泻玉”,最后改拟为“沁芳”。请结合材料观点,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根据文本观点进行推断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其次理解选项句子的意思,看其是否和材料的观点一致。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梳理行文思路的能力。行文思路题先进行分层,然后按照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的顺序进行答题即可。

(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

【解答】(1)B.“因为……张岱提出了……”错误,强加因果,材料一第一段只是说“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无有一字入俗’,……后者仅仅指出命名是表达景致的某一主题思想,而园林命名的关键却不只在于‘主题’”,可见张岱提出这一标准与是否认识到园林命名关键并无因果关系。

(2)B.“这不应该归于‘俗’的命名方式”错误,由材料一第四段“‘俗’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藻”可知,这种为了追求文辞华美生造出此地没有的景致也应该归于“俗”。

C.“是为了证明‘编新不如述旧’的观点”错误,由第四段“所谓‘不中’,就是本来显然需要提及的点题景物,没有说准或者说满了,或者明明没有的景致,却在匾额和对联中生造出来”“如在蘅芜苑中……‘俗’并不只针对文辞不美,还针对那些华美却不切景的辞藻。真正的‘命名’乃是根据‘此景’各种幽致深蕴而从生命经验中流露出来,而非为了炫耀自己的文学才华而生搬硬造出来的”可知,蘅芜苑处宝玉化用旧联拟对“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是为了证明用典要“中”,即根据景来命名。

D.“……因为……会引起游人‘不中’的感受”错误,根据材料二“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颐和园后山‘看云起时’出自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可知,应该给人“中”的感受。

故选:A。

(3)材料二中提到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如“中国古代园林的文学书写种类多样,异彩纷呈。园林中的建筑题名、匾额、对联和刻石等或取材于著名诗文,或出自文人之手。文学史上众多美文意境与文学家的高雅情致,皆成为中国古代园林的造景依据”。

A.是司马光对先贤的敬慕,与园林造景无关。

B.是“园林文学”的概念知识,与园林造景和诗文关系无关。

C.洞门“穿越性”是以“桃花源”意境有关,属于中国园林的文学书写。

D.是对园林设计建造者的要求,与园林造景和诗文关系无关。

故选:C。

(4)材料一第一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园林命名之最高标准,张岱已明言……这也是园林命名同现代的‘主题园’的区别”,这是引用张岱的名言,同时将张岱的观点和现代“主题园”进行比较,第二句指出二者的区别点,“后者……而园林命名的关键……更在于雅俗”,指出园林命名的关键在“雅俗”,这两句为第一层;第三句先指出“有人认为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了”,接着列举《红楼梦》第十七回中两处题名驳斥这一观点,最后以“通观全篇,其所涉用典之俗的问题大抵有三:一曰陈旧,二曰犯忌,三曰‘不中’”指出《红楼梦》中所涉用典之俗的三大问题,这是第二部分。

(5)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知道园林命名的规则,然后结合具体的名字进行分析。

如材料一中提到园林命名要“雅”,用典要有新意;不能“犯忌”,一犯在违制,二犯在重名,三犯在“颓丧”;不能“不中”,就是要切合景物;不能太“实”,要含蓄。

再看材料三第一段中,当诸人认为当名“翼然”时,“翼然”是指“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而贾政说“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可见这“翼然”与此处景致特点不合,也就是犯了“不中”这一条,所以从“中”这一方面来看,就不如“泻玉”更切合景致;第二段中宝玉认为“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可见这“泻玉”粗陋不雅,犯了违制这一条;结合“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可知,这“沁芳”切合此处景观,同时又含蓄蕴藉,非常雅致。

答案:

(1)B

(2)A

(3)C

(4)首先通过引用张岱名言以及与现代“主题园”的对比,表明园林命名的关键在于雅俗;然后以“曲径通幽”和“沁芳桥”两处命名为例驳斥使用古人典故就是“不俗”的认识,指出《红楼梦》第十七回所涉园林命名用典之俗有三个角度。

(5)①“翼然”有“不中”的缺点,不如“泻玉”更切合实际;②“泻玉”粗陋不雅,犯在违制;③“沁芳”既切景又没有太“实”,做到了“蕴藉含蓄”,体现出了“雅”的真意。

【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十八岁的李响

蔡楠

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我这些天很忙,正忙一件大事。我越忙,他越来添乱,冷不丁就会出现在我的办公室,还一直蹦来跳去的。他耳不聋眼不花,就是说话含混不清。我讨厌他这一点,有话就说,说完就走不好吗?还有,我怕他蹦来跳去的,要是摔坏了,我可没时间送他去医院。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

于是我想赶他走。我泡上一杯茶给他端过去,他却轻飘飘地躲开我,像个气球一样飘到了窗户前。我赶紧关严了窗户,我怕他飘出去。我把茶水送到了他的嘴边,喝点茶吧,喝了茶哪里来的你就回哪里去,我明天还出门呢!李响把一杯茶喝光了。喝完茶,他不蹦不跳了,稳稳当当地站在了那里。我知道,茶水冲掉了这些年堵在他喉咙里的东西,他的声道开始通畅了。我拿出一把宜兴紫砂陶壶,又拿出一罐好茶给他,你可以走了。

李响没有要走的意思,他把东西扒拉到一边,我不是来要东西的,我想跟你出门,去南泥湾!

我吃了一惊,他怎么会知道我要去南泥湾?我赶紧去扶他,怕他说胡话犯病啥的。我把座椅搬出来,放到他的屁股底下。他却不坐,腰板挺直了盯着我,李游,你说,到底带我去不?我去是有项目做,你去干什么?我给你当向导,我熟悉那里,我在那里打过仗!李响一字一顿地说。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因为当年你偷着跑了。

我那不是偷着跑,是当兵抗日去了,李响争辩着,贺龙在冀中打了齐会战役,大获全胜,队需要补充兵员,我就跟上队伍走了——

那你打仗了吗?打了,不过……李响这回坐下了,他的眼神有些黯淡,我跟上队伍走的第三天,就在石家庄附近的陈庄和鬼子打了一仗。可还没冲锋,我的腿就中了一枪。后来腿瘸了,我就当了炊事员。

我扑哧一声,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那后来呢?后来我参加了百团大战,跟着部队去了晋西北,再后来就去了延安。李响的眼神突然有光芒,我是跟着部队一瘸一拐地来到延安的。那时候,我和战友们都觉得这回有仗要打了,我们得保卫延安啊!可是……上级却让我们去南泥湾种地。

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怎么这些年没听你说过呢?我觉得李响的话有点离谱。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李响说得对,我和李直确实不大关心他。他不满十八岁就扔下媳妇偷着跑了,李直出生的时候都不知道他爹是谁。李直和娘在动乱的时光里能熬过来就不错了,哪里还能关心他?

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

你就别找理由了,你根本没想过回来!我怼着李响。别……别瞎说,我李响不是那种人。那时候的南泥湾,确实难缠,天寒地冻,荒无人烟。部队开拔到那里,没吃没穿没住的地儿,我当炊事员还不知道吗?红米饭南瓜汤,那是后来才有的。挖野菜也当粮,可大冬天的到哪里去挖野菜?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

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

见我不说话,李响来劲了,你相信我说的是真的吧?带我去吧!我凑近李响,把他抱住了。他的身体很轻,我知道我抱住的不单是李响,还有李响的故事。我决定带李响走,不乘飞机了,我要亲自开车去。

李响跟着我来到了南泥湾镇,却蒙了。他怎么也找不到开过荒的地方在哪里了。他不吭声,任由我给他当向导。

我开着导航,带他去了三五九旅旅部旧址、南泥湾垦区政府旧址、党徽广场、稻香门广场,还带他去了南泥湾风景区,参观了南泥湾特有的民宿……

看,我就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个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

我知道,我应该办我的大事了。我走进窑洞,一群人早已等在那里。那是南泥湾开发区的领导。我从电脑包里拿了一份签好字的合同,说,这是我们公司引进的石墨烯技术,现在我把它无偿献给南泥湾,用上这种材料,窑洞加热快,也非常环保。再有,我的公司想捐赠一批环保充电车,方便旅游,第一批已经在路上了……

办完这件大事,我回头再找李响,却看不见他的踪影了。

这下我急坏了,弄丢了李响,我没法向我的父亲李直交代,他正在家辛苦地帮我带孩子。

我猜到李响去了哪里。我急匆匆赶到九龙泉烈士纪念碑前,果然看到李响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确切地说,是他的名字嵌在了纪念碑里。

我听到了导游的讲解: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镢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我的眼泪急速地涌了出来,我大声喊道,爷爷,你的孙子来看你了——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提到“正忙一件大事”,这既是李游讨厌李响的说辞,又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从一线战士到炊事员再到开荒者,身份的变化,既丰富了李响的经历,又使小说主题多元化。

C.李响瞒着家人出去当兵,中途一直也没回过家,但是曾经托县上的干部送回个包裹来。

D.我受到爷爷事迹的感召,也想为南泥湾献一份力,所以这次带来技术,还准备捐赠环保车。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响南泥湾垦荒的经历,集中体现了南泥湾精神,也促使后文中李游的态度发生变化。

B.小说构思巧妙,以后来人的视角写一个死去的人物的事迹,却又让后来人与死去的人同一个时空出现,新鲜而不落俗套。

C.南泥湾垦荒的情节,是李游与李响故事的纽带,也是下文“我不能弄丢李响”的原因。

D.小说卒章显志,最后的呼喊声里既揭示出祖孙三代的关系,也表明我了解到李响的事迹后,内心充满敬仰与骄傲。

8.这篇小说多处使用了伏笔,请选取两处进行分析。

9.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请指出并具体分析其作用。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全文,仔细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本和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对小说整体通读后,针对每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中相关伏笔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找出两处伏笔,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构特色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解答】(1)A.正确。

B.“又使小说主题多元化”错误。身份虽然变化,不变的是李响对革命的热情,以及为了革命事业的牺牲和奉献精神,并没有使主题多元化。

C.“但是曾经托县上的干部送回个包裹来”错误。根据文意“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当时李响已经牺牲;

D.“我受到爷爷事迹的感召”错误,根据小说内容,“我”是先把技术带到南泥湾,最后才指出“我”知道了爷爷的事迹。

故选:A。

(2)C.“也是下文‘我不能弄丢李响’的原因”错误。“我”不能弄丢李响是因为他是“我”的爷爷,与南泥湾开荒情节没有关系。

故选:C。

(3)第一处伏笔的设置在第一自然段“说实话,我比较讨厌李响。……李直也没时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为何李直讨厌李响?原来,“快别说你打仗的事了,你当年是偷着跑出去的,瞒着父母,连新婚十天的媳妇都瞒着。知道李直为什么讨厌你吗?就是因为当年你偷着跑了”“我不说话了。听李直讲过,他两岁的时候,县上的干部把李响的包裹送回来,里面确实有一把铁铲,不过铲子只剩了个破片片”紧相照应。当年李响偷偷离家参军,李直没见过他爹,这就是李直讨厌李响的原因。这样的情节前后呼应,前文为后文买下伏笔。

第二处伏笔,“你是说,你去南泥湾开过荒?怎么这些年没听你说过呢?我觉得李响的话有点离谱。这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在老家又不是没种过地!再说了,你和李直哪里关心过我啊?”李响抱怨李直他们不关心自己;这与后文“你们不关心我,可我惦记你们!李响叹了口气,原来我想打完鬼子就回来,后来我又想等南泥湾的地种好了再回来,可南泥湾很难缠啊……”“反正,炊事班里也没饭可做,我就拿起做饭的铁铲,穿着单衣,去开荒了”“看,我就在这里开过荒,在这里住过!李响在一个被改造成农家院的窑洞前站住了,大呼小叫起来”“李响,河北雄安人,曾经创造一天开荒四亩的纪录,他用铁铲和镢头连续开荒一个月,最后累倒在了地里,那年他只有十八岁”这些情节相照应。李响抱怨李直他们不关心自己,与李游不知道李响在南泥湾的事迹埋下伏笔;同时李响自己诉说他在南泥湾开荒,与结尾导游的介绍互相照应。

(4)首先要分析小说的双线结构是什么。一是李响,文章描写他不满十八岁参军,受了伤,跟着去了延安,后来都南泥湾开荒种地,最后倒在了南泥湾;一是李游,也就是李响的孙子,当代青年,他开了公司,无偿把石墨烯技术献给南泥湾,并捐赠了一批环保充电车。

然后分析双线结构的好处。从结构上看,采用双线结构使得两代人的故事相对独立、集中,避免散漫,结构设置精巧;从主题上看,双线结构既歌颂了一李响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也歌颂了以李游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并且两代人之间的传承更为突出。李响不到十八岁参军,打仗受了伤,又参加南泥湾建设,没有回过家,连自己的儿子都没见过,歌颂了老一辈革命者的献身革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而李游是李响的孙子,他接过了老一辈的建设大旗,继续为南泥湾建设出钱出力,继承并发扬了南泥湾精神,体现了新一代青年传承革命精神、无私奉献的社会担当。

答案:

(1)A

(2)C

(3)①开头说“李直比我更讨厌他”,为后文李直父子不关心李响等情节埋下伏笔,李响偷偷离家,李直出生的时候不知道爹是谁,是后文对开头“李直讨厌李响”的原因的解释,前后形成照应。②李响抱怨李直他们不关心自己,为后文李游一直不知道李响的事迹埋下伏笔,后文导游的讲解印证了前文李响说的去南泥湾开过荒的话语,前后形成照应。

(4)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将李响的故事和李游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作用:①使小说结构精巧,叙事集中。②更好表现主题:塑造李响等老一辈革命者形象,歌颂了他们献身革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赞美了新一代青年传承革命精神、无私奉献的社会担当。

【点评】伏笔: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的特点:1.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3.伏与应不宜前后紧贴。如果伏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显得枯燥。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倗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攻宜阳,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注】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公中:即韩相公仲倗,“中”通“仲”。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B.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C.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D.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羁旅”,意为长期寄居他乡,在文中指甘茂离开家乡来到秦国做官。

B.“盟”,文中指在神明面前立誓缔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结盟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C.“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含义不同。

D.“三鼓”,文中指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是春秋战国时的军礼。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武王野心勃勃,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觊觎周王室,甘茂于是主动请求出使魏国,与魏结盟共同讨伐韩国。

B.甘茂认为宜阳虽然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实力雄厚,何况秦王要跋涉千里去进攻,要攻占宜阳实属不易。

C.宜阳久攻不下,而且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导致武王对战争胜利信心不足,准备停止进攻。

D.进攻宜阳时,秦国士兵士气低落,属下左成劝告甘茂要振作建功,向寿则建议甘茂研究军事和兵法,避免陷入困境。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

(2)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14.甘茂在帮助秦国的过程中遭遇多种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请简要概括。

【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进行理解,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结合具体内容比对各个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题时以直译为主,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结合具体要求概要作答。

【解答】(1)句意: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参那样,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是会像曾参的母亲那样扔掉梭子逃跑的。

“王之信臣”中“臣”作“信”的宾语,两者构成动宾结构,不可断开,排除AD。

“疑臣者”作句子的主语,与后文“不适三人”构成主谓关系,不可断开,排除B。

故选:C。

(2)C.“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含义相同,指处境困难、不得志。“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句意:如果您不能建立战功,您就会走投无路了。“人穷则反本”句意: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

故选:C。

(3)C.“而且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不一,争论不休”说法错误。从文中第二段“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可知,宜阳久攻不下,而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一致,反对甘茂攻打宜阳,秦王想要听从他们的意见。

故选:C。

(4)①“听”,同意;“然”,但是;“以为”,把……作为。译文: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当事成之后,把一切功劳全归于您。

②“召会”,召集会见;“以”通“已”,已经;“物故”,去世;“凡”,总共。译文:单于召集会见苏武的下属,除去以前已经投降的和死去的,随苏武回汉朝的总共九人。

(5)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可知,在秦王打算攻击韩国时,甘茂制定联魏攻韩的计策,为秦国获取利益。

从“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于是与之盟于息壤”可知,甘茂怕秦王反悔,举出曾子例子,从而让秦王与自己盟誓,防止秦武王反悔。

从“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可知,在最初遭到韩军的坚决抵抗后,甘茂没有退缩,而是顶住压力,将自己的私财加入公赏中,重赏士兵,振奋士气,攻取宜阳。

答案:

(1)C

(2)C

(3)C

(4)①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当事成之后,把一切功劳全归于您。

②单于召集会见苏武的下属,除去以前已经投降的和死去的,随苏武回汉朝的总共九人。

(5)①制定联魏攻韩的计策,为秦国获取利益。②审时度势,制定盟约,防止秦武王反悔。③顶住压力,重赏士兵,振奋士气,攻取宜阳。

参考译文:

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来窥视周王朝的统治,我死后就可以永垂不朽了。”甘茂说:“我要求出使魏国,与他们相约共同攻打韩国。”于是,武王派亲信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甘茂来到魏国,便对向寿说:“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王暂时不要进攻韩国。’事成之后,把一切功劳全归于您。”向寿回到秦国,把这话告诉了武王,武王便在秦邑息壤迎接甘茂。甘茂到了息壤,武王问他为什么暂时不进攻韩国?甘茂回答说:“宜阳是韩国的大县,上党和南阳两郡间的财富都聚积在这里,它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现在大王穿越重重险阻,要跋涉千里去进攻韩国,实在太难了啊!如今我是个寄居此地的臣僚。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会以韩国国力强为理由来同我争议攻韩的得失,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从前,曾子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子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照样织布。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仓皇逃跑了。像曾参这样贤德的人,而曾参的母亲又对他那样信任,可是三个人怀疑他,就使曾参的母亲不能信任他。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参那样,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是会像曾参的母亲那样扔掉梭子逃跑的。”武王说:“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

后来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不能攻下,于是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就在武王面前议论进攻宜阳不恰当,武王打算听信他们的意见了,因而特别召回甘茂,把情况告诉他。甘茂对武王说:“息壤的盟誓就摆在那里!”武王也说:“是啊!”于是调动全部兵力,支持甘茂继续进攻。宜阳没有攻下,秦兵已死伤甚众,甘茂准备停战。楚人左成对甘茂说:“您在国内受到樗里疾、公孙衍二人的攻击,在国外又与韩倗结怨,如果您不能建立战功,就会走投无路了。”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连续三次擂鼓进军,但士兵仍然不前进。秦国右将军向寿说:“您如果不研究军事和兵法,就会陷入绝大的困境。”甘茂说:“我是一个寄居在秦国而现在当上了秦国左丞相的人。现在宜阳攻不下,在国内又有公孙衍、樗里疾百般阻挠,国外有韩倗大力抵抗,陷我于困境。这是我的末日到了!明天让我再击鼓进军,如果还攻不下来,就把宜阳城郊作为我的葬身之地吧!”于是,甘茂拿出自己的钱来加在公家的赏金里。第二天击鼓进军,宜阳便被攻下了。

【点评】翻译的基本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次韵答平甫①

王安石

高蝉抱壳悲声切,新鸟争巢谇语忙。

长树老阴欺夏日,晚花幽艳敌春阳。

云归山去当檐静,风过溪来满坐凉。

物物此时皆可赋,悔予千里不相将。

【注】①平甫:王安国的字,王安国为王安石长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次韵,古人和诗限制最严格的一种方式,作者与弟弟用诗词互相赠答唱和,可见感情亲密。

B.首联运用拟人的手法,“谇语”二字描述争巢之鸟的鸣叫,赋予其人的神貌情态,生动有趣。

C.颈联通过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分别写出了黄昏时云归风来的清静和凉爽,景色安宁宜人。

D.本诗既写出作者对当下美好时节的喜爱,同时也流露出其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一丝孤独惆怅。

16.王安石的律诗讲究技法,用字工稳。请任取其中一方面结合颔联简要分析。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语言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不同角度分析,准确把握即可。

【解答】(1)C.“听觉和视觉”错,颈联前句通过听觉,写日近黄昏,阴云向山后散去,小雨已停,檐前再无滴水之声,表现出环境的安宁幽静;后句则通过触觉,写微风从小溪对面吹来,温润宜人,满座都显得十分清凉。故选C。

(2)“讲究技法”指的是表现手法角度的鉴赏。“高蝉抱壳悲声切,新鸟争巢谇语忙”用拟人手法写争巢之鸟,说它们互相责骂得正欢,写得生动有趣。“长树老阴欺夏日,晚花幽艳敌春阳”描写夏日傍晚的花比春天的还要幽艳秀美,使意象更鲜明,读者感受更强烈;运用对比手法,对仗工整,形式匀称,节奏明快。考生可以从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即可。

“用字工稳”指的是炼字方面的鉴赏。考生可以抓住“抱”“争”“欺”“敌”等词语,表意凝炼,互相映衬,前后呼应,抒情酣畅,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考生从字义、句意、手法和表达效果等方面赏析即可。

答案:

(1)C

(2)范例一:讲究技法角度。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高树厚厚的树阴不畏烈日骄阳,欺凌傲视,赋予其人的行为和情态,写出了树阴之大,严严实实遮蔽住阳光的样子;夏日傍晚的花可以和春景匹敌不落下风,将晚花人格化,写出了花之幽艳,景色之绚美。

范例二:用字工稳角度(即炼字)。树阴欺压烈日,晚花胜过春花。一个“欺”字,一个“敌”字,前者写出树阴铺天盖地的厚实且大,后者写出晚花的幽艳之美无出其右,突出了夏天花木的繁盛清幽,也写出了傍晚景色的生机与美丽。

赏析:

抱壳之蝉在高树上鸣叫,声音是那样的凄惨。新来的鸟相互争巢,诘问责骂得正欢。诗句描述蝉鸣鸟叫之声,用拟人手法写争巢之鸟,说它们互相责骂得正欢,写得生动有趣。

日近黄昏,阴云向山后散去,小雨已停,檐前再无滴水之声。微风从小溪对面吹来,温润宜人,满座都显得十分清凉。诗句描写了雨后夏日黄昏的宜人景色。诗人将夏日黄昏写得清静爽利,令人神往,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这舒适环境的向往。

【点评】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中,如“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杜牧以“_______,_______”为过渡,巧妙地将对阿房宫的描写由整体外观转到内部的建筑。

(3)先秦儒家在考量人与动物的关系时,强调和谐、仁爱,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重点字:胁、抚、膺)

(2)二川溶溶 流入宫墙(重点字:溶)

(3)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重点字:啄)

【点评】《阿房宫赋》名句辑录: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杜牧《阿房宫赋》:“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2.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提示秦王历史教训,文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写出秦的奢侈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味十足的,还属西湖,那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四周山峦如黛,清澈的湖面___①____。单看那西湖十景的名字,就足让人心荡神摇了:双峰插云、三潭印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然而,若不是春夏秋冬,风霜雪雨,反复领略,细细玩味,还难以体味西湖景致的妙处。也只有走到历史深处,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才能感受到这些景致背后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力量。

感恩,是西湖故事中____②____的一笔。著名的西湖“三堤”是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典范,也体现了对关心民间疾苦的官吏的褒扬。苏东坡在杭州任知州时,看到西湖草长水涸、葑菱集聚、淤泥污浊,以工代赈,疏浚西湖,花了20多万人工,挖泥筑堤,贯通西湖南北两侧,堤上___③____、亭台错落、六桥点缀、旖旎从风,为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闲逸的风景线。后人为缅怀苏东坡,称此堤为“苏堤”。自南宋以来,“苏堤春晓”常被视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为“六桥烟柳”,列入钱塘十景。“白堤”是杭州人民为缅怀时任杭州刺史白居易起的名字,研究金石篆刻影响深广、海内外声名卓著的西泠印社就在白堤边。“杨公堤”,则是人们为纪念明代曾任杭州知州的杨孟瑛命名的,长堤卧波,方便了交通,也增加了一抹亮丽的风景。可见,谁对人民有过贡献,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运用能力。答题时要读懂语段的内容,结合语境填入恰当的成语。

(2)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答题时需要先找出病因,进而具体修改。

(3)本题考查学生短句变长句的能力。首先将其中一句确定句子主干,然后将其他几句变为句子的定语,改写成一个单句。

【解答】(1)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清澈的湖面波光闪动的样子,所以应该用成语“波光粼粼”。“波光粼粼”:波光闪动的样子。

第二空,此处语境是指感恩是西湖故事中着力叙述的一笔,所以应该用成语“浓墨重彩”。“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描绘。形容着力叙述或描写。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

第三空,此处语境是指堤上绿叶繁茂覆盖成荫,所以应该用成语“绿树成荫”。“绿树成荫”: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

(2)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

一是语序不当,“著名”修饰“三堤”,把“著名的”放在“三堤”前面;

二是成分残缺,缺少和“褒扬”搭配的主语,在“体现了”后加上“人民”。

(3)长句变短句,先抓出句子的主干,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一定逻辑关系排列的短句。

先抽出句子主干“‘白堤’是杭州人民起的名字”,再将附加成分“为缅怀时任杭州刺史白居易”“研究金石篆刻影响深广、海内外声名卓著的西泠印社就在白堤边”抽出来,再将它变成4个短句子“为缅怀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旁边是西泠印社”“其金石篆刻研究影响深广”“声名卓著于海内外”,最后按一定逻辑关系排列短句,得出正确答案:“白堤”是杭州人民起的名字,为缅怀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旁边是西泠印社,其金石篆刻研究影响深广,声名卓著于海内外。

答案:

(1)①波光粼粼 ②浓墨重彩 ③绿树成荫

(2)西湖著名的“三堤”是自然与人文融合的典范,也体现了人民对关心民间疾苦的官吏的褒扬。

(3)“白堤”是杭州人民起的名字,为缅怀时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旁边是西泠印社,其金石篆刻研究影响深广,声名卓著于海内外。

【点评】短句变长句:

首先,应明确几个短句的内在联系,即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话题,从中提炼出或组合出一个句子,作为长句的主干。

其次,将其他语句中与主干句中心语搭配的成分变成主干句的修饰成分,按照一定的语法和语意关系合理地嵌入主干句相应的位置。

最后,检查变换后的句子是否为一个单句,信息有无遗漏,语意有无改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了云步桥,我们开始走上攀登泰山主峰的盘道。南天门应该近了,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见了。野花野草,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要把巉岩的山石装扮起来。连我上了一点岁数的人,也学小孩子,掐了一把,直到花朵和叶子全蔫了,才带着抱歉的心情,丢在山涧,随水漂去。但是把人的心灵带一种崇高的境界的,却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它们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悬崖绝壁的缝隙,身子扭得像盘龙柱子,在半空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不管怎么样,它们都让你觉得它们是泰山的天然的主人,谁少了谁,都像不应该似的。雾在对松山的山峡飘来飘去,天色眼看黑将下来。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迈前脚,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我靠住升仙坊,仰起头来朝上望,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我胆怯了。新砌的石级窄窄的,搁不下整脚。一位老大爷,斜着脚步,穿花一般,侧着身子,赶到我们前头。我抓住铁扶手,揪牢年轻人,走十几步,歇一口气,终于在下午七点钟,上到南天门。

2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对偶 借代 夸张 B.比拟 比喻 排比

C.反复 借代 排比 D.比拟 比喻 反复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精疲力竭地在下午七点钟,上到南天门。”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要对这些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记于心。

(2)此题考查赏析文中句子表达效果。通过对修辞、语气的分析让考生更清楚地了解语言的生动、形象。要分析两个句子的不同之处,放入句子对其效果进行赏析。

【解答】(1)“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夺天日,又像是和清风白云游戏”等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紧十八盘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的松树望穿秋水,不见你来,独自上到高处,斜着身子张望。有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有的松树自得其乐,显出一副潇洒的模样”运用了比拟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选B。

(2)首先,原句准确运用一系列动词“抓住”“揪牢”突出紧十八盘新砌的石级的窄和险,和前文“我胆怯了”相照应;“走十几步,歇一口气”形象的表明紧十八盘的高,和前文“仿佛一架长梯,搭在南天门口”相照应。这些词语的运用,鲜明生动地体现了“我”登山时的艰难。

其次,原句最后,程度副词“终于”的准确运用突出了“我”通过种种艰难最后到达“南天门”时满足、舒畅的心情。

由此可知,与原文相比,原文句子更准确、鲜明、生动,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

(1)B

(2)原文更生动形象具体;“抓住”“揪牢”“走十几步”“歇一口气”一系列动词突出表现了登山的艰难;“终于”程度副词,写出经过艰难攀登到达山顶后,心情的舒畅和满足。

【点评】语段综合考查立足于段,主要关注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性考查。一是通过一段文字考查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等在内的各项基础知识;二是不仅考查语文知识,还考查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试题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1.在语段内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汉字注音或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2.理解和运用语段内的词语、成语和熟语;3.判断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4.在语段中调整句子顺序或把从语段中抽出的句子归位;5.改正语段中的病句;6.分析语段的基本内容,归纳语段主旨。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以“时代与生活”为主题的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

有的同学说:我愿意选择生活在过去,过上充满诗意的生活,如唐、宋时代,那时国力强盛,文化发达,仅唐诗宋词就足以让人自豪不已。

有的同学说:我宁愿生活在现在,当代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高速发展,虽然有一些波折,但当今时代不愧是一个继往开来、充满创造活力、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时代。我可以施展才华,为国家的发展效力。

有的同学说:我希望生活在未来,我会更加幸福,因为未来物质更丰富,科技更发达,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中国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班主任也参与讨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伟大之处,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时代活出自己的价值。

大家的发言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你如果在班会上参与讨论,会有怎样的精彩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