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论述)

(一)新型师生关系的特征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教学相长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的教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二是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三是学生可以超越教师。4.心理相容

(二)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1.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2.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3.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 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影响因素1.教师方面

(1)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态度对师生关系有直接的影响。

(2) 教师领导方式:在民主型师生关系的影响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

(3) 教师的智慧:学识渊博是学生亲近老师的重要因素之一。

(4) 教师人格因素:研究表明,性格开朗、气质优雅、兴趣广泛的教师最受学生欢迎。

2. 学生方面

3. 环境方面

影响师生关系的环境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环境和课堂的组织环境等。

(四)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1.教师方面

(1) 了解和研究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谈话,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思想、个性、兴趣、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方法、身体状况等,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

(2) 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或是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教师应当是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的向导,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3) 要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道德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是学生尊重教师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师提高教育影响力的保证。

(4) 要发扬教育民主

教师对学生应一视同仁,特别是教师能与学生心理换位,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善于理解学生,这是解决师生之间矛盾的关键所在。

(5) 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教师应牢固树立民主思想,热爱所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公正地处理问题,用更为宽容的态度去接纳学生的独特个性行为表现,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6) 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在交往中形成的,一般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要经历四步:接触—亲近—共鸣—信赖。

(7) 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绪,冷静全面地分析矛盾,正视自身的问题,敢于作自我批评,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或必要的等待、解释等。

(8) 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教师一定要提高法制意识,明确师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也要加强教育制度伦理建设,使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更加明晰并转化为具体的制度规定,切实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2. 学生方面

(1) 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如果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应该努力的目标,这对于形成良好师生

关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 正确认识老师

学生应该摒弃对教师的固有成见,要学会客观地认识和理解老师的付出,积极主动地和老师沟通,这样互相理解的师生双方才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基础。

3. 其他方面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确保校园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完整性和纯洁性。

(2) 加强学风教育,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下健康地学习,这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