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陈方雪:《昆虫记》整本书共读任务群设计——基于深度学习的整本书共读教学设计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近年来语文课程开发的重点工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中明确提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师应“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能力尚处于初级阶段,这就需要教师以共读形式全程参与,从儿童视角、教材整体视角、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视角出发,根据阅读书目特点,分阶段建构“导读任务群、基础阅读任务群、发展任务群和评价任务群”四个任务群,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导读任务群—导引,激趣,约定

(一)导引作业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昆虫界的建筑大师蟋蟀吗?《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同学们还记忆犹新吧?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讲讲“蟋蟀先生”是如何建造住宅的?它建造了怎样的住宅呢?

设计意图: 带领学生回顾四上精读课文《蟋蟀的住宅》,从学生熟悉的内容出发,温故而知新,进而触发学生阅读《昆虫记》的兴趣。 】

2. 走近法布尔和《昆虫记》,介绍关于创作背景、作家评价、作品评价以及作品影响等方面的文学常识。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认识“序言、目录”等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帮助学生了解关于《昆虫记》的文学常识。 】

(二)激趣作业

1.同学通过阅读《蟋蟀的住宅》,知道了蟋蟀是如何建造住宅的,那同学们知道:

(1)“蝉”先生住在哪里?

(2)他们有所谓的“住宅”吗?

(3)如果有住宅,他们又是如何建造住宅的呢?

接下来的时间,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运用我们学习过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快速默读《昆虫记》第一章《蝉出地洞》,读完后,以阅读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获取的相关信息,说说自己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

设计意图: 其一,从儿童视角分析来看,“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对熟悉事物的知识盲区,更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好奇心,用“蟋蟀”为引子,以“蝉”为突破,激发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其二,从《新课标》来看,此设计衔接了《新课标》“默读有一定速度……分享自己整本书阅读经历、体会和阅读方法”等要求。其三,从教材整体视角来看,整本书阅读与“五上教材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和要素紧密衔接,体现了课内学习与课外情境迁移运用的有效结合,指向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要旨。

(三)约定作业

师生约定共同读完《昆虫记》所花时间,可多读,不可少读,教师每日根据学生任务完成度,设置打卡任务:三星:有重点圈画,有想法批注,读完当天内容;两星:有重点圈画,或有想法批注,读完当天内容;一星:无重点圈画和想法批注,仅读完当天内容。教师安排的共读顺序,是基于趣味性、内容相似性或相关性。比如,第一周第一天读《蝉出地洞》,本篇无论是趣味性还是艺术手法,都是独占鳌头。再如,将《螳螂》《金步甲的婚俗》和《朗格多克蝎》《朗格多克蝎的家庭》安排在连续三周,则是因为这三种昆虫有着相似的“婚俗习惯”,将他们安排先后阅读,有助于学生比较异同。

表1师生共读《昆虫记》的时间安排表

共读篇目

周次

天数

完成度打卡

1《蝉出地洞》

第一周

第一天

2《螳螂》

第一周

第三天

3《灰蝗虫》

第二周

第三天

4《绿蝈蝈》

第二周

第四天

5《大孔雀蝶》

第一周

第七天

6《小阔条纹蝶》

第二周

第一天

7《豌豆象》

第二周

第五天

8《金步甲的婚俗》

第一周

第四天

9《田野地头的蟋蟀》

第一周

第二天

10 《圣甲虫的习性》

第二周

第六天

11 《圣甲虫的生活》

第二周

第七天

12 《西班牙蜣螂》

第二周

第二天

13 《南美潘帕斯草原的食粪虫》

第三周

第一天

14 《粪金龟和公共卫生》

第三周

第二天

15 《隧蜂》

第三周

第三天

16 《朗格多克蝎》

第一周

第五天

17 《朗格多克蝎的家庭》

第一周

第六天

二、基础阅读任务群—筛选,指定,梳理

(一)筛选任务

1.你对目录中所列的哪些昆虫最感兴趣?请按照自己的兴趣指数,为目录排名。

设计意图: 学生拥有自主选择权,这样的做法符合《新课标》 “整本书阅读,应以学生自己的自主阅读活动为主”的要求。学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指向,选择阅读顺序的。教师所提供的表一阅读安排,仅供学生参考。

2.请每个阅读小组的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协商,完成下列任务:

(1)选定你们最感兴趣的三种昆虫作为讨论对象,针对这三种昆虫,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可以先在组内讨论解决,也可以借助参考资料,以及音视频资源。

(2)教师基于每个阅读小组选定的“三种昆虫”,按照选定频次进行排序,确定被选概率最高的三种昆虫,成为“发展阅读阶段”的“任务对象”。

(二)指定任务

组织整本书共读交流会:

1.蝉洞的秘密有哪些?法布尔是如何一步步解开这些秘密的神秘面纱的呢?

2.比较阅读《螳螂》《金步甲的婚俗》《朗格多克蝎》《朗格多克蝎的家庭》四章,你发现螳螂、金步甲和朗格多克蝎的“婚俗习惯”有哪些异同?请完成下列表2。

表2螳螂、金步甲和朗格多克蝎的“婚俗习惯”异同比较

昆虫

相同

差异

螳螂

金步甲

朗格多克蝎

(三)梳理任务

1.通过这本书,你了解了哪些昆虫的生活习性?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顺序,制作一份思维导图,按照思维导图提示,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昆虫的生活习性。举例如下图1。

图1昆虫的生活习性介绍

三、发展阅读任务群—习惯,方法,表达

(一)习惯养成

1.同学们,在阅读《昆虫记》的过程中,你有哪些阅读习惯帮助你克服惰性,坚持读下来?

2.在读《昆虫记》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请具体举例说明。

回答范式可参考如下例子:

我读《昆虫记》的过程中,发现抓住关键词可以提高阅读速度,比如,我在读《蝉出地洞》时,一开始读得比较慢,但我发现,抓住每一行的关键词……把握重点,就能自然读懂句意了,这样节省很多时间,阅读速度就快了很多。

(二)方法指导

1.同学们,你们认为书中的每一章节都需要细读吗?为什么?

2.如果不是每一章节都需要细读,怎样才能做到抓大放小,把握重点?

第一,可以基于兴趣。老师之前让同学们排序的做法就是基于兴趣。同学们对于感兴趣的昆虫可以细读文本,就是所谓的精读;对于有价值的但又不是特别感兴趣的昆虫,可以选择略读;对于既不感兴趣,也没有价值的部分,可以选择快速浏览。这样同学们就能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利用多种阅读策略,通读整本书,虽有所取舍,却不妨碍了解主要内容。

第二,可以基于教师建议。师生共读的前提是教师提前对整本书进行整体把握、筛选和梳理,教师的阅读建议,可以成为同学们选择精读、略读和浏览的依据。

第三,可以基于外部评论。同学们在读《昆虫记》之前,可以查阅相关书评,参考已读观众的阅读建议。

(三)表达展示

1.同学们,我们通过法布尔《昆虫记》中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认识了各种昆虫,也了解了他们的独特生活习性,但我们无法忽视,这些昆虫也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你们见过蝉,也见过螳螂,抓过灰蝗虫,也听过蟋蟀演奏……接下来,请同学们选择《昆虫记》中的其中一种昆虫进行一周时间的观察,填写观察记录表,并完成一则观察日记。

友情提示:这则观察日记,将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态度评价依据。

表3XXX的观察记录表

日期

外形

生活习性

匹配度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四、评价阅读任务群—态度,反思,改进

(一)态度评价(30%)

1.观察记录表真实详细程度和匹配程度。

2.观察日记的完成度。

(二)反思评价(30%)

结合当下时代特征,你如何看待法布尔精神对学习与成长的意义?请完成300字左右的感想或评论。

(三)改进评价(40%)

1.你认为整本书共读与完全个体化的自主阅读相比,有哪些优势?

2.你觉得此次整本书共读效果如何?还需要做出哪些改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德胜小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