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书讯 | 全国首位心理特级教师钟志农新书:读懂孩子,理解人性

编辑推荐

——我国首位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倾心力作,写给心理教师、班主任、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30年扬帆“心海”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总结,近千场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近万例心理健康问题个案辅导经验的提炼与汇总。

——上接“天气”(理论),下接“地气”(实践),帮助教师、父母“读懂孩子,理解人性”,让心理健康教育“有人做、真在做、能做好”!

作者简介

钟志农,1944年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届“十佳家长”,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届“十佳专家”。曾任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育部“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组专题副组长,现任全国名师工作站联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导师兼德育导师、浙江省学校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国培项目特邀专家。2001年创办“心海扬帆”网站,并担任“心海团队”主持人至今。曾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在国家级或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2部,主编教材17册。

本书的特色与价值

1.本书覆盖了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从纵向看,逐年逐段梳理孩子从出生到18岁成年的心智和个性发展危机及应对策略,是一幅描绘儿童、青少年成长足迹的彩墨长轴;从横向看,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班级管理到心理辅导,从心育的宏观统筹到心理教师的个人成长,是对中小学心育工作的全方位扫描与探究。

2.内容的铺陈做到了心育理念与心育实践的密切结合。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搭建了一个相对个性化、大众化、通俗化的理论体系,把复杂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让问题论述与操作建议都能做到“上接天气”(理论)、“下接地气”(实践)!

3.基本观点与核心概念的提出力求独立思考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全书16个专题,从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到“怎么办”,务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查阅并参考了近100种中外经典著作及相关资料,力求“言必有据”,不人云亦云,坚持客观陈述自己的见解,是作者30年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的完美呈现。

《中小学心育16讲》

前 言

疫情爆发的前一年,我在上海某地讲课,一位同在黑龙江兵团下乡、并担任过高中校长的老朋友,特地前来宾馆看我。30多年不见,要说的话当然很多,但没想到的是,老朋友开口第一句就问我:“听说你回杭州之后,做了心理健康教育。那你能不能用最短的话,说清楚做好你现在这份工作的要诀是什么?”我思考了片刻,回答道:“无论是当教师,还是做家长,或者是搞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八个字:读懂孩子,理解人性。”

从那以后,这八个字就成了我对自己教育理念的最常用、最简洁的表述。

所谓“读懂孩子”,就是要熟知一个孩子从出生到18岁成人之前,他每一年、甚至每半年会走过一段怎样的路程,他会遇到怎样的发展危机,可能会出现哪一些成长困惑,或者会碰上哪一些无法回避的沟沟坎坎,遇到哪一些难以顺利跨越的障碍。要懂得孩子哪一些行为表现其实是年龄特点的正常反映,并非是什么了不得的心理问题;又有哪一些很重要的智力品质和社会化技能技巧,在孩子应该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却没有实现“大踏步的前进”,从而可能为他今后的求学前景和人生道路留下隐患?读懂了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发展“路线图”和“时间表”,家长和老师就掌握了教育孩子的主动权,就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而不会在孩子上学之后暴露出来的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时,弄得自己“焦头烂额”。

所谓“理解人性”,就是要懂得人性的基本需求是什么。无论是刚刚出生的0岁婴儿,还是八九十岁的高寿老人,人的本质属性都是相通的,因为“人道通于心道”。人性是贯穿整个生命发展历程的主线,它是灵魂,是内核,是“驱动器”。不理解人的本性需求和动力机制,就无法做好育人的工作。而“理解人性”,关键是理解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中间三大心理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以及“自尊”。因为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对多数人而言已不是问题;而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则是中间层次需要满足后“水到渠成”的问题。所以只要把中间三大心理需要的内涵理解透彻,并能从操作层面上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过程中认真加以落实,孩子一生的人格发展就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这八个字看来非常简单,但要真正读懂它、理解它,却用了我大半辈子的时间和心血。

上世纪70年代,我在黑龙江兵团当中学老师,并没有学过心理学,但是我却成了北大荒的家长和学生公认的“好老师”。其实那时我心里只记住了一个字——“爱”,要爱我的学生,而且要付出全部生命的能量去爱他们,愿意为他们做无数点点滴滴的小事,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所以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师生依然凝聚在一个微信群里,除了英年早逝的学生之外,一个都不少。那时,我常常应邀到兵团系统的许多中小学介绍经验,讲稿的题目就叫《师生关系是班主任工作的生命线》。可惜那是一份手写的稿子,如果能保留到现在,我真想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它重新做一番分析梳理。好在这份讲稿的核心思想,早已融入了我的血脉和灵魂,相信读者们看了我的拙著,依然能够感受到50年前那颗年轻的心在有力地搏动。

后来我做了父亲。那时的我一天到晚忙于行政事务,对儿子的教育基本上是“无为而治”。但不管是“无为”还是“有为”,“治”还是“治”的。现在回想起来,主要是三条:一是情感的滋养(现在叫“爱和归属”),这一点他妈妈做得特别好;二是高度的尊重,尊重他的自主权,自主学习、自我管理;三是人格的示范,特别要注意引导他领悟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儿子高中毕业后,从北大荒考入了浙江大学,现在是这所大学的教授、博导。2005年,我承蒙领导厚爱,被有关部门评为“浙江省首届十佳家长”,也从一个侧面肯定了我作为“父亲”的角色还算是成功的。

等我70岁当爷爷时,已经“密接”心理学近20年。从孙子出生开始,他每个月的成长、发展、进步和不足,包括鸡零狗碎的小故事、小插曲、小烦恼,我都有文字和图像记录,从不间断。我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视角,仔细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并用“印象笔记”这个电脑软件记载下来,同时结合心理学的理论做出分析、研究。孙子上小学之后,我基本上每天要花10-20分钟左右的时间,长流水、不断线地和孙子保持良好的沟通。我的想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要把孙子当作一个科研课题来对待,面对孩子可能出现的行为问题,避免对他的“误读”、“误判”,我才可能为他做出一些真正有用的事情。

从“班主任”到“父亲”到“爷爷”,再到“心理教师”,几十年一路走来,就是一个学习的历程、思考的历程,探索的历程、纠错的历程,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历程,最后理解并实践了教育的真谛——“读懂孩子,理解人性”,也推动了我50岁以后从事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事业。

我这一路的学习、思考和探索,与我们国家对中小学心育工作的重视和推进是基本同步的。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学校和家庭对心理学知识不断增长的需求,我的学习、思考和探索的成果,就逐渐累积成一个一个传播心理学常识、剖析家庭教育误区、探求中小学心理辅导实操路径的讲座,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即便在疫情肆虐期间,这种心理学知识的传播工作依然借助“网课”顺利进行着。而且,也是无数的班主任、家长和心理辅导同行的要求和鼓励,才促使我动心起念,从中选出了16个专题,做了提炼和补充,形成了这本《中小学心育十六讲》,以回报成千上万关心孩子健康成长、希望探讨教育辅导孩子之道的线上、线下朋友们的期待。

若要问及拙著与其他同类书籍有何不同之处的话,我认为可能有三个特点:

一是选题覆盖了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从纵向看,这16个专题从孩子出生后的心理需求开始,分智力发展和社会化发展两条线索,逐年逐段梳理,一直讲到高中三年级学生在心智和个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危机问题,以及教师、家长的应对策略,可谓是一幅描绘青少年成长路程足迹的彩墨长轴。它既有浓墨重笔的轮廓勾勒,又有细微局部的色彩晕染,重点突出,浓淡相宜,有开有合。相信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浏览之余,对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从横向看,这16个专题从家庭教育讲到学校教育,从班级管理讲到心理辅导,从心育的宏观统筹讲到心理教师的个人成长,可以看作是对中小学心育工作的一个全方位的扫描与探究,相信无论是学校领导、中层干部,还是班主任、心理教师或者家长,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最为关心的心育疑难话题,并在阅读过程中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是内容的铺陈做到了心育理念与心育实践的密切结合。从全书理论框架的建构来看,力求尽可能跳出学院派的发展心理学体系,从一个新的视角,整合了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脑科学和心理咨询专业理论,按照我自己近30年的研究、消化与重构,搭建了一个相对个性化、大众化、通俗化的理论体系,力求把复杂的问题讲得通俗易懂一些,以便广大教师、特别是广大家长的阅读理解。从全书讨论的问题来看,基本上都来自我长期从事个案辅导与团体辅导的实践经验,尽可能让每个问题的论述过程和提出的操作建议,能做到“上接天气”(理论)、“下接地气”(实践)。

三是基本观点与核心概念的提出力求独立思考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全书16个专题,从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一直讲到问题“怎么办”,我都尽可能做到不“人云亦云”,力求说自己的一家之见。在重要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概念上,则务求做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有时为了推敲某一个理念,我会去查阅大量的文本著作,一一核对,相互印证,力求“言必有据”。朋友们可以从书后的“主要参考文献”中,发现我引用的中外经典著作和学术文献总计有

130种之多,同时在有关引文所在页面还有脚注索引,以便有兴趣的读者查阅原文。

当我准备结束这篇前言的写作时,正是清晨七点半钟。忽然间接到了我九岁孙子的电话,他用银铃一般清脆的嗓音大声对我说:“爷爷,祝你生日快乐!”我这才醒悟过来,原来今天是又一个特殊的日子。想象着孙子在电话那一头期待分享蛋糕的顽皮眼神,我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

人生苦短,生命无常。莎士比亚曾说:“时间的步伐,人人感受不同”,我则认为顺天乐天就好。所以我还是要带着责任、希望和一颗好奇心,继续沿着探寻儿童青少年成长规律的漫漫长途,陪伴着我的时间老人,缓缓前行。

钟志农(签名)

2022年8月6日

于杭州 西湖区

书籍目录

书籍现已在淘宝、京东等各大线上平台上架,可自行搜索购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