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与女博士生关系不当,潜规则毁了多少行业?

原标题:教授与女博士生关系不当,潜规则毁了多少行业?

文丨崔桂忠

“女博士实名举报!被教授潜规则!”近日,重庆西南大学法学院一名女博士实名举报,称自己被一名赵姓教授要挟发生关系,之后被迫保持长达3年的不正当关系。此外,她还爆料,自己为完成学业忍辱负重,经常被压榨帮导师的学术事业做事,帮导师翻译英文资料、组织学术会议。

1月25日深夜,校方回应:属实,已报请主管部门批准撤销教师资格。

又是潜规则!近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潜规则大行其道。从“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到“手术前给主刀医生、麻醉师送红包”,从教育的“赞助费”到导游的“回扣”……潜规则真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存。从演艺娱乐圈、体育竞赛圈、教育圈、文学艺术圈、新闻圈、医疗卫生圈到学术研究圈,从行政、司法、税务、交通、工商、信息等管理领域到生产、销售、消费领域,各行各业游离于法规之外的“行规”和“惯例”渗透到生活的各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成为不正之风的源头。

潜规则,是规章制度之外实际存在的不成文、不公开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它像一个巨大无比的“污水池”,社会生活人事往来中,很多见不得光、看不见、摸不着、又感受得到的“污泥浊水”,都注入其中。又像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豆腐”,人人痛恨潜规则,但真轮到自己,却又往往首先选择潜规则行事。

比如,一些政府部门行政审批多,而且“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一些群众找关系、送红包才能办成事。

再比如,如公开竞聘选拔干部,光明正大的规则就在那里,公平、公正的理念就在人们心中。然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做好笔试和面试等准备,而是去找关系、托门路。极个别领导干部则投其所好,大搞权力寻租。

还再如,一个人犯了错误,怎么处罚,不是依据错误性质而定,而是看上面有没有人打招呼,或这个人是不是“知趣”地给有关人员送些好处。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潜规则不仅使得相关的法规制度变成一纸空文,也使得人们一向遵循的行为准则难以遵循,不能按牌理出牌。潜规则的存在,败坏党风政风,污染民风社风,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侵蚀政府公信力,破坏党的执政基础。

社会转型期,许多行业人们更加倾向于“暗箱操作”、不守规则,这严重影响社会公平,给“无权无势”、没“关系”、没“背景”的普通大众带来更多焦虑,可谓误国害民不浅,更使社会肌体出现腐烂和溃败。

劣币效应告诉我们,潜规则大行其道,歪风邪气必然逞威,公平正义必然受损。这不但会动摇人们对规则的信心、对法律的信仰,而且会使整个社会颠倒荣辱观念、扭曲价值取向。

破除潜规则,首先要加强对权力、特别是公权力的约束,让凡是有权力的地方,都有有效的监督,把权力都关进制度的笼子;其次,要完善制度规矩,减少空白点和模糊地带,不断压缩各种潜规则的生存空间;再次,要“从我做起,人人自觉抵制”,让潜规则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真正形成遵守法律法规,正气充盈、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

☆作者简介:崔桂忠,曾任某部队政治委员,海军上校军衔。现任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办公室二级调研员。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易书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