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聊吧 | 小侄女为何患上治不好的“肠胃病”

心理聊吧收到一封倾诉邮件,“表弟的女儿小景,从小听话乖巧,学习刻苦努力,一路成绩优异,考上了市属重点高中。但高二下学期,小景突然有了厌学情绪,不想念了。原来小景这段时间肠子经常鸣叫,排气也多,特别是晚自习,教室里非常安静,她肠胃一出动静,自己感觉很尴尬,怕别的同学听到嘲笑她。药吃了很多,总不见效,而且还越来越严重,小景说自己再上学就要疯掉。”中华中学心理老师张雯表示,青春期的孩子,有些躯体症状的存在,是由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引发的。

倾诉:“肠胃”也有青春期?

表弟的女儿小景,从小听话乖巧,学习刻苦努力,一路成绩优异,考上了市属重点高中。但高二下学期,小景突然有了厌学情绪,不想念了,想找份工作赚钱。

表弟家有两个孩子,小景是老大,老二上小学三年级。表弟是一名电焊工,弟媳干钟点工,弟媳猜小景是看父母每天工作太辛苦,不想给父母增加经济上的负担,所以才产生这种想法。弟媳赶紧劝小景,让她不用为经济担心,只管好好学习就行,考上好的大学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但无论表弟和弟媳如何劝说,小景还是不愿上学,弟媳看着着急,问小景究竟为何不愿上学,小景才说了实话,原来小景这段时间肠子经常鸣叫,排气也多,特别是晚自习,教室里非常安静,她肠胃一出动静,自己感觉很尴尬,怕别的同学听到嘲笑她。

弟媳知道了实情后,便开始带小景去看医生,药吃了很多,总不见效,而且还越来越严重,小景每节课课间时间都跑厕所,上课也提心吊胆的,无法安心听课,听到自己肠子排山倒海的鸣叫,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回到家便和父母闹脾气,说自己再上学就要疯掉。

图 | 视觉中国

表弟和弟媳统一口径:这是病,药不管用,病继续看,早晚能看好,但不读书坚决不行。

弟媳还专程去学校找小景的班主任谈了此事,班主任知道情况后,也找小景谈话了,说任课老师都非常喜欢她,让小景不要太紧张,只要考进重点高中的学生,都能考上大学。

小景回家后又和弟媳闹,抱怨她不经自己同意就找老师谈话,搞得老师们都知道她有病了。

弟媳和我谈起这些,一脸愁容,说自己没读过多少书,也不会教育孩子,现在小景这么叛逆,不听话,搞得她都快崩溃了,还说小景就是不愿上学,暑假在家也没听她肠鸣过,也没见她烦躁过,一上学就说自己肠鸣排气多,老跑厕所。

弟媳说到这里,我听明白了,既然去了好几家医院看了,治疗了大半年了,症状还没减缓,那说明和精神压力大有关。

表弟和弟媳都没读多少书,家里出了一个学习优异的女儿,脸上感觉有光,喜欢到处说,这其实给孩子造成了很大压力,小景考试一考不好就哭。

看来,小景比一般孩子敏感,我建议弟媳站在小景的角度思考一下,胃肠功能紊乱后,她压力更大了,她每时每刻都关注自己的肚子,越害怕肠鸣,越鸣叫得厉害,她感觉自己每天都社死一次,现在一上学就害怕。

弟媳意识到问题严重了,回去和小景商量,先减少在校时间,去学校上课,晚自习要在家上,如果这样还是感觉压力大,那父母同意她自己在家里自学,学校那边由父母去协商。

小景见父母“退步”了,脸上露出了微笑,答应先去学校上课,晚自习在家上。

请教老师,这样处理正确吗?

飞鱼儿

解析:“肠胃病”可能是压力情绪下的逃避反应

小景是个可爱的姑娘。她懂事乖巧,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充分证明了她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她的努力让她成长得很优秀,父母也以她为荣,这本来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可也正是因为如此,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了小景的压力源。一旦成绩不理想,就会引发她自责、难过、内疚、焦虑等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果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疏导,长期积压在心里,孩子就会感到学业压力越来越大,继而产生压力情绪下的逃避反应。

如何逃避呢?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去上学。所以她告诉父母:自己不想念书了,想找份工作赚钱。可是这样的想法显然不可能得到父母的认可。但来自学业的压力已经让小景不堪重负,为了自救,她的潜意识激发出另一种退行性的自我防御机制——躯体化。

躯体化是指当事人自觉有严重的躯体症状,如疼痛、乏力、失眠、身体不舒服等,但相应的医学检查却没有发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当事人并没有撒谎,躯体症状也确实存在,却是由某些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引发。所以,小景自述“听到自己肠子排山倒海地鸣叫,排气也多”,但到医院检查并没有特别严重的问题,吃药也没有明显的效果,大概率就是一种躯体化症状。因为来自学业的压力长期压抑得不到有效解决,小景用躯体化自救,同时也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呐喊,以此引起父母的重视,从而促使父母的关注和改变。

那么,当孩子出现躯体化症状时,父母要如何应对呢?

一、看见孩子、倾听孩子、深入了解孩子的压力与痛苦

躯体化症状是潜意识愿望被压抑的产物,是身体的一种报警器,以身体方面的不适来传递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小景考试一考不好就哭,恰恰说明小景是一个要好、上进的好孩子。父母要敏锐地觉察到孩子的变化,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表达,深入了解孩子的压力与痛苦,才能够帮助孩子将压抑的负面情绪释放、宣泄出来。情绪好转了,孩子就会有更多的力量去正视问题。

二、积极调整自己的情绪,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

情绪在家庭中是会弥散的。有时候,哪怕什么也没说,父母的情绪也会对敏锐的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小景的父母辛苦供小景上学,并期待小景考上好的大学,这对小景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所以,父母稳定自身的情绪,有任何想法都跟孩子积极沟通,直接表达,为孩子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自身状态的调整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三、和孩子共同探讨可行的应对方案,积极做出调整和改变

孩子出现躯体化症状,大概率一定有他难以应对的现实性压力和困难。对小景来说,紧张的晚自习也许就是她的一个现实性的压力源。所以,父母需要和孩子共同探讨可行的应对方案,积极寻找各种资源,做出符合孩子期待和要求的调整和改变。现实性压力减小了,孩子的心理能量就能得到恢复,躯体化症状也会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或消失。

令人高兴的是,小景的父母非常的爱孩子,想尽一切办法帮助孩子应对当下的困境,也努力地调整着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和期待。这对小景来说真的是最好的药剂——被父母看见、被父母理解。所以,当“看见父母‘退步’了,小景脸上露出了微笑”。相信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小景的胃肠功能会很快得以恢复,小景会以良好的状态进入到高三冲刺阶段的学习中去。

心理聊吧参与方式——

栏目主持人: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