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检测站”转型为“加油站” “双达标”让中职学校实现新跨越

“检测站”转型为“加油站”

“双达标”让中职学校

实现新跨越

中等职业学校“双达标”是省教育厅提出的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举措,具体是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及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达标,结果由省教育厅进行评估认定,2022年底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要全部达标。

有着多项“刚性”指标的“双达标”被认为是中职教育的办学质量里程碑式的“检测站”。业内人士也认为,“双达标”后,“检测站”转型为“加油站”,中职学校将迎来新的跨越。

多项“刚性”指标

着力提升陕西现代职教整体实力

西安综合职业中专校长李皎告诉记者,在“双达标”指标体系中,办学条件包含16个二级指标,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包含29个二级指标,这些“刚性”指标涉及基础设施、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学过程、质量效益、经费保障等各个方面,既进一步指明了学校办学方向和目标,又明晰了具体要求和标准。对规范学校教学管理,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学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冯相民说,我省首次从省级层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教学管理不规范提出“刚性”政策要求,着力解决中职学校办学“小散差”的问题,对巩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从根子上提升陕西现代职教整体实力具有重大意义。

冯相民认为,在“双达标”过程中,学校需要自我审核,自我整改,还需要外部审核,从而提高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等各相关方对中职办学的认可度。

榆林能源交通职业学校副校长成涛说,“双达标”对进一步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优化中等职业教育布局结构,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有着积极的意义。

专业设置、专业师资等“共性问题”有待持续优化。

在“双达标”过程中,中职学校在各方面都呈现出新的面貌。但是,不少学校仍然面临着一些诸如“专业设置、专业师资、育人氛围”等共性的困境。

李皎说,首先,存在学校原有的专业设置和社会、行业日益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种类的需求匹配度不高的问题。其次,学校专业课教师配备不足,不能完全满足本专业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需求问题。第三,校园文化育人氛围还要持续改善、职业教育特色亮点还需重点打造。这可能也是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

针对专业设置和人才需求不匹配,李皎认为,改善这一状况,需要学校通过大量的调研并结合实际,以发展的眼光形成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同时,需要行政部门在政策倾向、师资补给、专业实训室建设方面做坚强后盾。当然,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优化专业布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针对学校专业课教师配备不足的问题,除通过主管部门分配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外,能否在校企合作中,借助企业指定、安排合格的专业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等走进校园,甚至是社会资源等,承担学生部分专业实训课的教学。

榆林能源交通职业学校副校长成涛说,部分学校的部分教师学历、职称偏低,“双师型”教师人数偏少,教研教改成果不够突出等问题,骨干教师培养和人才引进急需完善。

冯相民说,对照“双达标”监测指标体系,一些问题和矛盾亟须解决。首先,基础设施需持续加强。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尚待提升。其次,人才引进渠道不畅通。学校招聘专业教师自主权有限,一些专业课教师很难引进,影响专业建设和发展。第三,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教师培训、“名师工作室”创建等尚不能体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地位。

此外,校企缺乏深度合作,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数量不足,生产性和研究性实训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教育评价从“指挥棒”升级为“推进器”

在“双达标”实施过程中,不少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冯相民认为,通过实施“双达标”考核,促进了学校的办学格局进一步拓展,各类办学要素活力充分迸发,办学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各方面可比性指标发生了积极变化。推动教育评价从“指挥棒”升级为“推进器”、从“检测站”转型为“加油站”,为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创造了更多新动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作为一项长期工程,如何促进职业教育又快又好的发展,业内人士有哪些思考可以借鉴呢?如何解决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冯相民建议,需要从强化标准认识、政策保障、质量发展等方面入手。

他认为,首先,“双达标”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职业学校达标,即要达到国家设立的最基本的办学要求和标准。要切实将职业教育纳入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实施好新《职业教育法》,坚持“达标”这一硬杠杠,依法依规精准施策,推动职业学校达标工程全面落地。对于空、小、散、弱的职业学校,该关闭的关闭,该合并的合并,该调整的调整。

其次,强化政策保障,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由教育、发改、财政、人社、住建等五部门联合发起,实施职业学校达标工程,需要多部门联合推进。帮助职业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强化质量发展。再次,2020年,教育部将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列为重点任务。客观而言,各地在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标工作中成效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相当多的职业学校办学能力仍然比较薄弱。职业学校的办学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相关量化指标应当根据社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此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难以开展,也是制约职业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硬件建设与内涵建设是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体两翼,各级政府既要在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也要注重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为职业学校营造良好的发展和改革环境。

西安综合职业中专校长李皎认为,“双达标”的部分指标体系和模式源自高职院校或大学的教学与管理体系,有些指标设定脱离了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有待筛选和完善;其次,“双达标”仅停留在对于学校层面的质量标准考核,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行业的职责工作施行指标,真正做到学校、政府、行业的三方协同、各负其责促进学校发展和学生培养,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华商报记者 彭宏 实习生 张坤

来源:华商头条

让你切身感受大美西旅的无限风光

720°全景速览

带上你的赞美,快快来吧~

END

往期精彩推荐

► 魅力西旅,待你而来!

► 报考西旅的十大理由!

► 魅力西旅——多彩校园生活

► 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宣传片

► 报考指南——专业篇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