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论猪队友的坑爹性

各校期中考落下帷幕

华二高三

在前进的道路上,人们往往趋向选择与大多数人相同的方向。对此,你怎么看?请写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思考。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

上中高三

作家路遥说:“我们的生活应由我们自己决定,活出自己最想活的样子,那便是生活的价值所在。但似乎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意味着前路变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

上中高二

谈谈对“无友不如己者”的看法。

🎈

复附高一

我们的高中语文生活,是从阅读各类诗歌开始的。请以“带着诗歌启程”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800字,诗歌不少于40行。(满分70分)

🎈

交附高一

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曾在复旦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致辞:“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其实是一种鲜亮的平庸,而无关乎真正的卓越。”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些材料都很有意思

我们后面逐一解析

今天分享一所八校高三的期中考

👇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心理学家实验发现,几个人一起拉绳子时,平均拉力要比一个人单独拉时的拉力小;六个人一起喊叫发出的喧闹声,没有一个人尽全力发出的喧闹声的三倍大。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也普遍存在,对此你怎么看?

我们戏称👆为:“论猪队友的坑爹性”

先来一发心理学理论

群体(社会)懈怠

法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曾经组织一些青年人,分别以单人、两人、三人直到八人为小组的形式拔河,用测力机测量并记录他们在不同群体下用力的情况。这项实验证明,群体力量的总数低于单个力量叠加的总和。

或许用力的方向和时间可能存在冲突,导致整体力量的损失。但是,实验证明,不是因为人们彼此间糟糕的合作,而是因为在群体任务中,个体存在社会懈怠现象。心理学这样解释社会懈怠,即群体中的个体减少努力。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渴望得到他人良好的评价。但是,在群体任务中,评价的好坏是群体在承担,而非个体。所以,个人无需单独承担责任,也没有单独评价,群体成员的责任感都被分散了。

问题来了

考场上我不知道这个理论怎么办❓

(然而你的小伙伴恰恰知道,不信,看后面的高分范文)

类似的还有华二高三的一篇

👇

材料:公园要在草地上新建一条小路,被认定的最佳设计方案是:在一段时间内任由游人自由行走,最终形成道路。这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需要用到哲学家哈耶克的自由秩序理论

👇

老雷给大家整理了常用经典理论

常用经典理论

1.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现象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了个体差异的存在。刻板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一面表现为在对于具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某类事物或现象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判断时,不用获取信息,便可直接按照已形成的固定看法得出结论,这就简化了认知过程,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消极的一面则表现为在被给予有限材料的基础上就做出带普遍性的结论,这会使人在认知事物或现象时忽视了个体差异,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妨碍对事物进行客观性的评价。

生活中常见的刻板印象有地域、种族、职业、性别等。例如不爱说话就是故作高冷,不去聚会就是不搞好关系;又比如上海人比较洋气,东北人比较豪爽;商人唯利是图,医生就比较严谨等。

2.安于现状偏差

安于现状偏差最早是由Samuelson 和 Zeckhauser (1988)提出的概念,与现实中我们对现状的理性偏好不同,安于现状偏好在没有转变成本和不确定性影响的决策场景中容然存在,属于一种非理性的决策偏差,换句话说,在环境发生变化,现状选项已经不是优势选项,而其他选项又没有明显的转换成本存在的情况下,决策者还是习惯于忽略优势选项而坚持现状。例如新的话费包月套餐要比老的明显划算且更换并不麻烦的情况下,仍有很多用户会选择维持老的套餐。而这种决策偏差普遍存在于各种决策情景中,无论是风险情景还是非风险情景。

根据现状的来源, 安于现状偏差可以分为两类——

(1)外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现状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来源于他人的决策结果。比如“从别人那里接手的工作”、“你的前任的决策”、“别人给的物品”、“他人设置的默认值”等都可能成为影响决策的现状。外源的安于现状主要表现为不作为或维持当前决策。

(2)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现状是由内部环境、个体以前的选择形成的。比如“重复够买某一产品”、“多年来一直使用的话费套餐”、“多年从事的某一职业”。内源的安于现状偏差主要表现为维持之前的选择。

3.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由于战场中飞机和飞行员是非常珍贵的战力资源,美军轰炸机在战争中又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对飞机的安全性非常重视,找了一群科学家专门研究如何让飞机有更多的生还率。他们对机库里所有飞机都进行了中弹情况的调研,军方的高层统计了所有返回的飞机的中弹情况。他们发现飞机的机翼部分中弹较为密集,而机身和机尾部分则中弹较为稀疏,当时的盟军高层的建议是:加强机翼部分的防护。但这一建议被小组中的一位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学教授——沃德驳回了,沃德教授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加强机身和机尾部分的防护。理由是机库里的飞机都是成功返航的,属于生还者,甚至不乏机翼和机身被多次中弹的幸存者,说明机翼和机身扛得住打,中弹了也能安全返航。但机身后半段的机尾、引擎、驾驶舱很少甚至没有发现弹孔,说明这些地方一旦中弹就回不到机库了,自然就统计不了数据,所以相比中弹多的地方,更应该重视没中弹的地方。沃德教授强烈建议加强机引擎、尾的强度,之后的战争通过事实证明沃德大佬的决定是对的。

统计学上对幸存者偏差的定义是:即我们在进行统计的时候忽略了样本的随机性和全面性,用局部样本代替了总体随机样本,从而对总体的描述出现偏倚。说人话就是:“你只考察了幸存者所满足的特征,这并不能得出一个有说服力的结论来”, 归根到底,幸存者偏差就是一个由于获取信息不全导致的认知错误。

4.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她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的方面有强大的效果,她把舆论生成中起重要作用的机制称为“沉默的螺旋”。基本观点如下——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也就是说,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便形成了一个“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而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5.把关人理论

“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库尔特.卢因提出的。1950年,传播学者怀特将这个概念引进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模式。这个模式说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是“有闻必录”,而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通过这道“关口”传达到受众那里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把关人的个人性格和价值观对新闻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并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在某些时候。把关人个人的影响会远远小于其他力量的影响。

6.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最早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中提出。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桑斯坦指出,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危害——首先“信息茧房”直接带来了网络群体的极化。在互联网上,群体是由分化而类聚的。“信息茧房”一旦生成,群体内成员很容易沉浸在自己观点的“蚕茧”中,而顺势将他人的合理观点拒于千里之外。长此以往,生活在“信息茧房”中的人们会产生心胸狭隘、盲目自信等不良心理,甚至会演化出一些极端的行为。 次,受众的隐性言论自由被剥夺理论上,网络交流主体可以自由地发布各种信息,但是事实上,往往只有少数网络精英的信息能够进入公众视野,少数精英对信息的垄断导致了多数人话语权的丧失。虽然实现了网络交往的平等,但是加剧了话语权的不平等。 最后,随着“信息茧房”危害的加重,社会黏性逐渐削弱我们身处的社会需要一种黏性,而这种黏性的获得大部分是源于共同经验。但是新媒体环境下,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很容易沉浸在自我的话语场中,这直接导致个体间不愿意分享和交流,彼此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人心涣散将成为一种普遍而危险的社会现象。

成因——

01.算法推荐的快速发展

算法推荐以强大的大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为后盾,力求为用户推送最精准的内容。每个用户的关注和兴趣都难免有差异,最终的推送形成的是具有个性化、私人化的内容。以“今日头条”为例,作为一款以数据挖掘为主的搜索引擎产品,其依据算法推荐已在短短几年内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个性化推荐产品。用户的每一次点击,大数据技术会分析用户关心的话题,之后会对推送内容进行修改,首页会推送更多用户点击过的信息的相关内容,因此形成了彭兰教授所说的:“你在窥探屏幕时,屏幕也在窥探你”。

02.用户的选择性心理

细究之所以在新媒体时代会造成茧房问题,其实很大程度上亦离不开用户的选择性心理。传统媒体时代,受众根据自己的政治立场等因素,选择和自己意见一致或者相近的报纸。在新媒体时代,用户拥有更多的权利去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些选择就是基于用户的选择性心理,而用户的选择性心理是与个人的认知框架相关联的,即用户既有的认知会主导用户选择接触什么样的信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用户很容易形成小的圈子文化,对圈子以外的内容进行选择和屏蔽,进行社交过滤。久而久之用户会形成信息的认知茧房。

7.群体极化

群体极化最早是由 James Stoner 于 1961 年发现群体讨论时的现象而提出。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或者群体中冒险人数占多数时,态度或者做出的决策会变得更为冒险甚至激进,称为冒险偏移。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群体中谨慎保守人数占多做出的决策就比个人更保守,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称为谨慎偏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 这种倾向意味着与个人单独行动相比较,群体成员更愿意拿组织资源去冒险。

虽然风险决策会有较高的回报,但是失败的决策常常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群体讨论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即群体讨论会使群体成员的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这个方向是讨论前他们已经倾向的方向。因此,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群体讨论会进一步夸张群体的最初观点。

8.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亦称为“单面人”,指发达工业社会中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丧失了否定性、创造性和批判精神的人。该思想借鉴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以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等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综合阐发了技术理性对人类生存的异化现象。

马尔库塞认为,“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求。”人类在正常社会中,理应拥有两个方面的向度:肯定现实、维持现状的态度;否定、批判和超越现实的向度。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以其高生产、高消费压制了社会中的对立性因素。人作为一个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的主体,其个性、自主性、否定性的特点逐渐消失,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只剩下了单一的维度。丧失了价值与尊严的人表现出一种一味地顺从、肯定和维护现状,逐渐沦为了制度统治的工具。技术的操纵,最终使人由“双向度”衍变为“单向度”。

9.橡皮人

《橡皮人》是王朔1986年发表的一篇小说,作为一种社会人格,24年后的今天,它卷土重来。今日这个词的注解是 “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是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和意见、对批评表扬无所谓、没有耻辱和荣誉感的人。”

10.自由秩序

《自由秩序原理》是英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创作的政治哲学著作,1960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首次出版。在该书中,哈耶克基于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和社会秩序的自发性,批评了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国家干预思想,为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法治理论作了全面、深刻的辩护。 该书认为自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不存在强制。自由的社会秩序是对公民产生极小的强制并带来物质好处的秩序。一个自由的社会才能更好地应对机遇偶然的事件,获得文明发展的更多的动力。压抑自由必然导致文明的没落。书中还讨论了公共政策的实际问题,指出政府应当在市场之外提供一个最低限度的福利保障系统。

11.芝诺两个圆圈

“知识就如同圆圈,圆圈越大越知道知识的不足”,这就是著名的知识圆圈理论。这个理论出自芝诺的一句话: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12.破窗理论

在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它的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

13.舒适圈

教育学的舒适圈理论说到:人长久待在舒服的环境下,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想动脑筋;但若把人带到比较险恶的环境,人经历了挑战和痛苦,反而会变得成熟。但假使我们不刻意跨出自己的舒适圈,让自己有机会克服不同的挫折与挑战,自己的发展及进步就会很慢,也无法发挥潜力。“离开舒适圈,习惯了不舒适就会重新舒适,舒适圈也就更大”。

14.冰山理论

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首席心理治疗大师一位女士的名字,也代表以维琴尼亚·萨提亚名字命名的一种成长模式。根据萨提亚的理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萨提亚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

15.本我 自我 超我

在心理动力论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其实三者相互关系很好理解,简单来说,本我是人的本能,超我是我们的理想化目标,自我则是二者冲突时的调节者。

16.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即是 “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虽然这些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进程。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么人们就愿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会影响人们对他以后一系列行为和表现的解释。反之,对于一个初次见面就引起对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种原因难以避免与之接触,人们也会对之很冷淡,在极端的情况下,甚至会在心理上和实际行为中与之产生对抗状态。

17.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

工具理性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所以“工具理性”又叫“功效理性”或者说“效率理性”。价值理性也称实质理性,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也就是说,人们只赋予选定的行为以“绝对价值”,而不管它们是为了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者出于责任感、荣誉和忠诚等方面的目的。

18.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

虚无主义,指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提出的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是西方存在主义的创始者。存在主义是一个很广泛的哲学流派,主要包括有神论的存在主义、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三大类,它可以指任何孤立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并把它们当作最真实存在的人本主义学说。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自我塑造、自我成就,活得精彩,从而拥有意义。

19.超现实主义(达利《记忆的永恒》)

超现实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法国文化领域兴起的对资本主义传统文化思想的反叛运动。超现实主义深受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影响,致力于探讨人类经验的先验局面,试图突破符合逻辑与实际的现实观念。把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糅合,以达到绝对的和超现实的情境。这种不受理性和道德观念束缚的美学观念,促使艺术家们用不同手法来表现原始的冲动和自由意象的释放。 超现实主义的文学强调“自动性书写”,美术则强调偶然的结合,无意识的发现,梦境的真实再现,常常运用“拓印”的技巧。在手法上自由地使用写实、象征和抽象。

20 .荣格的人格分析

荣格对于心理学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对“心理原型”的研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但是在这种不同中我们可以寻出若干共同点,好比面孔虽各不同,但说粗略一点,不外乎长脸圆脸两种“原则”,心理也是如此,分内倾和外倾两种。荣格最大的贡献有两点,第一是把“力比多”看作广义的“心力”,打破了弗洛伊德的“泛性欲观”;第二是看重“集体的潜意识”和“心理原型”;这也弥补了弗洛伊德偏重个人环境而忽略种族遗传之弊。关于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很多学者意见尚未达成一致,有人从根本上否认“集体潜意识”这个观点,认为潜意识存在于个体;有人认为,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包含“本能”与“思想原型”,而这两个成分都很难说是仅存于“集体潜意识”之中;甚至有人否认荣格的“原始印象论”,认为“印象”是个体所习得的,现代人类即还存有无数亿万年前远祖所得的印象,则印象可遗传,自无疑义。现代生物学者大多数是新达尔文派,所以在他们看来,荣格的“原始印象”是不可能存在的。

素材积累-理论是必要的

我们接着来分析

👇

分析

1.材料类型

(1)现象类。由“要求”“现象描述”“提示”三部分组成。

(2)分号前后描述的两种情况属同类现象。审题时应首先看出二者的共性之处,即个体在群体中所用的力通常小于个体单独做同一件事时用的力。

材料呈现的是心理学中的“群体懈怠”现象:按照常理N个个人的力量相加,应该得到个人的N倍力量,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最终合力低于预期。

(3)提示语“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也普遍存在,对此你怎么看?”意味着考生应该由此及彼,联想到生活中的同类现象,并对此加以审视、分析,给出自己的看法。

🔥 审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A.材料并没有否定团体合作:几个人拉绳子、发出喧闹声,无论如何还是比单个人力气大、声音响;

B.材料并没有提及团队内耗、用力方向不同、合作方法错误等问题,审题时不可擅自加入某些想象因素,进而着重谈改进方向。

2.思考路径

(1)材料中的现象共性—生活中的同类现象

(2)该类现象好还是不好❓你赞成还是反对❓有无改进建议❓

(3)现象成因——归因务必多角度,如针对该类现象,至少应考虑主观原因(如懈怠、偷懒、惰性、依赖心理、利己心态、侥幸心理、计较心态、“摸鱼”心态等)、客观原因(如监管不力、奖惩不明等),切忌“归因单一”,如只看到个体置身群体时的偷懒心理。

(4)现象结果(后果)——利❓弊❓隐含什么问题❓

(5)如何解决问题❓——联系“归因”,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改进建议(加强个人修养,提升主观意识;完善管理制度,确保权责分明等)。如果归因是多角度的,建议必定不止一条:若归因单一,建议极有可能也是单一的。

存在问题

1.不会取标题:题目冗长;题目空洞,如《芸芸众生相》题目不知所云, 《风中之叶,萧瑟其下》《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不啻微芒》;生造词语,如“束带”;题目用错词语,如《齐力断金》(好题目:《破心中贼难》

2.乱用术语:“乌合之众”、“平庸之恶”、“差序格局”、“工具理性”、“功利主义”、“木桶效应”。学生并不真正懂得这些词语的内涵,只是拉虎皮做大旗,装点门面。

3.审题偏差+原因分析出现偏差:

不自信、佛系、摆烂、划水

功利主义思维、误认为自己已尽全力

杂音相互抵消,不如一种声音响亮,但社会需要多元的声音

个人和团体各有优势、独立,方可自强不息

团体总和终究大于个人、人多力量大

差序格局导致缺乏团队精神

团体中个人行为被削弱

合作方法错误……

4.字数不足:未到700字;无结尾

5.材料使用错误:“乌合之众”强调的是个人在群体中放弃思考(当一个人独处时,他是理性有教养懂得收敛的;而一旦他们形成了群体,人多势众那种膨胀感马上会让他们感到有种不可战胜的力量,就易感情用事。在勒庞看来,群体中的个人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因为潜意识告诉他们不必担责。他们的感情和行动具有传染性,个人易于接受暗示、冲动、易变、轻信急躁、偏执又专横、极易被煽动、缺乏理性。与此次作文材料并无直接关联。

补充说明

也有个别同学换了个角度立论,在承认1+1往往小于2的基础上,提出合力“大”未必就“好”,整体效果未必即是个人效果的倍数,因为整体配合强调各司其职,如果能成功实现目标(如拉断绳子;引起注意),计算个人是否“尽全力”是没有意义的。能够自圆其说,也不算偏题。

具体分析

👇

审题

抓类型:现象类 思辨类

抓矛盾:

(1) 几个人拉绳子的平均拉力<一个人单独拉的拉力

(2) 六个人一起喊叫发出的喧闹声<一个人尽全力发出的喧闹声的三倍

抓实质:群体懈怠

抓思辨:

(1)群体当中个别人偶尔的懈怠难以避免

(2)群体当中的突出个人要注意方式、方法

(3)群体尽管存在懈怠的情况,很多时候,依然需要群体

亮观点:《破心中贼难》《个体为何减少努力》

思路梳理

1.引材料:

现象引——寓言中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生活中有“搭便车”的侥幸者,蹭资源的躺平者……

事例引——“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名言引——“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2.下定义:何为群体惰化

法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群体力量的总数低于单个力量叠加的总和,群体中的个体减少努力,即“出工不出力”。

3.归因分析:为何会存在群体惰化的现象

(1) 在群体任务中,评价的好坏由群体承担,而非个体。个人无需单独承担责任,也没有单独评价,群体成员的责任感被分散了

(2)群体中的个人往往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催生出懒惰的心理。

(3)出于利己心态,想要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体力(资源),消耗团队中他者的体力(资源)。

(4)出于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哪怕不出力也未必会影响事情的结果,或是被他人揪出来。

(5)出于计较心态,不愿意付出的气力比他人多,于是对自身的实力有所保留。

(6)出于“浑水摸鱼”心态,习惯了依靠团体的惯性前进,整个人状态偏松弛、偏懒惰。

(7)当个体出力的情况无法被客观测量,被个体绩效,会打消个体积极性。

(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群体中的个体过于突出,有可能出头鸟被枪打

4.危害分析:

(1)影响完成效率,阻碍结果达成。

(2)形成计较心理,破坏人际和谐。

(3)形成摸鱼偷懒的习惯,浪费资源。

(4)形成不良社会风气,破坏团结上进之风

5.思辨:

(1)群体当中个别人偶尔的懈怠难以避免

(2)群体当中的突出个人要注意方式、方法

(3)群体尽管存在懈怠的情况,很多时候,依然需要群体

6.如何做

(1)一个团队中,成员要发挥“比较优势”,各司其职。

(2)找到一个优质集体。

(4)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

(5)团队成员要有责任感

思维导图

高分范文

1.人在群体中的怠惰性

心理学家实验发现,几个人一起拉绳子时,平均拉力要比一个人单独拉时的拉力小;六个人一起喊叫发出的喧闹声,没有一个人尽全力发出的喧闹声的三倍大。这种群体成果小于个人成果的叠加和的现象,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似乎司空见惯的存在。

这种现象如今的普遍,有一定的原因是个人对群体的不信任感。以小组作业为例,一旦其中的某个人的贡献远超过其他的组员,那么他就会怀疑其他组员是否认真对待了小组作业,进而对该小组产生不信任感,不愿意再为小组全力付出,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不尽人意。而再深挖下去,这种不信任感产生的原因,也是群体成果小于个人成果的叠加和的本质,就是人在群体中自发产生的怠惰性。当一个人脱离于群体之外,他的怠惰所带来的后果必须由他独自承担;而一旦他融入了群体,这种后果便可以由群体中的所有成员分担。就个人而言,这种被减轻了的后果使人更容易在群体中本能的怠惰,而群体中所有人的怠惰累加,就会拖垮整个群体的进程。正如古话有云,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而这也正是人在群体中的怠惰性所带来的弊端。当群体的怠惰成为一种必然,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个人开始逐渐游离于群体之外,而失去了自律的“主心骨”的群体更加怠惰,以“周围人都是这样的”作为借口自我安慰。久而久之,怠惰与否形成的两极分化愈发严重。而放眼于社会,这种现象则一定会导致个人的清醒、群体的堕落,进而清醒者们又自动成为一个新群体,再经历怠惰性的筛选,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剩下的形单影只的个人,推不动社会向前发展的车轮。

消除这种人在群体中的怠惰性,方法其实很简单。一是设置阶段性的目标与奖励,使其能够通过努力达成而非遥不可及的目标;二是将怠惰的后果精确于个人,使其承受责任和结果,即做到“谁造成的后果谁承担”。这样才能体现出群体集思广益的长处,使群体成果大于个人成果的叠加和。

正视并解决个人在群体中自发产生的怠惰性,才能使群体不再像一潭死水,真正发挥群体独有的优势,为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2.团队中的惰性

心理学家实验发现,几个人一起拉绳子时,平均拉力要比一个人单独拉时的拉力小;六个人一起喊叫发出的喧闹声,没有一个人尽全力发出的喧闹声的三倍大。

许多人看到这个实验结果时会大吃一惊,因为大家从小便被“团结就是力量”诸如此类的话耳濡目染,但仔细一想却也不难发现其原因。当一个团队中只有一个人时,努力和结果是完全成正比的,是以每一个人都会拼尽全力,而当队伍中有许多人存在时,人人都担心自己出力不多 (少)反而让别人坐享其成,所以便导致了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结果。上世纪60年代的人民公社运动便是很好的例证。农民们共同劳作、建公用食堂吃大锅饭。这在理论上其实是可行的,但却忽略了团队中的惰性。农民们想着反正是公家的地,自己不出力也能吃饱饭,于是工地收成一年比一年差,引发了严重的后果,由此可见,在设计计划或方案时一定不能忽略团队中的惰性。

我们都知道,人性中的惰性是无法避免的,谁都想以最低的代价得到丰厚的收获。所以解决团队中的惰性问题是我们无法寄希望于人们能够对自我进行约束的,所以合理分配任务和设置监管体系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核心之道,这在当今企业工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若是上一个团队的人聚在一起一同完成一个项目,那么效率便会低得可怜。然而,如果将其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分配到团体中的每一个人手中,并限制时间,完成效率便会大大提高。

共同的信念和信仰也是消解团队惰性的良方。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军队的人数只是国民党军队的1/3,但共产党军队中人人均把战友视为知己甚至亲人,有着坚不可摧的信含以及强大的集体归属感,是以能连战连捷,势如破竹。团队中的惰性在人人争先的热情中烟消云散。

团队惰性似乎影响了我们的效率,但也在另一方面促使我们产生了对人性的思考,从而使我们掌握高效的团队合作之道,注重团队中的情感交融,而不是使团队成为冰冷冰冰的机器组件,使团队真正称之为团队。

3.当个人隐入人群

几个人一起拉绳时的平均拉力不如一个人的竭尽全力,几个人一起发出的喧闹不比一个人声嘶力竭。这背后隐藏的秘密需要我们从个人与群体的联系中探寻。

不妨假定一个前提,拉绳子的目的在于拉动一个特定的巨物,那么一个人即便如何涨红了脸,也不一定拉动一毫厘。相反,将巨物的重力分摊,无需使太大劲,也能改变它的位置。同样,如果叫喊的目的在于让封闭空间的另一位试验者听到呼声,众人叠加的音量已经足够,根本无需每个人竭力嘶吼。从这个角度来看,群体的力量可以强化个人的付出,止所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个体的集合扩增每一个个人的力量,收获也自然成倍增长。

那么,平均力量的减少不用再令人担忧了。因为理想状态下,群体的成就会有益于隐于人群的个人,不仅如此,还需感谢它们的合作,感谢为集体做出以淡化个人特质为代价的贡献。可遗憾的是,事实不常如此。

有些人凭借着一份集体中必然的利益,减少自己的付出,在其中混水摸鱼,滥竽充数。当我们抛去简单的假设,较小的平均拉力,不足三倍的喧闹声中,或许会有装模作样暴起的青筋与对口型式的叫喊。当个人隐于人群,安定的环境下,不被追究的责任成了劣性的助燃。哪怕是荒漠中不日熄灭的火苗,在林木的拥簇下也能熊熊燃烧。网络上肆意的诋毁乱象不断加剧,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哪怕我们要求“约束自己”,净化网络空间,但从实施效果来看,愿意“严于律己”的人,本就不常胡乱伤人。

留给我们的问题出现了,既然明知“乌合之众”的危害,应该加何解决?我们好像很难从人群中剥离一个个独自的人,也很难让群体关系愈发重要的当下大力褒扬独行的意义。王安石被匍匐跪拜的人群拥护在庙堂之上时亦能重视国家与人民,进行改革变法,试图挽救机敏积弱的祖国;遭贬时,褪去一身官袍,也能自我告解:“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宽慰人生苦痛,于凌寒独自盛放。王安石个人的休养品行,让他“进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哪怕是从众人之上摔落,也足以支撑他平稳降落,隐入人群。

于是,借像王安石般伟大却不遥远的贤人的故事,可以幸而在滚滚浪潮里中寻得立足的礁石,带来寄身的劝告;修炼个人品行与意志,再归于人群。

4.不如众人起而行之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是一句人人皆熟的谚语。近期心理学实验也发现,几个人一起拉绳子时,平均拉力要比一个人单独拉的时候的拉力小;六个人一起喊叫发出的喧闹声,没有一个人尽全力发出的喧闹声的三倍大。这其中均映射出了一个社会现象:人们集体共同做事中的付出,往往小于一个人完成此事的付出,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或许有人会说,人们在群体中做出的偷懒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群体中,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些许的“偷懒”行为似乎无伤大雅。支撑这一想法的其实是侥幸的心理。这一心理更像是一场赌博,做出“偷懒”行为,便是在赌自己的偷懒不会被发现,更不会造成最终结果的巨大变化,这种行为虽然使自己体力上的付出减少,但却增加了心理负担,增加了内疚感。如果这场赌博失败,更是让自己的内心惴惴不安。而且,当所有人都有这种侥幸心埋,结果显而易见,到时人们为了掩盖自己的行为,甚至会去责怪他人,最终只会造成相互的伤害而一无所获。

人们之所以有这种行为,不仅是侥幸心理使然,也在在是人们爱占便宜的心里在作祟。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人们往往倾向于用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获。在群体中,这种心理不乏少数。人们总认为不要紧,反正别人会努力,少我一人也无妨,便想着坐享其成,占他人便宜。殊不知,他人的想法亦是如此。最终的结果就是:人们往往谁也没占到谁的便宜——以失败告终。在群体中这些偷懒行为的背后,归根结底是人的惰性使然。为了达到我们共同的目标,我们应摆脱这种惰性,抛弃爱占小便宜的心理。与其一无所获,不如众人起而行之。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当集体为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时,它的力量是无穷的,远远大过一人拼尽全力所能获得的。屠呦呦获奖时曾说:“这个奖从不属于我,而属于我的团队,我一个人即使拼尽全力也未必能做到,是我们团队的共同力量所做到的”。由此可见,众人起而行之的力量是无穷的,更能带给我们想要的利。

因此,我们与其被惰性所产生的侥幸心理与占便宜心理所控制,不如众人起而行之,获取最大的利。小小的团队如此,国家也是如此,我们的社会更是如此。

5.少干真的能利己吗?

心理学家发现,几个人一起拉绳子平均拉力反而不如一个人单独拉时的拉力大;六个人一起喊叫发出的喧闹声,反而不如一个人尽全力发出的喧闹声的三倍大。这种几人一起做事不如一人做事效率高的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俗语更是家喻户晓。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或许是因为人类的利已心理在作祟。

当一个人自己做一件事时,他只有做与不做两个选择,做了便能得到相应的报酬,不做便没有。但当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时,做与不做和有报酬、没有报酬之间的强关联性便消失了,在很多时候少做甚至不做依然可以得到做这件事一样的报酬。在这种情况下,利己主义便会在人们心中压过无私奉献主义,大家都更愿意少做一点,甚至觉得多做是愚蠢的、吃亏的、不懂变通的。这种观念变得越来越多后,本来想做的可能也不愿意做了,他们害怕被视为不懂变通的异类,比起坚守自我造成的“吃力不讨好”,从众显然省力又方便。

可这样造成的结果却往往不如人意。当一个人少做一点,可能还不太明显,但如果每个人都少做一点,那最终的结果便会发生巨大的改变,造成几个人一起干不如一个人干效率高的情况。这样奇怪的效果如果被发现,人们想要少干活拿到同等报酬的愿望往往会泡汤,原来的工作目的往往达不成,还不如不做。这种后果当然是最严重的,但入们往在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同伴不可能像自己一样什么都不做,或认为就算都不做也不会被发现。于是人们要么用资历、权力逼迫别人做,要么干脆都不做。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人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在团队合作最终成果的评估上,现在往往需要评估团队分工后,再根据不同成员的不同工作情况给予团队中的不同成员成绩或报酬。这些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的确缓解了多人干不如一人千的问题,但有些时候面对一些成员的偷懒,碍于情面或其他人情世故的问题,人们在上报分工时往往不会如实填写,这使得这种问题仍难以解决。

在我看来,此问题的真正解决方法在于打破人们认为少干能够利己的想法。要知道,哪怕你的偷懒没有造成物质上的损失,别人在这段时间因为努力带来的能力上的提升或情感上的收获也将成为你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不要总耍小聪明,所偷懒的人必然不如所努力的人得到的回报多。做了才能利己,不做必然吃亏。

附word文档供大家下载学习

👇

更细讲解

更多进步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