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济南市中区:“家校社政研”一体推进 画好全环境育人“同心圆”

原标题:济南市中区:“家校社政研”一体推进 画好全环境育人“同心圆”

教育强则国强,教育兴则民族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作为济南市教育强区,在过去十年来,市中区砥砺前行,不断更新迭代,从成立家长学校总校到以集团化办学和德育协作有机互补,到创建“教育·家”品牌,再到如今成为山东省首批、济南市唯一“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发布“合育人 向未来”教育品牌。市中区教育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

勇立潮头,在新时代的号召下,市中区教育正以“统筹推进、各方联动、聚智聚能、同心同行”为基调,集全区之力协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等各场域良性互动的全环境育人体系,在立德树人方面再创典范,为全国教育体系再立新标杆。

砥砺十年,硕果累累。据了解,济南市市中区先后被确立为“全国家长学校实验区”“山东省家庭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山东省家庭教育示范基地”“济南市现代家庭教育试验区”“济南市家庭教育先行区”。

多方联动 凝聚育人新合力

其实早在2003年起,市中区教育就陆续开展“家长学校”、“家委会”、“新型家长学校”和“校居实践”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特别在家校协同育人层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成果,为如今全面推进“全环境育人”局面做了极好的铺垫。

比如在市中区的济南舜文中学在2018年就成立“家校社政研育人共同体”实践基地,并依托所在舜华、舜雅社区丰富的非遗传承人和能人家长资源,陆续推出了传统文化、家风、红色不同主题的“小小传承人”系列延时课程。社区非遗传承人和有特长的家长化作“老师”,给孩子们授课,推出《京剧》、《中医》、《剪纸》、《古琴》、《陶艺》等特色课程,成为市中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前期实践的一个样板。

经过多年沉淀,在今年2月,市中区作为济南市唯一区县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全环境育人改革实验区,成立由济南市市中区委书记刘科、区长鞠正江为双组长的市中区“山东省全环境育人实验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后,市中区的“全环境育人”更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全区23个部门、17个街道办事处积极参与,多方联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善作善成,构建“家校社政研”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新体系,为市中区全环境育人凝聚新合力,营造区域全环境育人的教育生态。

譬如市中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中心)就积极发挥媒体资源作用,联动市中区教育局、陡沟街道办事处通过前期实地调研,多方协调,共同打造了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其中,小庄村是典型代表。作为市中区的一个村落,小庄村拥有丰富土地资源,还有4处家庭农场,200多年历史的郭氏老宅、100年历史的老学校、村史馆,种植、采摘、旅游资源都很丰富,是学生研学的好地方。

有了媒体的牵线搭桥,市中区的中小学与小庄村有了化学反应。每周,市中区的不同小学的学生们都会来到这里定期进行劳动教育课程,采摘蔬果,培育蔬菜,体验麦收,认识农作物,在田间地头感受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中国传统农耕文化。据了解,目前已有56批次近2000余名师生家长来到小庄村开展农耕研学,小庄村也与经五路小学在内的12所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陡沟街道小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商俭高兴地说:“研学基地的打造不仅让师生、家长有了新体验、新感悟,也加速让我们小庄村走上了由基础农业向多元化特色农业转变的道路,村民们有了新盼头、新奔头。”

如今,市中融媒已经串联劳动研学、采摘体验等基地10多处,土地资源500余亩,让70余所学校近6万学生参与到劳动教育实践中来。作为项目发起人,市中区融媒中心副主任朱玉兵说道:“我发现我已经不再是个单纯的媒体人,还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媒人,让市中学子们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深深结缘”。

不仅仅是区委宣传部和街道在发力,市中区检察院,市中区妇联区,市中区文旅局等等都在参与。联动多方力量,充分利用市中资源,市中教育目前已搭建起劳动、艺术、法治、心理、传统文化和研学等6大类社会实践基地,不断延展育人空间,为推进全环境育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据了解,目前市中区妇联在全区开设105个社区家长学校,实现社区家长学校100%全覆盖;市中区检察院选派优秀检察官为26所中小学选聘31位法治副校长,举办法治进校园活动37次,录制培训网课10余节,为近4万名师生、家长开展法治教育培训;市中区文旅局打造学生校外研学实践基地25处,联合研发校外研学课程20余项,近万名学生走进家门口的“文化宝藏”,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

项目推进 打造育人“新样板”

“走廊里这里张贴的是我们学生做的传统节气手工作品,我们把它展示在走廊里,这样被展示的学生也会很有自豪感,其他同学还可以相互学习……”

走进济南市中区爱都小学,跟着校长吕华一路向前行走,她一边娓娓道来每一个空间的精心设计。从门口悬挂卷轴状的“爱都赋”,教室走廊过道张贴的孩子们画的“我与孔子的对话”漫画海报,到孔子学堂里展示的孔子画像,再到每一间教室中的儒家典籍图书角……不得不让人感叹,在爱都小学,走廊里,课间教室,上下楼梯,转角空间,处处都是育人的场景,处处都有精巧的设置,处处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

这般成果正是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在推进全环境育人过程中在空间育人方面打造的一个学校“新样板”。

“全环境育人”这个大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教育难点重点,为了更好地构建“家校社政研”五位一体生态联盟,市中区教育不断创新工作模式,组建了“关系项目组”、“空间育人组”、“家庭教育组”、“劳动教育组”等8个德育项目组,43所学校及10个教育集团加入家校共育领域项目研究,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具体化。

8个德育项目组研究团队,通过课题引领、区域教研、共商共议等方式,开展项目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育人“新样板”引领全区学校向前迈步,构建“家校社政研”协同育人新格局。

“我们通过项目组研究的形式进行推进,让项目组先行先试,没有进行一刀切,让所有学校都进行同样的步骤,这样一来,项目组可以先在试点学校进行探索研究,形成样板后再推广到其他学校,带领大家跟着向前走。”市中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鲁明说道。

在育人空间项目组,济南市市中区爱都小学的校长吕华主动担任项目组负责人带领团队进行研究。团队针对小学普遍存在空间育人目标不清、资源不丰富、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一一探究破解,提出解决方案,并在“育人空间”项目研究龙头校爱都小学进行实践探索。

如今,在项目组的探索研究和应用下,爱都小学实现了空间与课程学习、项目研究、习惯养成等相融共生的新样态,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成为全国“美丽校园”联盟校,相关研究成果成为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为新时代全环境育人提供新思路。

同时,作为项目组打造的“新样板”,爱都小学也辐射带动市中区18所学校在育人空间层面得到提高发展,学校相关研究成果还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

而在校居关系项目组,泉欣小学通过项目组研究实践推出了一张“泉欣·大家”资源地图,将学校、家庭和社区联动了起来。这是一张立体的教育资源地图,它将社区资源整合在一起,按照学生需求进行构建,涵盖多个资源专题。打开这张地图,学生家长扫描二维码可以链接到基于社区的各种研究项目,可以找到心仪的自组织活动,还能根据年段选择劳动实践的公益体验岗位,还可以看到适合亲子的寻花、观星地,运动路线与吉尼斯,家庭教育系列讲座等等。

泉欣小学吴校长说道:“它不仅是学校课程的延展、学生分享交流的平台、多元发展的补充,也为亲子陪伴提供了可选择的场所、路径与亲子教育的典型案例。”

此外,校园关系项目组精选、创造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乐享童年游戏100例,将校内好关系通过好玩的游戏落实落地;家校关系项目组研发和谐陪伴亲子100例,缓解家长教育焦虑;德育目标实践项目组打造德育目标微课100例,为每节课例赋予专属二维码,有力促进全区家庭教育形成全领域、全时空、全方位“三全”家庭教育新格局……

在8个项目组的共同努力下,市中区教育在全环境育人的八个层面陆续打造出了不同育人的学校“新样板”,呈现着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美好局面,让全环境育人模式有迹可循,在全区得以复制推广。

微光成炬,聚沙成塔。经过前期的探索实践,在今年7月13日,市中区召开“聚智聚能、同心同行”全环境育人推进会,并正式发布“合育人 向未来”教育品牌。与此同时,“合育人——清单”“合育人——基地”“合育人——平台”三个典型成果也正式面向市中区、济南市乃至山东省推广发布,这代表着市中教育在构建全环境育人新格局层面已形成了初步可见的成果。

市中区教育迎来新变革,也为孩子们的教育带来新气象,诚如一位泉欣小学学生家长王先生所言:“市中区的全环境育人教育理念让我想起《没有围墙的学校》这本书,突破了学校的围墙,让我们的孩子们与整个市中区联通在了一起,现在的孩子们实在是太幸福啦!”

充实家庭育人第一课堂,夯实学校育人主阵地,密织社会育人融通网,市中区在“家校社政研”五位一体合力育人方面仍在不断探索中。市中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鲁明说道:“经过实践探索,现在我们全区上下初步形成了合力育人的氛围,不同组织部门遇到我们教育局的总要问,我们能为市中区的教育做些什么?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度推进这项工作!”

全面推进“家校社政研”五位一体合力育人,画好全环境育人“同心圆”,助力每一位市中学子全面发展,市中区仍在路上。(文:夏忆 图片由市中区教体局提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