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焦虑抑郁的小孩,多半来自以下家庭,有三个征兆父母多加重视

经常听到有父母抱怨:如今的小孩就是金疙瘩,摸不得、碰不得。自己稍微做错点什么,小孩就崩溃抑郁了。

“做父母怎么就这么难呢?”

确实,在现在的大环境之下,想要做一名称职的父母,你需要付出的实在是太多。

我在教育行业的时候,跟太多家长和孩子打过交道,发现很多家庭之间的相处、沟通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研究发现,孩子性格的形成与早期的成长环境脱离不了干系,家庭氛围、父母与孩子的早期互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性格。

如果你发现你家小孩总是情绪崩溃、自卑孤僻、抑郁焦虑,别急着抱怨,可能问题就出在“家庭”中。

以下家庭中,容易养出焦虑抑郁的孩子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发布过一项数据,我国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这是什么概念呢?

几乎是每5个小孩中,就有1个是潜在的“抑郁患者”。

而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洛·梅曾经指出:“焦虑是人类的基本处境,冷漠与缺乏感觉,同时也是防卫焦虑的一种工具。儿童产生焦虑与压抑,很大程度上源自于父母。”

以下几类家庭中,容易养出焦虑抑郁的孩子——

1、喜欢贬低打压孩子的家庭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有提过:

“人生来就喜欢被人鼓励,用这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成长,获得自信,从而变得更优秀。”

如果说赞美,能给予孩子自信;那么贬低,则会消磨孩子的意志。

回望我们的过去,你印象中父母伤你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

有些小孩可能会立马想出很多,如“我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东西”、“你真是给我丢脸”、“你怎么处处不如别人”。

这些贬低的话,就如一根根针,刺痛着孩子敏感的内心。

长期在这种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小孩,往往就容易自卑抑郁,他们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低。

而根据心理学研究分析,那些容易出现抑郁问题的人,很多都有“低自尊人格”。

他们在否定的声音中长大,所以对自我的评价较低,害怕做错事情令别人不高兴,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

这些负面情绪,逐渐蚕食着孩子健康的心灵,若不能及时发泄出去,抑郁也便会接踵而至。

2、总是忽视孩子的家庭

情感上的淡漠,也是孩子们焦虑抑郁的来源之一。

尤其是在孩子三岁以前,她们需要被父母坚定地、无差别的爱着。若父母态度冷漠,不愿意与孩子之间进行亲子上的交流和互动,小孩就容易安全感丧失,进而出现心理问题。

关于这个话题,心理学上有一个叫“存在性焦虑”的词可以帮助大家理解。

从字面意思来解读:它说的是推动你形成自我的焦虑。

至于为何会出现,专家分析,多半是你在幼儿时期,自我概念还没完全形成的时候,某些需求父母没能得到满足,导致幼儿心理出现“缺失感”。

最大的诱因,应该就是“孩子对父母的情感,没能得到及时回应”,他们无论说什么、做什么,你们都满脸冷漠,态度敷衍,就会令小孩感觉到没有存在价值。

而这种“缺失感”会一直伴随着孩子们长大,导致他们未来时常感觉到自己不配拥有爱,没有存在的意义,焦虑抑郁也跟着找上门。

3、过度“鸡娃”的家庭

在如今这个“内卷”的社会,想要“彻底躺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网上也有人调侃,内卷的风暴,已经抵达了幼儿园内。

为了不让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父母走上了“鸡娃”的道路,每天在后面催着他们学习。

看似是在激励他们进步,实际上你们是在摧毁孩子更多的可能性,为他们日后的抑郁焦虑埋下伏笔。

正如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所说:“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一棵树,浇了大量化肥可能会迅速成长,但到后期会衍生病态。”

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一部纪录片《没有起跑线》,里面真实地记录了中国香港父母的育儿焦虑,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他们几乎是要“赢在子宫里”。

孩子还没出生,父母就为其谋划未来,何况出生的小孩,更是从小就在“竞争”的环境下成长。

而争分夺秒的“鸡娃”教育下,养出的小孩怎么样呢?

“累,真的好累!”这是一位小孩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

高压之下,有些孩子才念小学三年级,就已经情绪崩溃,需要心理医生进行干预。原本幸福的童年生活,被无止境的学习、训练、竞争、成绩所裹挟,他们又怎么快乐得起来呢。

当然,我们不是提倡大家不督促孩子的学业,一味追求“快乐教育”,放任孩子们玩乐。而是要注意适度,学习固然重要,但无论如何都要“劳逸结合”。

最后总结:孩子出现三个征兆,父母要多加重视

上面提到了这么多关于抑郁的话题,想必父母们这时想要了解,抑郁究竟有哪些征兆,如何才能尽早发现我家孩子出现问题了呢?

下面来给大家介绍三个比较常见的征兆——

1、经常出现生理不适。例如恶心呕吐、食欲不佳、头痛、胃疼等。

2、容易出现情绪行为。沉默寡言、情绪低落、躁动不安、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

3、出现社交障碍。例如开始喜欢独处,而且经常在独处时发呆,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害怕交朋友,拒绝别人的靠近。

若你家孩子有以上征兆,父母就需要多加重视起来,关注他们的变化。找个时间好好跟孩子聊聊,或者带他们去看专业的心理医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