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教师招聘---10月3日

大家记得打卡

让图图知道大家做题了哦~

1.当一个人看到其他人正在完成某项任务时,自己也想要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在小组讨论中当学生看到其他学生积极发言时,自己也会积极思考。这些现象是( )。

A.社会助长B.社会抑制

C.去社会化D.社会懈怠

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助长。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故本题选A。

2.“先入为主”是心理学上的( )。

A.频因效应B.近因效应

C.首因效应D.定势效应

2.C

【解析】因篇幅过长,请下滑至文末查看解析~

3.教育评价中“以差概好”的“扫帚星效应”属于( )。

A.晕轮效应B.从众效应

C.肯定效应D.威望效应

3.A

【解析】因篇幅过长,请下滑至文末查看解析~

4.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 )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

4.D

【解析】因篇幅过长,请下滑至文末查看解析~

5.当双方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欢程度也会增加。这体现了影响人际吸引的( )因素。

A.相似性与互补性B.接近性

C.个人品质D.熟悉性

5.A

【解析】因篇幅过长,请下滑至文末查看解析~

6.根据某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是一种( )。

A.天花板效应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

6.B

【解析】因篇幅过长,请下滑至文末查看解析~

7.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其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 )。

A.是客观的意见B.是主观的意见

C.是权威的意见D.将有助于他

7.D

【解析】因篇幅过长,请下滑至文末查看解析~

8.监考老师在考生身边来回走动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这种现象是( )。

A.社会助长B.社会干扰

C.社会惰化D.社会促进

8.B

【解析】因篇幅过长,请下滑至文末查看解析~

9.丁老师在工作中常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丁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哪种效应?( )

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

C.刻板效应D.投射效应

9.D

【解析】因篇幅过长,请下滑至文末查看解析~

10.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

A.模仿B.从众

C.认同D.内化

10.D

【解析】因篇幅过长,请下滑至文末查看解析~

【答案解析汇总】

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助长。社会助长是指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故本题选A。

2.C【解析】本题考查首因效应的内涵。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指交往双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故本题选C。

3.A【解析】本题考查晕轮效应的内涵。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本质上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教育评价中“以差概好”的“扫帚星效应”就是晕轮效应。故本题选A。

4.D【解析】本题考查投射效应内涵。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故本题选D。

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他人与自己的观念、态度的相似或一致,是对自己观点正确性的证实,所以,人们会更喜欢与那些和自己有相似性的人交往。互补性的吸引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欢程度也会增加。故本题选A。

6.B【解析】本题考查刻板效应的内涵。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的依据的心理现象。故本题选B。

7.D【解析】本题考查从众现象的内涵。从众现象的产生大致有两个原因:①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将有助于他;②一个人往往不愿意被群体视为越轨者或不合群者,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从而产生从众。故本题选D。

8.B【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干扰的内涵。社会干扰指他人在场时,因为害怕其他人评价,就会紧张和焦虑,使工作效率降低的现象。社会助长与社会促进是一个意思。故本题选B。

9.D【解析】本题考查投射效应的内涵。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故本题选D。

10.D【解析】本题考查内化的内涵。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内化。故本题选D。

2022年广东教师备考专用图书

广东教师招聘备考专用图书

笔试、面试、题库、zhen题统统都有

更有多款地市针对性备考教材!

广东总仓,现货速发,扫码购买

22下教资笔试考前冲刺卷

@22下准教资考生,看完还在犹豫?

冲刺卷每年非常火爆,都有考到原题

库存不足800份,抢到就是赚到

现购买最低22元起

点击海报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我来说两句
0人参与, 0条评论
登录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