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教师节丨从西宁卫学看青海教育

(来源:青海省博物馆)

原标题:​教师节丨从西宁卫学看青海教育

教师节——从西宁卫学看青海教育

秋天如期而至

正如里尔克的诗歌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

一支粉笔 两袖清风

三尺讲台 四季春秋

每一个人的成长日志里

都少不了老师的身影

回忆那些青葱岁月

是否还记得在你身旁耳提面命的老师们

是否还记得老师们常说的口头禅

是否还记得老师们的招牌动作

值此教师节即将来临

青海省博物馆

为所有老师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祝您教师节快乐

您辛苦了

在古代,青海由于“孤悬天末”,经济落后,民族多元,对文化教育的重视远不如中原内地,直到明代随着移民屯田政策的实施,汉族人口的不断增加,才建起了西宁卫学。西宁卫学的创办使西宁卫有了一个“供生员读书”之地。

卫学的创建

开青海官办教育的先河

卫所设置卫学,始于明朝。明王朝重视发展教育。

明宣德二年(1427年),史昭以总兵官身份来西宁,他认为西宁是河西巨卫,山谷险阻,风气亢然,发展教育有利于地方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

为此,他上奏“请建孔庙,开学校,举屯田”,明宣宗朱瞻基从其请,批准在西宁建文庙,修儒学。文庙建成后,就设儒学于庙内,人称“卫儒学”,即学宫。

西宁的文庙和卫儒学,后来进行过多次扩建、维修和彩绘粉饰,最终形成了“缭以墙垣,益于丹碧”、“宫墙岩岩,廊庑翼翼”雄伟壮丽的局面。

儒学教育的开展

改变了落后的教育面貌

西宁卫儒学的藏书据《青海教育史》记载有《周易折衷》,计60本;《书经传说汇纂》,计144本;《朱子全书》六部,计192本等。儒学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易》《诗》《书》《春秋》《礼》等。

儒学教育的开展,使青海地区开始有举人、进士产生。

三尺讲台育桃李,未应磨染师生情。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尊师重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淌过时间的长河而焕然至今。

供稿:社会教育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