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同济大学高绍荣教授团队:矢志揭开生命发育的科学之谜

图说:2021年11月,高绍荣教授团队荣获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刚刚过去的暑假,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团队依然是在紧张忙碌的学术研究中度过。这支由11名教师组成的团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一次次带来惊喜。

“实至名归!”“学生都爱他们!”得知高绍荣带领的这支干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熟悉团队的师生们纷纷为他们点赞。

新学期新征程,高绍荣团队迎来又一批新学子。团队瞄准的是世界前沿科学问题,老师们始终牢记为人师者的职责使命,不仅教学上倾情投入,而且潜心学问,团队学术氛围浓郁,重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有机会进入这样优秀的团队学习深造,学生直呼“何其有幸”。

突如其来的疫情,是检验场,也是试金石。疫情期间,作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带头人,高绍荣教授心系学子,毅然扛起特殊责任,身先士卒,自3月9日学校进入动态封闭管理起就带领团队多位老师开启了全天候的驻校生活。尽管高绍荣将每天的时间精确到分钟,但对学生却从不吝惜时间,对学生的学业格外上心。时时牵挂着课题组的研究生,高绍荣教授与团队教师定期同他们开展线上小组讨论与交流,与学子“云上”同框,“云指导”“云关爱”未断线,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总结和论文撰写、开题和中期报告以及文献学习等,推进科研工作不断档、不止步。

图说:高绍荣教授指导研究生进行干细胞分化实验的表型观测

在高绍荣的带领下,团队中的康岚、高亚威、王译萱、陈嘉瑜、刘文强、乐融融、刘晓雨、李翀等青年教师成为深受学子喜爱的好导师。

团队教师积极承担教学工作,探索交叉学科、教研结合新模式,多门课程获评精品课程及核心课程;科研创新成果被有效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主编专业教材《干细胞生物学》。老师们主动担任7个班级的班主任,探索创新教学模式,这些班级均获评校优良学风标兵班或校先进集体。

即便是在今年的疫情期间,高绍荣团队依然不时传出好消息,团队多篇高水平论文接连发表于《科学》《自然·细胞生物学》《细胞研究》《细胞—干细胞》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

胚胎发育、细胞重编程是研究细胞命运转变的两个核心体系,而表观遗传调控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之一,是我国基础研究的重点突破方向。高绍荣带领团队利用早期胚胎发育和细胞重编程体系,系统解析了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细胞命运转变的分子机制,探秘生命发育和动物克隆的科学奥秘。

团队的核心成果之一就是关注在生命最初胚胎发育阶段两种组蛋白修饰的重塑。团队研究发现,早期胚胎中组蛋白修饰的调控如果出现异常,就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导致胚胎在植入前就会发生死亡。这一成果对人辅助生殖中胚胎培养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成果入选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谈起个人近年来在学术上的成长,团队成员高亚威教授说,“高绍荣老师帮助我们建立了成熟的科研思想,也引导我们树立了教书育人的坚定信念,是我们永远的榜样。”她说,“一个优秀的实验平台对我们这些年轻老师的发展真的帮助很大,让我们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去尝试开发一些有风险、但是更有创新性的实验技术。”

另一团队成员陈嘉瑜,从3月初疫情开始就将“家”安在了实验室,保证了实验数据的产出进度,而纸板箱+睡袋就是他的床。陈嘉瑜说:“作为一名生命科学科研工作者,我愈发感受到建设科技强国、健康中国的紧迫性。”凭借在教学科研上的突出成绩,他今年获得同济青年五四奖章。

这些优秀的青年教师还在不断成长与进步,在科研工作中成为团队的核心主力的同时,也成为团队学子时时看齐学习的身边的标杆。

2018年,由高绍荣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教育部“细胞干性与命运编辑前沿科学中心”获批成立,是教育部首批设立的7个前沿科学中心之一。中心汇聚了一大批青年学者,为创新性基础研究的攻坚合作提供了平台,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驶入快车道。

今年2月,同济大学生物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其中凝结着高绍荣团队作出的重要贡献。

“做基础研究就是要有使命感,要耐得住寂寞,不怕辛苦,还要依靠团队协作,整个过程特别考验人,也特别能磨炼一个人的精神品质。”高绍荣教授说,“我们的团队也一直是在挑战中不断探索、进步,并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言传身教地教给学生,激励他们为国家基础研究的发展进步、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应有的力量。”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