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个中国青少年就有1个抑郁:拿什么拯救你, 不快乐的孩子!

原标题:每4个中国青少年就有1个抑郁:拿什么拯救你, 不快乐的孩子!

中国青少年的抑郁症高发,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问题。明明这代孩子享有最优越的生活条件,被全家捧在手心当宝贝,为什么心理问题却那么多?究竟是父母做得不够,还是做得太多?

作者:立正妈妈,国家人社部 高级儿童情商管理指导顾问 、中国图书馆学会 儿童阅读推广人。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生活条件最好的一代,

抑郁症却最高发

90%的家长从未曾想过孩子会得抑郁症,直到被确诊的那一天。

一份《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报告显示:2020年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

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1成,其中重度抑郁为1.9-3.3%;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其中重度抑郁为7.6%-8.6%;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为10.9%-12.5%。

这不是一串冰冷的数据。

数据的背后是中国每四个家庭,就有一个需要去面对抑郁症这场严峻的战役。

当战争袭来,家长第一感觉普遍是“不可思议”:不可能,不相信,不接受。

明明现在生活条件比从前好了那么多,给孩子都是最好的待遇;明明我们对孩子的关注可谓无微不至,全家都围着他转;明明所有孩子都面对一样的学习压力,为什么就他扛不住;明明孩子平日看起来都挺正常的,根本没有什么异样……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精力,为什么最后却养出了不快乐的孩子?

父母越关注,越焦虑;

孩子越被关注,越抑郁

《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有3000多万青少年(12-18岁)为抑郁症所困。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青少年表示,除了学业压力外,父母的管教、沟通,以及他们潜在期望带来的自我压力是重要的焦虑来源。

虽非本意,但青少年的抑郁症高发现象的背后,父母确实是无形的推手。越被关注,越焦虑。表面是父母无微不至的爱,背后却藏着孩子不堪重负的伤。

在去年热播剧《小舍得》中,学霸颜子悠的妈妈自卑又好强,将人生唯一的希望和寄托都在儿子身上。

从幼儿园开始,对颜子悠的生活和学习,事无巨细,关怀备至。课堂笔记替他抄好,练习卷替他精挑细选过,金牌培训班的老师也是挤破头抢来的,就连每天吃几颗坚果,喝哪个牌子的牛奶都要严格把控,但也就是这样密不透风的爱,压得颜子悠喘不过气来,最终甚至逼出了精神问题。

在中国,像子悠妈妈这样自我牺牲型的父母非常多。越在意孩子,越容易焦虑。越焦虑越容易把压力嫁接到孩子身上。

1. “关注过度”带来的焦虑

电视剧《少年派》中,林妙妙母亲王胜男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家长,视娃为一切,为了女儿倾尽所有,开口闭口——“妈的爱好就是你。”

女儿成绩不好,她心急如焚,想办法找老师,找关系换学校,担心闺女吃不好睡不好,还特地举家搬迁到学校附近。生活中,更是事无巨细地紧盯着女儿的一举一动。

哪怕女儿已经十五六岁,但依旧每天关注她“吃饭、洗手、如厕”等问题,这种无时无刻看似“嘘寒问暖”,实则关注过度的爱,让女儿濒临崩溃。

明明为了女儿呕心沥血,但又忍不住提心吊胆,怕女儿有一丁半点的闪失,总觉离开自己的“督促”,女儿一定会出错。所以总是口是心非的唠叨、打击、嘲讽。

最后换来的,是女儿的叛逆和痛苦,直呼妈妈就是个“杀人不见血的女魔头”。

看似把女儿呵护成温室里的花朵,但过度的温暖和关怀,会比外界的风雨,更伤害植物的勃勃生机。

2. “别人家孩子”带来的焦虑

学业带来的焦虑,是当前亲子矛盾最突出的燃点。在“鸡娃成风”的大环境下,无论父母是否愿意,都会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往前走。各种培训班、兴趣班、学位房的压力,压榨的不仅是孩子的时间,还有父母的钱包和精力。

举全家之力,倾注所有。付出越多,对孩子期待越大,内心天平就越容易失衡。

一比较就焦虑,是中国父母的通病。

在电视剧《小欢喜》中,女学霸英子的妈妈宋倩就是典型。她就像个精算师,计算着排名、得分率、录取率,将自己和女儿困在了与别人家孩子比较的数据表里。女儿考了第二名,都会惹来一顿训斥“才考了第二名,你还不紧张吗?”

宋倩拼了命想送女儿上清华,认为只有那里才是“天之骄子”的归属,但爱天文的英子却一心只想上南大,为的就是“逃离妈妈”。可惜无论英子如何抗争,都改变不了妈妈对最高学府的向往。最终压抑到极点,甚至想跳海轻生。

当父母焦虑着孩子“不如别人家”,过多地预判和干涉了孩子的未来时,其实带来的无形压力也会成为刺伤孩子的利刃。

3. “优等生家庭”带来的焦虑

有个让人难以置信的数据,越是高学历、高管家庭的父母,孩子越是出现抑郁的高发群体。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专家应力老师所在的研究院在治疗网瘾中,发现了一个意外的结果———抽样治疗的1300多例网瘾患者里,教师、医生和公务员家庭出身的孩子比例占到了43%,而公务员中又以警察居多。

资优生家长习惯了“人中龙凤”的社会角色,迫切希望用自己成功的人生经验来指导孩子,让孩子走更少的弯路,吃最少的苦头,最大化地实现人生价值。

应力老师在分析中特别强调“主要是这类家长容易把社会上的角色带到家庭中。”

以教师为例,学校出身的家长,习惯将分数当做追求的目标,在家长也习惯将孩子当学生来期待。教师角色一旦代入到家庭,给孩子的压力就会多于温暖,对孩子犯错的忍耐度就会降低。

时代竞争的激烈,使得这代资优生父母会更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不如别人”、“不如自己”。

期待越高,焦虑就越严重。高压之下,孩子尤其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问题。

难怪应力老师说“从研究来看,这类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一上网,保证就上瘾。”

4. 父母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

父母焦虑的背后,其实是无处安放的“爱”和“担忧”。总希望能够让孩子的人生一路顺坦,无忧无虑。但来自父母环环相扣的焦虑,容易催生各种各样带有情绪问题的孩子。

焦虑是会传染的疾病,父母的情绪情感和言行举止,潜移默化中会给孩子带来压力,耳渲目染中又会感染到子女。

所以,心理医生强调,“问题孩子的背后,常常都有问题父母”。

那些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是抑郁和焦虑、强迫、恐惧等神经症的青少年,其发病的一个重要源头就是来自于父母。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焦虑包裹中,孩子会逐步被父母的焦虑所同化。无力感和沮丧感就会将他们包裹,他们以无声的方式折磨自己,消耗自己的心理能量,吞噬自己的自尊感,变得悲观和自我否定。

但他们无力向外攻击,因为这些行为会是父母不喜欢的,会带来更多的训斥,也带来更深的愧疚感。

他们不会停止爱父母,只能选择不爱自己。所以很多的孩子向内攻击,用自我贬低、自残、自伤来进行自我惩罚。

被忽视的“第二只小鸡”,

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

1. “第二只小鸡”实验

《游戏力》的作者劳伦斯·科恩描述他曾做过一个“两只小鸡”的实验:

第一步,小鸡们出生几天后,我把它们一只一只地轻轻捧起,死死地盯着它的小眼睛,就像老鹰盯上猎物的样子。等我把它放下时,小鸡全吓得僵在地上不动了,开始装死。大约1分钟后,它蹦起来,重新四下走动。这就是从害怕到复苏的一次循环。

第二步实验中,我同时吓唬两只小鸡,结果它们一起装死,大约持续了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它俩一起装死的时间,比第一步实验中单独装死的时间要长很多。

接下来第三步,我在吓唬一只小鸡的同时,让另外一只在旁边闲逛,结果被吓的这只小鸡仅仅在地上躺了几秒钟就蹦了起来。

实验结果说明:受惊的小鸡会通过身旁的小鸡来判断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否安全。

同样,孩子不是直接被外界的事物所吓到,而是被父母或身边人的反应所影响,产生了恐惧。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小孩本来跌倒了并没有哭,可是当父母紧张地跑过来嘘寒问暖时,他们却开始嚎啕大哭。

这恰恰是因为“第二只小鸡”受到惊吓的模样,让孩子透过父母的关心、鼓励看到了“恐惧和不安”,过度关注反而强化了孩子“虚弱、受害”的自我印象。

紧张的父母=“吓坏了的第二只小鸡”。

父母过度的担忧与关照,时常会制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孩子也能感受到那份焦躁和不安。在父母焦虑的眼神里,孩子读到的信息时:“情况不好了”。

对于弱小的孩子来说:“如果我的父母/照顾者/老师都不能处理好,那么情况一定非常糟糕。”

在父母这里接受到的危险信号,会使得孩子被父母的焦虑所传染。

并且,小龄的孩子感受到的焦虑程度会更深,内心会更恐慌,对自我也会更多怀疑——“完了,怎么办”、“我一定没法应对”。

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自我意识的急剧发展,一边想要独立,一边又无法脱离对父母的依赖,与父母的边界不清,关系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内心的分裂和撕扯就更是矛盾重重——“我做不到”、“我太没用了”、“我看不到希望”、“世界让人绝望”。

青少年这个阶段正处在心理发展的迅猛期,情绪波动剧烈,如果得不到父母正确的心理引导,极易就诱发了抑郁症。

可以说,当青春期的娃撞上易焦虑的父母,要么是一场宇宙大爆炸,要么就是一场内心的自我毁灭。

2. 做孩子眼中“镇定的第二只小鸡”

父母的情绪世界是孩子对世界的参照物,造就了孩子成长情绪的底色。

焦虑的情绪会传染,淡定的心态同样也会。

反之,如果父母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平静地面对问题,从容地处理危机,那么孩子会被这份淡定所感染,内心的焦虑也会得到抚平。

作为父母,我们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在容易紧张的孩子面前充当“镇定的第二只小鸡”,闲庭信步,用淡然带动原本被吓到的小鸡,迅速恢复常态。

科恩在实验中,给了一个安慰紧张和害怕孩子的妙招。让孩子看看父母的眼睛:看看我的眼睛里有没有紧张和害怕?这比说一百句“不要紧张害怕”,或者讲一百句大道理要有效多。

平和的父母,会让孩子通过眼神看到一个从容的世界。

3. 运用“中和”的力量,轻推孩子面对焦虑

焦虑是这个时代的通病。

适度的焦虑并非坏事,它能够激发人最高的心理动机,调动我们的行动力,获得最高的效率。然而,效率和焦虑呈倒U结构,过高的焦虑,只会将自己压垮。

所以,父母能够治愈孩子的良方,就是扮演一个“中和”的角色。用我们的镇定和自信感染他,引导孩子去面对困境,而不是盯着不完美的地方。

我们没法避免孩子成长中的挑战和困境,但可以用轻松豁达的态度,扮演“镇定的第二只小鸡”——“嘿,没什么大不了。你可以的,一切OK。”

告诉孩子,紧张、恐慌、不安,都是人的正常情绪。并非不哭不怕才是勇敢,而是可以哭,可以怕,但擦干眼泪后,可以直面困难,相信自己可以应对。

“中和”的力量,就是在焦虑和放松中找到折中点。当焦虑袭来时,轻推孩子一把,让他们相信问题不大,自己有能力战胜它。

同时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会为他们兜底。

4. 做豁达的父母,养育快乐的孩子

中国式父母焦虑,根源在于弄不清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借用伟大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的一句话:我们要做孩子精神上的仆人,而不是主人。

父母需要弄明白,孩子的人生终归是他自己的。我们不能代替他去经受成长,也无法扫清所有障碍,解决所有问题和困境。

孩子是在父母的言行中,学习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我们如何活出自己的生命,孩子会吸收和内化,然后学着用那样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生命。

与其时刻胆战心惊孩子的养育会出错,不如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我提升上。当你变得更好,孩子自然会努力向你看齐。

《郑渊洁家庭教育课》一书中,郑渊洁写了一段话:

“说到家庭教育,我将女儿培养成学霸的最大秘诀是作为父亲,在女儿上中小学的十二年间,我从来没有对女儿说过你要努力,我只对自己说,郑渊洁,你要努力。

“说到家庭教育,我将女儿培养成学霸的最大秘诀是作为父亲,在女儿上中小学的十二年间,我从来没有对女儿说过你要努力,我只对自己说,郑渊洁,你要努力。

焦虑的父母,传达给孩子的是压力;豁达的父母,传达给孩子的是动力。不慌,不怕,不乱想。越豁达的父母,越能带领孩子走出开阔的人生。

- 今日视频推荐 -

热文推荐

........................................

【蓝橡树家长圈】家长的圈子决定孩子的人生高度!和数万家长一起,学习最新最全教育理念和方法;与数百位牛爸牛妈畅聊教育;线上线下家长沙龙提前占座。

长按复制ID, 添加好友, 申请加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出国留学导师微信号:guanjia333
  • 学龄前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27
  • 小学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4
  • 初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1
  • 高中群管家微信号:guanjia0033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