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微号网评】“适合”就是最好的教育

吉林市教育关注我们

当前,我市中小学正是“入学季”,那些早就存在给孩子找个“好学校”想法的家长,心里就越发不踏实了。很多家长都在忙于找“熟人”、托“关系”,希望能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

现在的父母都非常期望自己的孩子能上所谓的优质学校,比例明显高于孩子的自我期望。据统计,父母的期望值大约是孩子自我期望的两倍。这当然可以理解,优质学校便于孩子高素质的形成,有利于他将来升学、就业和幸福生活。但这对大多数的父母来说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即使在我市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的今天,父母们如此高的期望也无法全部实现。

其实,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这是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不了解孩子就没有办法教育孩子。显然孩子是千差万别的,但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一定要和孩子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因为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适合你的学校,才是最好的学校,才能学得更好。

每个孩子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所以我们不能用什么一中男孩、毓文女孩这样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要求你自己的孩子。但是现在家长们犯的错误恰恰就在这里,现在的家庭教育之所以困难重重,就是因为我们用了一种模式化的方法去要求千差万别的孩子。

人的成功在于选择,天才就是选择了适合他的道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教育经历不能完全代替个体差异,将抽象的学生概念变成具体的、鲜活的每一个孩子,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空间、更多的学科实践,应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新历史时期的使命追求。

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需要发现“适合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先天之不同、后天之差异。准确发现这些不同和差异,才能知道孩子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充分激发孩子的智能与品质,尊重孩子的选择权,鼓励孩子去尝试、感受和体会。真正的适合是让孩子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适合未来的社会角色,适合社会与国家的发展进程,将个体命运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才能拥有广阔的人生舞台。

教育的本质就是根据每个孩子的兴趣特长提供“适合的的教育”。这并非什么新理念、新方法。当然,在当下的现实环境中,“适合的教育”并非是解答家长困惑的灵丹妙药,但至少也应该是目标导向与方法路径。帮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规划好未来的人生道路,是家长们的共同责任。

如周国平所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所以教育没有最好,适合就是最好。

编辑 | 王泽

制作 | 孙世屹

请为吉林市教育点亮在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