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落实?五步有保障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由心理问题导致的极端恶性事件频有发生,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比例已逾20%。从去年开始,教育部、各省教育厅相继颁发了相关文件,明确要求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测评,逐步推进心理健康体系的建设工作。

中小学心理健康体系的建设工作,作为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纳入学校常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但全国基层学校和教育局在完成这项工作中,还存在预算不足、知识技能匮乏、科研成果未能有效转化和实践应用等方面的困难。如何快速有效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我想至少应该在以下五部分给予基本保障。

(一)加强专兼职教师配备

1、各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超过1000人规模的学校必须配备专职教师,酌情增加兼职教师配备,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稳定、专业能力过硬。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解决。

2、专职心理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兼职心理教师须经过专业培训或具备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资质。

(二)建立健全培训培养体系

1、明确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不断提升教师工作水平;

2、明确专职心理教师每年应进行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对兼职教师开展通识性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其教师培训计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全覆盖培训,推行心理健康教师持证上岗。

3、协调校内外资源,支持心理教师参加学习、进修、培训、交流等活动,分期分批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骨干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专业督导。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推动心理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三)完善评价保障制度

1、把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纳入各学科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每位教师重视和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岗位职责和特点,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内容,定期开展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职务职称评聘、推优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3、把专职心理教师面向学生、家长、教职工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主题活动、心理辅导等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管理。把兼职心理教师工作量按规定进算并保障相应待遇。

(四)建设心理健康发展服务平台。

1、设立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规范,有条件的可在校内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

2、安排固定的开放时间,确保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并安排具备心理辅导资质的教师值班。

3、健全心理辅导值班、预约、面谈等制度,保障学生心理辅导与求助需求。

(五)强化协调联动机制

1、加强与上级主管单位、文明办、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以及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等沟通合作,建立沟通协作和联防联控机制。

通过医教结合、医教协同方式,建立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畅通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的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及时转介疑似患有严重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学生到专业机构接受诊断和治疗。

2、搭建互通平台,构建“家长-教师-学校”,沟通桥梁和网络,依托家委会、家长学校、家校联系群等,加强日常沟通交流。

(1) 充分利用家长开放日、新生报到日等契机,面向全体家长举办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提高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

(2) 开展学生家庭走访活动,帮助化解家庭亲子矛盾,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意识和家庭教育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人类个体生长和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积极探索实践,通过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引进心理健康课程、推广同龄人互助机制等方式,动员社会、家庭、学校等形成合力,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