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零点有数:作为家长,带神兽参观博物馆的正确姿势你get了吗?

原标题:零点有数:作为家长,带神兽参观博物馆的正确姿势你get了吗?

编者按

本文由国家文物局机关报、全国文博行业唯一综合性权威报纸《中国文物报》刊载,作者为零点有数城市创新事业部副总经理乔玲玲。

*下文图片均源自摄图网

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学校的参与越来越多,家长的参与也是提升博物馆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博物馆教育的馆、校、家结合成为必然趋势。

作为家长,如何认识儿童在参观博物馆时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博物馆儿童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

儿童观展特征分析

2020年底,我所在的零点有数参与了某省博物馆的儿童观展课题研究,选取了一场展览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适合儿童的学习支持服务和观展模式,探寻更加有效的博物馆儿童教育实践方式。这次研究,我和研究部、服务设计部的4位资深同事一起跟访、观察、记录了60组6岁至8岁孩子的亲子观展过程。把60组家庭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孩子和家长在没有任何引导和讲解的情况下自由式参观展览,第二大类是由讲解员带领观展并讲解展品,第三大类是由讲解员带领并且通过体验活动的方式介绍展品。

研究发现,儿童参观博物馆的效果主要受到几方面影响:

一是,孩子自身的认知水平不同,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

2周岁以下的孩子主要通过肢体动作传达认知、适应环境;2周岁至7周岁的孩子,在认知和思考过程中需要通过想象和联想进行弥补,这个阶段的孩子具有丰富的想象力;7周岁至12周岁的孩子对数据和图形已经有了具体的分析能力,能够通过他人的行为理解事物,但对抽象事物的判断能力还不足。

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设计不同方式的观展模式。

二是,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观展效果。

比如包含了读、听、看的展览方式,能够让观众保留记忆的比例在10%至30%之间;加入口语表达、动手操作的展览方式,能够让观众保留记忆的比例达到70%至90%。

因此,在展览中加入实物教具、教学视频,设计体验游戏、触摸实物、聆听音乐、绘制展品、编制故事等参与式活动,能有效提升观展效果。

三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会影响观展效果。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孩子和同伴之间的互动、孩子和老师(工作人员)之间的互动,都影响其观展效果。年龄相同的情况下,由讲解员进行体验式互动讲解的孩子,平均观展时长为23分钟,儿童注意集中力于展品或讲解的平均时长为15分钟;由讲解员进行单向式讲解的孩子,平均观展时长为18分钟,儿童注意力集中于展品或讲解的平均时长为9分钟;而自由观展的孩子,平均观展时长为18分钟,注意力集中于展品的时间仅为7分钟。

积极互动的观展方式更有利于儿童专注地观展和学习。

我们观察6岁至8岁的亲子家庭观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或者共性特征如下:

一是,孩子参观时注意力不集中是常见现象。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都在10分钟左右。当孩子表现出四处张望、抠鼻子、跟同伴玩耍打闹等行为时,就是明显的注意力分散信号。

二是,孩子在对展品产生兴趣的时候,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这是什么?这是用来做什么的?”因为文物距离现代生活比较久远,孩子需要和现代生活关联才能有更强的代入感帮助其认识和理解文物。

三是,他们特别容易受同伴影响。当一群认识的孩子一起观展时,同伴的一句言语互动或身体触碰都可能会拉走孩子的注意力。

四是,根据家长和孩子的互动模式将家长分为“引导型”“支配型”“影子型”“鼓励型” 四种类型。 “引导型”家长 在观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和孩子的反应向孩子提问,引导孩子学习; “支配型”家长 频繁地干预或支配儿童的观展行为; “影子型”家长 以陪伴为主,不会或极少主动干预儿童观展过程; “鼓励型”家长 会持续关注孩子的行为,督促提醒孩子认真听讲,鼓励孩子积极互动与思考。

当展览没有讲解员的时候,“影子型”家长则显得过于“无为”,让孩子处于无助茫然的环境中,8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引导型”家长,给孩子发挥一部分讲解的作用,帮助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8岁以上的孩子需要“鼓励型”家长,不过多干预但也会关注、督促、鼓励孩子多思考。 当展览由讲解员专业讲解的时候,“鼓励型”家长的陪伴显得很合时宜,适当提示,不过分干扰。 无论哪种情况下,“支配型”家长方式都是不可取的。

五是,好的亲子互动方式特别注重细节和善于利用展板进行共同学习。一些家长会和孩子一起观看阅读展板上的内容,并引导孩子关注更多细节。

六是,大多数家长对于展览和展品没有提前充分了解,以及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都不影响儿童观展效果。即使是对展览充分了解的家长,如果采用不恰当的引导方式,也会让孩子的观展效果大打折扣,和孩子一起学习、形成良好互动的家长,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观展效果。

家长如何发挥作用

在这次研究过程中,我看到了60个孩子及各式各样的家长,产生了几个问题,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满足好奇心求知欲,提升参观博物馆效果?

大致总结了几条行动指南或称之为注意点:

家长要先建立自己的觉知。要认识到自己在博物馆教育中也应当扮演角色和发挥作用,而不是把孩子带到博物馆就可以了。当然,家长也不必过分焦虑,担心自己学识不够、了解不足就不能帮助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做好奇型家长,不做冷漠型家长。参观博物馆对于家长来说也需要带着好奇心,可以先问问自己期待看到什么样的展览,有哪些展品是难得一见的珍品,我们小时候去博物馆时的心情等,保持好奇心会让家长更加精力满满,而冷漠只会使其更加疲惫不堪。

做学习型家长,不做全能型家长。博物馆是一个学习与探索的场所,这不仅是针对孩子而言的,对于家长也是一样的。来到博物馆不只是孩子在学习,家长也要学习。和孩子一起观察、一起阅读展品介绍、一起听讲解、一起参与活动,一起探索、一起学习的意义和掌握知识的意义一样重要。

做引导型、鼓励型家长,不做干预支配型家长。参观博物馆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引导孩子自主探索学习。有些家长希望孩子在博物馆多学一些知识,因此要求孩子观察某些展品,喋喋不休地强调认真听讲解,甚至干预、纠正、批评孩子的提问和行为,这些都会抹杀孩子的学习动力。家长要做好引导和鼓励,在适当的时候为其加油点赞,鼓励提问,引导孩子观察展品,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

做观察型家长,不做无为型家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和兴趣点,因此,家长也要注意观察,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比如,孩子在哪些展品前停留时间比较长,会对哪些展品细节提出问题,会对哪些展品产生联想,都是很好的亲子互动机会和学习机会。

做细节型家长,不做灌输型家长。帮助孩子了解展品、掌握文物知识,不照本宣科,不讲解生涩的术语,与孩子一起观察展品的细节就是很好的学习方式。比如,与孩子一起观察梅瓶上的花色和形状,看看几百年前的梅花和公园里的梅花是不是一样的。

学会借助想象的力量。了解文物是需要想象力的。借助现代生活中的场景联想,帮助孩子理解文物和展品。

借助数字博物馆提前做功课。在观展前家长可以进入博物馆官网或者微信公众号,提前了解展览信息,给孩子做一些预热和讲解,适当增加对展览背景故事的讲解,提前帮助孩子进入状态,提起对文物对展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为孩子多争取互动参与的机会。更多的互动和活动参与,是提升孩子学习积极性、强化学习效果的有效方式。博物馆宣传教育部门经常举办知识小竞赛、手工制作、绘画、非遗等活动。例如,家长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报名参加,如果孩子的作品有获奖或发表的机会,对于提升其荣誉感和成就感也大有益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