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大写的尴尬:筹办高校70年校庆,一操作自以为得计,却被狠狠打脸

大学举办校庆,这在现在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大学之所以举办校庆,一方面是为了庆祝学校的生日,另一方面也是彰显一下学校的底蕴,以打响自己学校的知名度。

而学校在举办校庆的时候,一般都会邀请一些在社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来参加,或演讲,或捐款,很是热闹。作为学校,这是白衣而无一害的事。

这些人来演讲,就是鲜活的榜样,对在校大学生就是一个激励,也能让其他高校看看自己在学校的成就;而他们来捐款,则是对学校最直接的支持,学校更是乐开怀了,不是?

校庆因为对于学校有着诸多的作用,所以现在,没有哪一个学校在遇到自己学校建立日的时候,会放弃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大好机会。所以,无论是怎样的一个学校,他们都会有样学样地组织校庆的。

这不,长春工业大学今年9月也即将迎来它建校70年的校庆。按照历年来的活动流程他们也在网络上发起了一个众筹活动,就是向从本校毕业的校友和毕业生发出捐款倡议。他们确定的众筹目标是100万。

一个有着70年历史的老牌学校,这个目标应该不大,但是结果却让人很是意外。活动进行了一个月,筹集的资金竟然还不到2500元,竟然还有人只捐了1分钱。这不是大写的尴尬吗?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校。尽管它的名声在国内不怎么响亮,但也还是一所不错的大学,每年的报考率和就业率的成绩还是很亮眼的,为什么就是没有几个人(仅有55人捐了款)捐款呢?这其中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这一方面是因为长春工业大学经历过多次的改名、扩建和撤并,让它经历了一次次的震荡。一个学校连自己的名字都被改来改去,还莫名地消失几年。这让那些原本在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对它的归属感越来越弱,以致到最后,没有了什么感情。没有了感情,谁愿意给你付出呢?这应该是一个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就是因为他曾经和吉林工业大学有一段时间的合并。尽管后来分开了,但是随着吉林工业大学的实力越来越强,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甚至最后被更名为吉林大学,而长春工业大学还是不温不火。

吉林大学那招牌比长春工业大学响亮多了,因此当年毕业的学生都只看吉林大学,谁还看长春工业大学呢?这也是很现实的一个事,不是吗?

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因素,而根本的就是长春工业大学没有在学生在校期间给他们一种归属感和成就感。因为他们在学校没有获得一种归属感,而毕业之后,就更不会对它有什么留恋和怀想。也正因此,在学校发出募捐的倡议的时候,有毕业生捐了一分钱。为什么捐一分钱?其实就是对于学校一种变相的羞辱啊,不是吗?

一个学校,无论优劣,它都是在培养学生,它就应该和学生互相成就。这就像有些学校的校训所说,今天,我以你为荣;明天,你以我为荣。这个校训其实就说明了一切。

长春工业大学这次募捐的尴尬,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坏事,它至少让长春工业大学知道了自己的问题所在。现在,高考已经结束,期望长春工业大学也能从这件事上汲取教训,提升学校的实力,多为学生做实事,让学生多一些归属感。如此一来,这就是一张金字名片,还担心没有学生铭记学校的好吗?

亲爱的读者,对于长春工业大学为70年校庆募捐,结果却只收到不到2500元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我是蝴蝶花雨话教育,专注教育时事和最新教育动态,喜欢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喜欢我的朋友,请关注我:蝴蝶花雨话教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