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浅谈人口迁徙与方言——以江西地区为例

原标题:浅谈人口迁徙与方言——以江西地区为例

正文之前,先对半个月前的那篇《九江话“背”》做一个校正,由于当时尚未考证到本字,故暂且用音近义近的“背”字代替作为论述。经查阅和考证,九江话中的动词“背”实为“捭”。“捭”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作动词,读bǎi,本义为两手左右旁击,引申为分开,例如“纵横捭阖”。在九江话中,“捭”有摆弄折腾、逗弄调笑两层含义,常用组词有“捭饭”、“捭开”、“捭菜”、“捭酒”。

北民南迁与江淮官话

由方言地图可以看出,中国境内的方言分布并非凝固、规整的,方言间的相互影响融合和人口流动、地方文化的交融撇不开干系。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分别为:

● 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五胡乱华,《资治通鉴》记其事曰 : “时海内大乱 , 独江东差安。中州士民避乱江左者,多南渡江。”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很多侨乡。如:南司州、南徐州、南 兖州、南弘农、南新安指的是东晋南北朝时流亡江南的北方人的侨乡。

● 安史之乱——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汉民南下江淮,西入川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给唐王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更为严重的是,此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

● 靖康之耻——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

关于这次大逃亡,累计南下移民达500万,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原汉民族南迁,很多明清小说、戏 曲中都有记载。今东南各省,甚 至远至福建、广东都有大量北方移民,其中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苏南浙江一带。这次 移民活动,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影响巨大的 “客家人”族群。

而方言,也在政治动乱、战争和人口变动以及周边方言的影响下发生变化,以江淮官话为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中原百姓为避乱纷纷南迁,江南和江淮地区受到中原汉语的冲击,尤以长江两岸为重,而江南镇江以上则是南来难民的主要聚居区,再加上土著方言的影响,江淮之间逐渐形成了江淮方言,再到宋朝靖康之耻,北民南移,江淮之间再度成为为北方方言所冲击的要地,致使江淮方言逐渐与吴方言拉开距离。

在江淮官话中,九江话是一个深受历史、地理、周边人文等因素影响的典例。九江自古以来就是吴头楚尾交汇地,是九省通衢的重要港口城市,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反映在方言本身就有诸多特色:

首先从方言种类来说,九江话属于北方方言——江淮官话,作为北方方言,九江话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有翘舌音声母字,名词词汇中带“儿”的也比较普遍,例如“板儿”、“盆儿”、“凳儿”,尤其常见于带鼻音韵尾的名词词汇中;从地理位置来说,九江隶属江西管辖,九江官话区的东、南、西三侧全由赣方言区包围,因此,九江话中也有许多受赣方言影响的痕迹,例如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一些翘舌音声母字九江话中读为平舌音如“争”、“铲”、“山”。另外,赣语的影响从九江话当中的一些文白异读现象也足以见得,例如“解”、“间”、“敲”、“孩”,文读时都是j组声母加上齐齿呼韵母-i,而白读时有些人则读成g组声母加上开口呼韵母a,这其中的白读读法,就是受赣方言的影响而存在。

另外,九江话特别是九江周边话,不但受赣语影响,也深受鄂东楚语的影响,这也与北民南迁之潮有着密切关系。据史书记载,晋永兴元年,九江与柴桑同属江北浮阳郡今湖北薪州一带,梁代“移九江治溢城”(《嘉靖九江府志》)。郡治的南移意味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也带来了大量“楚民”的南移。这些移民散居在九江四郊耕种生息,用楚语与九江人交流,自此,楚语开始与九江话相互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了带浓郁楚语特点的九江乡下话。所以,可以听出吴头楚尾的九江话中圆唇元音字特别多,再加上声母中多翘舌音,发音时舌尖向后卷,使得九江话既有下江方言的细腻,又不乏楚语的柔润。

明清移民与“江西老表”“解手”

除上述三次大迁徙之外,历朝历代还有诸多大大小小的人口迁徙,有些是自发的,有些是被迫的,例如元末明初大移民,明清到民国初期的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等。民间一直流传着“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说法,“江西填湖广”说的就是元末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攻打长沙,与陈友谅旧部和元王朝残余势力血战四年,最终确立了明王朝的统治,而长沙地区由于这一连年的战祸生灵涂炭,庐舍为墟,明王朝便就近从江西地区迁大量移民往湖广省(今湖南、湖北两省)。

关于“江西老表”这一名称的起源,流行最为广泛的说法便来源于这一次迁徙:这些迁入湖南湖北的江西先民的后代回江西祭扫祖陵时,就喜以老表称呼当地的江西族人,意为祖上原是表兄堂亲,一脉相连。

此外,民间还有很多说法认为,不少方言地区所使用的“解手”(九江话念[kaæ35 ʂəɯ35])也来源于明清时期的大移民,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时与友人闲聊谈及“解手”时说:“俗谓溲溺为‘解手’,初不明其义。及入四川,与人谈,乃知明末年,四川人未遭张献忠屠戮者仅得十之一二,膏沃之地尽化草莱。故清初政府强迫移民,先以湖广之民填四川,继以江西之民填湖广。当移民之际,悉系其手,牵之而行,若今日之拉壮丁然。被移者内急,辄请于解差曰‘解手!’遂相承以解手作便溺之代称...”但其实“解手”一词早在元代就已经出现,《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中说:“叙了些寒凉,魏生起身去解手。”可见,“解手”一词的来由与明清各地移民并无太大关联。

参考文献

[1]曾国祥.九江方言词典[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8

[2]尹志伦.论方言与人口迁徙[J].广东史志,1994

[3]李奇瑞.九江方言及其演变[N].九江师专学报,2000,(1):28-32

作者简介:向芷晗,武大文学院2022级(准)研究生,江西九江人,热爱滑雪潜水等各项户外运动,喜欢花花草草猫猫狗狗,最爱天马行空胡思乱想,啥都会点但啥都不精的佛系女子。

主编:阮桂君

执行主编:张捷慧

作者:向芷晗

封面图:网络

编辑:庄承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