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读书笔记丨布扎初探:与建筑学子息息相关的建筑教学体系

原标题:读书笔记丨布扎初探:与建筑学子息息相关的建筑教学体系

相信大部分建筑学或者规划的同学对本科低年级这样的专业学习场景不陌生:大一入学后练习素描、做一些基础的构成训练、了解人体工程学、用水彩绘制大设计、专业课老师十分注重平面构成等。

谈及此,不知大家有没思考过我们本科五年所受的建筑教育体系由何而来呢,为何如此惊人的相似?

其实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主要由两个渠道发展而成:

  1. 一是1920年代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投身建筑教育,他们也成了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和建筑史学研究的奠基人,代表人物有:梁思成、杨廷宝、童寯、范文照、陈植等。 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深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体系的影响,也称为 “布扎”(Beaux-Arts)体系 。而大部分建筑院校的建筑体系都或多或少有布扎体系的影子。

2.另外一个渠道则是近代官方兴办的建筑科、建筑学。1902年清政府草拟了《钦定学堂章程》,并首次将建筑学与土木工程同时纳入中国教育章程中,但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土木工程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建筑学一直比较弱势,因此暂且不提。

01

布扎体系的历史起源

我们所熟悉的“布扎”一词的法语原文 “Beaux-Arts”,即英语 “fine art”,“美术”

1819年,“Beaux-Arts”这个词正式成为巴黎美术学院的名称。

巴黎美术学院的原型来自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学院,最早追溯到1648年成立的法国皇家绘画和雕塑学院。而1671年成立的皇家建筑学院标志着建筑学正规教育的开端,该学院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停办。1795年,专门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工学院成立。同年,国立科学和艺术学院成立,下设建筑专科学校。1819年,正式采用“École des Beaux-Arts”这个称谓,直至1968年该校被废为止。

“École des Beaux-Arts”即美术学校 ,或美术学院。由此可见,建筑学在渊源上应该是艺术的一个门类。

布扎体系演变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

起源—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布扎体系(1830~1900);

美国传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扎教学(1880~1920);

中国传播—中国近现代建筑学启蒙教育(1920~)。

自1830年一直持续至20世纪初,时间跨度长达百年。

而现在,布扎常被等同于 复古主义、折中主义,并且衍生出 古典复兴式、摩登古典式、装饰艺术式、摩登艺术式、都铎哥特式、意大利式、国际式等各式风格。

从最宽泛的定义来看,甚至有人会称布扎体系为一类古典建筑,对立于现代。

可能有小伙伴会有疑问,觉得我们平时所学的布扎体系做出来的设计也并不是古典建筑,更像是现代建筑,为何称其“对立于现代”呢?

顾大庆老师认为对布扎建筑教育的批判并不在于它的工程性方面的教育是否成功,他认为布扎体系在让学生了解房子是如何是如何建成的这件事上很可能做的很好——其部分原因能在梁思成先生《建筑师是怎样工作的?》这篇文章中得以体现,梁先生将结构与造型作为独立的问题来处理,即功能解决实用问题,结构解决坚固问题,造型解决美观问题。但问题在于材料、结构和建造只是实现设计的手段,而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空间与建构,结构构件作为重要的造型要素参与空间的塑造。

这里指的“对立”并不是“敌对”,而是二者本质的不同。

02

布扎体系与其演变

01布扎体系内核

布扎体系在顾大庆教授看来是一种“美术学校”的培养体系,他提出“布扎”原本是一所美术学校,它通过美术教育而赋予了建筑学某种特质,并讨论了美术教育是如何影响建筑教育的。

一般来说,在一个教学体系中若特别重视某个能力训练,就必会给与更多的教学时数,尤其是像绘画这种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机能。

大家可以回想下自己本科低年级时, 素描水彩等课程的课时于所在学期的总课时的占比。

根据初始的“法国布扎”的入学标准 ,一个想要报考建筑学的学生首先需要加入一个 图 房 ,开始一些基础的训练。然后参加入学考试,考试科目包括建筑设计、素描、雕塑、数学、画法几何和历史,前三门课程必须全部通过。

而正式录取后,该名学生就开始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种设计竞赛,先过第二级的,再过第一级,最后是罗马大奖的额竞赛。可以说能够通过入学考试的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素描能力。

那么,美院式的建筑教育将大量时间花在美术训练上,它的目的是什么呢?对建筑学习有何帮助呢?

顾大庆教授曾谈到:

“制图术不论是在设计相关课程,还是在各种纯绘画的课程中都给予了持续的重视。

确实,在前两年的设计课程中绘图占据了重要位置,古典柱式研究和早期的设计课题提供了 持续的铅笔、水墨和用器制图练习

而高年级侧重于 纯绘画的训练,其目的在于 发展感知力和想象力,培养趣味和表达能力

这些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告知学生,绘图与设计一样,若要达至整体的统一,就必须在局部之间建立真正的联系。

感知(perception)、想象(imagination)、趣味(taste)和表达(expression),这些描述够艺术却仍然不够精确。

它们的内涵究竟是什么?

学院派的美术教学,强调绘画技巧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素描培养学生的形式思维

如果能用一个词汇来说明学院派造型训练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准确性”用通俗的话来说,建筑学绝大部分美术训练贯穿一个标准,就是“像与不像”。

“准确性”首先体现在形体的把握。无论是描绘大自然的景物、或者是大师之杰作.无论是石膏模型,或者是人体写生,最紧要的是能够准确描绘对象的形体比例。

例如,画人脸时要做到准确,其中一项最重要的原则便是如何将各人脸的各个部件安排在正确的位置上,相互之间比例恰当。

故此,画一张正确的人脸的过程,使学生有机会建立起统一和比例的认知,即整体比局部重要,局部只有在整体中处于恰当的位置时才有意义。

学过素描的人都知道,只有经过长期的反复练习才能掌握准确控形的技能。人的头像和身体具有精美的比例关系,故而是学习“准确性”的最好题材。

就艺术生而言,人体和头像是他们艺术创作的基本对象。

而对建筑学生而言,研究人体和头像只是建立“准确性”概念及思维方式的一个途径,建筑学生不会用有关人体和头像的相关知识去创作,不过通过素描训练建立的局部与整体概念将有助与理解建筑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从上述布扎体系中美术训练对建筑素养的影响来看,更多的是要培养一种“准确性”,即学生作业要与其参照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这在布扎体系的建筑设计得以体现:布扎体系在基础学习阶段,画一个西方古典柱式评价的唯一标准就是要“准确”复制柱式的形式和比例关系,学生需要仔细研究如何才能准确复制对象的作图法。

到了大二年级,我们大部分同学也应该做过大师作品的附件,到了高年级的设计课,这时准确性不仅是体现在如何准确复制,还包括恰如其分地运用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也是以“准确性”为训练基础在建筑设计上的“再创造”

此外,“布扎”的美术教育的合理性还体现在当时的建筑教育基本上是建立在绘画的基础之上,是“画”出来的建筑学。

这里我们要讨论“布扎”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的层面,即通过抄绘来学习建筑。

在“布扎”的体系中.抄绘是一个被明确鼓励的学习方法,即通过大量的蒙描和复制建筑的图像来学习建筑语言,积累设计素材以及培养对形式的敏感性。那个时候上历史课是需要跟着老师的板书抄图的,以至于若不能随手画出几个重要建筑的立面和平面,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学建筑的。”

上述表达的时代与当下相隔较远,虽然现在我们本科阶段很早就开始学习软件及表达,但采用草图进行初步设计的方式依旧贯穿始终,由此也可得以体现其合理性。

02布扎体系在美国的传播

宾夕法尼亚大学位于美国东部城市费城,1868年开始设置建筑学专业,1890年成立独立的建筑系,1920年并入新成立的美术学院,成为其中的主要单元。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专业沿用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图房训练的教学模式,并力求使之适应于美国的实际需求。

因此,它也强调建筑师需要具备一般性教育专业性训练两个方面的素质培养要求。

20世纪初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的辉煌时期,也是美国建筑教育从古典到现代的过渡时期。

受法国巴黎美院教育思想的影响,宾大建筑教育非常强调建筑构造与建筑绘画等方面的基本功训练,注重建筑设计原理方面的指导与建筑师必备品质的培养,以及对于学生在形式、色彩和比例关系等方面的美学熏陶。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会成员合影( 一排左四:保罗· 克瑞;三排右三:杨廷宝;三排左三:路易· 康),1924年

1939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艺术学院院长瓦伦.莱尔德,专程从欧洲聘请来著名的建筑师,保罗·菲利普·克瑞。

(保罗·克瑞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核心教师,他早年求学于法国里昂和巴黎的美术学院,曾在帕斯卡的画室学习,具有深刻的布扎体系的教育背景。1903年他受邀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任教,被认为是美国设计界曾经拥有的最具才能的设计老师之一)

瓦伦毫不避讳地表达了他对于法国建筑设计教育的青睐:

“1885年……我孜孜以求,也是急切所需的,就是在设计方面的训练……但是我一无所获,直到我去了巴黎。”

这是那个年代,美国人对巴黎美院朝圣般的学习和追求。

就在瓦伦校长说这话的同一时期,我们的前辈,一批最为杰出的留美学生,范文照,杨廷宝,梁思成,童寯,陈植等先驱的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

追溯到当年的图文资料,可得知,保罗· 克瑞,以及比克雷、施特恩费德、罗宾斯和哈伯森是当时教导中国第一批留美建筑学子的教师团队。

同样通过约翰· F. 哈伯森在1921年于铅笔头出版社出版的书《建筑设计学习》,我们也看到宾大“布扎”建筑设计教学方法深深地影响了这一批中国学生。

他们学成归国之后,也将这一时期的建筑设计思想和教学方法——布扎体系移植到了中国。

杨廷宝在宾大的设计大图房里

保罗·克瑞

在瓦伦·赖尔德和保罗·克瑞等杰出教师的带领下,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迎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

1921年,宾大建筑系在全美院校中首获“法国政府建筑师学会毕业证书”;

在1910—1930年期间,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建筑专业学生连续四年获得巴黎大奖,并获得将近四分之一的全美设计竞赛奖章。

在那一时期,学生在各类设计竞赛中获得奖项的数量,是衡量一所学校建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这也意味着,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当时达到了美国建筑教育的顶峰

1902年宾大的年鉴中关于绘图与设计的关系的说明:

“这些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告知学生,绘图与设计一样,若要达至整体的统一,就必须在局部之间建立真正的联系。”

确实,尽管绘画和设计所针对的对象不同,但是在处理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点上确是完全一致。

我们相信一件好的作品,无论是绘画还是建筑,都必须符合整体统一的原则。因此,作为艺术的绘画训练实际上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

布扎体系从欧洲进入美国的路径不仅限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在很大程上,路易·康也是学院派教育的一部分,它以法国的巴黎美术学院为中心,在美国一般被称为“美国布扎”

03中国布扎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所接受的是被认为最正统、最严格的布扎建筑教育。

中国留学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前排左一:梁思成;前排左二:林徽因;前排左四:陈植

杨廷宝,市政市集, 城市艺术协会竞赛,一等奖,1924年

学成归国后,第一代中国建筑师从一开始就一直纠结于中国的建筑学及建筑的外观究竟应该采用哪种风格:西方古典,还是中国的大屋顶,或是中国的民居形式,甚至是现代建筑风格?

这些争论往往与历史、理论、文化和政治议题密切相关,且随~~时间而不断改变。将这种折中主义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作为“布扎”建筑教育的主要特征应该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

由此研究中国现代建筑也带着一种颇为复杂而矛盾的心理。

一方面,以布扎体系为核心内容的专业与学科成为了近代建筑历史的重要基础和起点

另一方面,这一基础似乎并不能够支撑最合理、最先进的上层建筑,以昭示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它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的,甚至是阻碍性的,这也成为现代主义建筑未能在中国繁茂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就如顾大庆教授在论及建筑教育时所提出的疑问:

“就全球性的大趋势而言,‘布扎’建筑教育最终被现代建筑教育所取代,但是为何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化迟迟不能实现。”

~

03

结语

美术教育与它所主张的折衷主义设计方法是高度一致的,即以“像什么”来决定“是什么”。

而当我们的设计观念开始转变,追求由“是什么”来决定“像什么”时,“布扎”美术教育所培育的对形象的敏感性或许就会成为一种设计的羁绊。

在当下绝大建筑院校普遍认同的设计观念中,“形式追随功能”在一定意义上是被认可的。“布扎体系教育带来的建筑设计理念与方法”已经出现偏离的状态并且国内绝大多数开设建筑学的大学为工科大学时,需要出现新的尝试与改革,于是出现国美、香港中文大学等不同的新的教学体系。

由顾大庆教授“布扎说到底是一种美院教育”联想到“布扎体系”诞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其发源于美术院校,很重要的一点是可能受制于当时的表达工具也仅限于纸和笔的时代背景。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因为技术的发展,建筑学生作品的表现已经转移为各式先进的软件,由此也衍生出此前从不曾想像到的“参数化设计建筑”,而当下VR等虚拟现实技术已经逐步走入建筑教学的课堂,由此带来的建筑教学上的改变或许是值得我们期待与反思的事情。

本篇文章作者

北窗

排版:阿丽

审稿:望歸山

☝客服小东

找书请加

(48h 内回复

注:

书籍搜集自互联网,我们不会影印和盗版任何资料。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果觉得资料不错请购买正版。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丨基地、原型、草图——西扎的设计草图

读书笔记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及教学研究的基础与反思

读书笔记 | 剑桥建筑讲师之探讨:拉丁美洲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的关系

读书笔记丨一本好书年度合集:开学先囤景观经典系列书籍大汇总!

读书笔记丨建筑师应该了解的26条设计原则

读书笔记丨年度书单合集, 建议收藏

读书笔记丨螳螂捕蝉:图像时代消失之前

读书笔记丨去剑桥读建筑的同学都在读什么书?

读书笔记丨《建筑师的20岁》

读书笔记 | 换个视角解读UI设计

读书笔记 | 将心理学轻松融入你的设计

读书笔记|把建筑从地球上挖出来

读书笔记丨花园和军火库:双年展的诞生史

读书笔记| 库哈斯著作《S, M, L, XL》——建筑学生的圣经

读书笔记丨一本100年前的中国风土人情志

读书笔记丨《日本建筑与生活简史 》:神与佛到风雅空间

读书笔记丨4000字带你重读《走向新建筑》

读书笔记丨《认识建筑》:全球首部以体验为核心的建筑类入门读物

读书笔记丨建筑师的职业精神与社会责任

读书笔记丨柏庭卫《杠作》:一个原理、多种形式

读书笔记丨邹德侬:中国现代建筑二十讲

读书笔记丨畏研吾 | 反造型——自然的建筑

读书笔记丨从“氛围”思考“建筑”

读书笔记丨《造房子》自序:素朴为家

读书笔记丨这本日本设计的启蒙之书,带你感受不一样的美。

读书笔记 | 建筑中的阴翳美学

读书笔记 | 女性恐惧感和公共空间设计

读书笔记丨女性恐惧感与公共空间设计(2)

读书笔记 |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之场所结构

读书笔记|阿尔多.罗西:《一部科学的自传》

读书笔记|多读,未来不怕Reading作业:《大都会建筑》之“投机的终结”

读书笔记 | 《城市建筑学》中的场所精神

读书笔记 | 《癫狂的纽约》序言

读书笔记 | 《建筑、演员和观众》引言

读书笔记 | 《走向新建筑》之精神的纯创造

读书笔记 | 《景观都市主义》之流动的土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