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烛光教研】与时俱进 向新而行 ——城中区教研室“新课标共读共研”活动

原标题:【烛光教研】与时俱进 向新而行 ——城中区教研室“新课标共读共研”活动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引来社会关注。课标可以说是一根“指挥棒”,只有理解了,才能有美妙的乐章。在2022版新课标发布之后,城中区教研室教研员林云竹老师带领区兼职教研员马上开展了一场教育思想的革新,于2022年4月27日在线上积极地进行了2022版新课标共读活动。

本次活动由吴瑞芳校长、张晓丽主任、孟宪萍主任、林云竹老师四位老师做领读,从语文课标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及课程目标分类介绍,对课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对比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新版课程标准在结构和内容方面有着明显不同。吴瑞芳校长指出,从结构上看,“前言”部分调整到目录之前,设置“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等板块,旨在引导教师以“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思考语文课程标准“变”与“不变”的内在逻辑,进一步明晰时代新人的培育要求,把准语文课程建设的方向。

张晓丽主任在领读的过程中阐述了新课标“课程性质”方面的变化。2022版课标“课程性质”部分的表述,是综合了2011版课标的“前言”与“课程性质”部分的大部分内容,并注入新鲜血液。尤其强调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国家通用”四字为新增)。同时强调要“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孟宪萍主任通过表格梳理,逐条阐述,让我们深刻感受到,2022版课标的“课程理念”更丰富,也明晰了语文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实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林云竹老师解读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林老师指出,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结果的期待,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质量确立的基本方向和依据。从内容上看,新课标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强调“集群”“整合”等实施策略,更加重视学段衔接,明确了学业质量标准;学段要求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四个维度拟订,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相契合,对教师教学目标的定位有更深刻的指导意义。

此次课标修订,力求使课程目标自觉体现本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基本贡献,结合本课程的性质、理念及课程的基本内容,从核心素养视角对课程总目标及学段目标进行表述。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有利于转变那种将知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此次线上共读活动后,老师们仍意犹未尽,大家纷纷表示,后续会进行更加全面的自学研读,把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引向深入,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和专题研修,做一个与时俱进,不负时代与韶华的“新”教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学生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经验,向上生长、向下扎根,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供图\稿:西宁市城中区教学研究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