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2015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原标题:2015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15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100分)

1.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东郊的半坡村。20世纪50年代曾进行多年发掘,1957年在遗址上建成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遗址中心为居住区,分成两片,每片由小居室围绕一座大房子,片之间以小沟为界。原始聚落布局井然有条,为复原我国史前原始公社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半坡遗址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特征,典型花纹有人面鱼纹结合体、单个鱼纹、鹿纹等。

2. 弭兵之会

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弭兵运动前后共有两次,以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弭兵之会最为重要。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共尊晋、楚两大诸侯国为盟主;又齐、秦两大国,商定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

3. 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4. 《太平御览》

编纂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完成于太平兴国八年十月,由翰林学士李昉奉宋太宗命主纂,扈蒙、王克贞、宋白等门人也参与其中。全书1000卷,分55部,5363类,共4784000字。本书在充分运用皇家藏书的基础上,多用前代类书为蓝本,加以修订增删而成。多整段引用,具有较大校勘价值。又由于所引用的五代以前的文献、古籍多数失传,所以又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5. 《削藩策》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上奏的以削弱诸侯王势力为内容的策论。《削藩策》一文中,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晃错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之时,削减诸侯王的封地。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卬的六个县,成为七国之乱的导火线。

6. 东林党

东林党是明代后期代表江南中小地主阶级与中下级官吏利益的一个政治集团,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领。明万历中叶以来,出现了许多党派。1604年,顾宪成和好友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聚会讲学,批评朝政,议论人物。许多在野士大夫“闻风响附”,一部 分在朝官员也“遥相呼应”。时人称之为“东林党”。他们要求改良政治,反对宦官专权,要求加强君主集权,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城市工商业者,反对宗室贵戚无限占田。熹宗即位后,东林党人得到重用,盛极一时,但是他们忙于打击政敌,没有做出改良社会的实 际行动。不久又受魏忠贤排挤,遭到残酷镇压。此后,东林党人被斥逐殆尽,几乎无人在朝。

7. 《北檄汇编》

清何秋涛编撰的地理丛书。何秋涛关切时政,尤重边疆史地研究,因俄罗斯地居北徼,与清朝边卡相联,故撰写《北徼汇编》记述上自汉晋下迄道光时期蒙古、新疆和东北地区史地,详陈中俄关系。咸丰皇帝赐名《朔方备乘》。《北徼汇编》原为六卷,咸丰八年进呈皇上得赐名后不久即散之,吏部侍郎黄宗汉因取副本,拟更缮进,又毁于火。后来何秋涛之子又奉具残稿,历十年次第刊行。对研究中俄关系史、东北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8. 法币政策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1935年,国民政府在英国政府支持下,发布紧急法令,实行币制改革。规定自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之钞票为法币(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所有公私收付一律使用法币,不得使用现金;实行白银国有,所有白银必须在规定限期内兑换法币;改银本位制为外汇本位制。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

9. 第一流人才内阁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的熊希龄内阁。1913年7月,袁世凯任命进步党议员熊希龄为内阁总理。9月,内阁组成,只有司法、教育、农商等少数总长职位由进步党人梁启超、汪大燮、张謇等分别担任,而陆军、内务、外交等重要部门则牢牢掌握在袁世凯的嫡系军阀、官僚手中。由于梁启超等人都是社会名流,这个内阁被人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

10.《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入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 简答(100分)

1. 简述西汉时期赋税、徭役制度,分析其特征

汉代赋税主要有土地税(田租)与人头税(口赋)两种。田租交纳实物,汉初为十五税一,汉文帝以后改为三十税一。口赋收钱,7-14岁男女每人每年交纳“口钱”,成年男女每年交纳“算赋”。

(一)田租,亦叫田税,性质和其他税收不同,是对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税,对象是土地,征税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包括粮食、谷物。汉代田租的税率前后有变化。西汉建立至汉景帝元年大体十五税一。

(二)算赋和口赋。算赋和口赋都是人口税。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人每年纳一百二十钱(一算)。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二十钱。

(三)更赋。更赋是代役税。西汉规定,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卒或卒更。不服役的,每月出钱二千,叫做践更。每人每年还要戍边三天,不服役的,出钱三百,叫做过更。

2. 论述元朝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一)元代的民族政策。元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让先被征服地区的人比后被征服地区的人地位高一些,人为地制造民族等级。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指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的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在政府机关中,蒙古人任正职,汉人、南人只能充当副职。如地方上的官吏,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形成定例。

(二)影响。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是蒙古族统治集团以征服者自居,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的具体体现。这种做法造成严重的民族隔阂和矛盾,导致被压迫民族的强烈反抗。整个元代,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最终使得蒙古族统治者无法长治久安。

3. 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一)北宋中期的形势。北宋中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在政治方面的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在社会方面的土地高度集 中和赋役苛重,致使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发生。随着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重,到庆历年间,以农民和士兵为主体的起义不断壮大。在这些起义中,以王伦领导的沂州士兵起义、京西张海和郭邈山领导的起义、湖南桂阳监瑶族人民的起义和河北王则领导的起义影响较大。

(二)主要内容。(1)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富国),主要措施有均输法、青苗 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2)军政方面的改革(强兵),主要措施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3)教育和科举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改革中,主要是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在科举改革方面,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 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

(三)局限性。(1)由于变法派触动了北宋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既得利 益,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和攻击,推行新法举步维艰。(2)新法本身的一些弊端和王安石与吕惠卿等人的矛盾和纷争,削弱了变法派内部的力量。宋神宗后来在强大的保守派的压力下也曾有过动摇,致使王安石两度被迫辞去相职,对变法事业造成了一定损害。(3)变法后期,宋神宗把改革的重点转向职官制度,而削减了原来新法中抑制豪强兼并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内容,只重视扩大税源和加强各项军事措施,企图求得对辽、夏战争的胜利。由于两次对西夏战争的失败,神宗于元丰八年(1085年) 忧愤而死。(4)同年,哲宗即位,改元元祐。时哲宗年仅十岁,由其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用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文彦博等,原变法派人物相继被贬黜流放,在一年间,新法全部被废止。这件事史称“元祐更化”。王安石也在元祐元年(1086年)抱恨而死。变法运动归于失败。

意义: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基本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变法很快归于失败,变法成果未能持续,并且导致了后来的元佑党人事件。

4. 简述辛酉政变后,清朝对内和对外政策的变化

辛酉政变是指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因该年为辛酉年,故称“辛酉政变”。此次政变中,慈禧打倒了咸丰皇帝委任的八位顾命大臣,独揽大权,开启了1.她掌控中国朝局的时代。此次政变对于清政府内外政策影响很大,其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内政方面:

(1)重用汉族官员,改变防范汉人的既定政策,尤其是重用曾国藩、左宗棠以及李鸿章等地方军事集团派的汉人官员。例如,慈禧委任曾国藩总揽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这在清代历史上是罕见的。这种与汉族官员关系的调整,使湘系集团的势力得到空前的膨胀,也打破了满清政治体制中督抚之间、督抚与按察使、布政使之间彼此制约的关系,导致了清朝督抚专政的局面。

(2)支持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清政府目睹了西方洋枪洋炮的威力,在一些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推动下,洋务运动由此开始,清政府也开始主动开眼看世界,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

(二)在外交方面:

(1)设立专门的对外交涉机构——总理衙门,制定了中外和睦的外交政策。根据《北京条约》的规定,外国公使即将进驻北京,清政府势必要经常与之打交道。在此之前,清政府始终不肯承认西方国家的对等地位,而将其来往的部门限定在理藩院或礼部。为了改变这种已与时局不适应的制度,1861年,恭亲王奕䜣建议清政府设立负责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专门机构,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该机构设立后,负责处理一切涉外事务,其职权也由通商、外交扩展到军事、财政、文教乃至内政等各个方面,成为除军机处外的又一个重要中枢机关。

(2)确立“借师助剿”的政策。辛酉政变后,清政府一改以往对西方军事力量的排斥态度,公开宣布支持地方官员“借师助剿”的行为,并对参与助剿的外国人予以酬谢。此后,在镇压太平天国问题上,中外势力由此达成一致。

总之,辛酉政变后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对晚清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闭关锁国的政策遭到强烈冲击,清王朝的文化观念与统治思想也在发生变化。这预示着中国逐步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三、 论述(100分)

1. 评价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 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 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 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2. 论述长安在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及影响

丝绸之路,是指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绸经此道西运,故称“丝绸之路”。这条大动脉贯通了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亚、欧、非3个大陆,导致黄河流域的中华古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古文明、两河流域的希腊古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古文明以及欧洲大陆的罗马古文明交流融合,也促进了佛教、祆(xian)教、基督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向东西传播,给人类文明发展史以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学者认为“丝绸之路”的贯通,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不亚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

中国史籍以“凿空”称赞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卓越贡献。西汉通西域后,汉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外运。西域五十余国通使汉廷,不绝于路,各国商队也将各自的珍奇异物运至长安,汉长安城遂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贸大都会。

汉长安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略呈方形,四面各开三门,城垣面积达36平方公里。人口约达五十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昌盛的城市。西汉王朝在长安城设立大鸿胪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在长安未央宫北的藁街设立居住各国使节的使馆区。对一些友好国家的国王,君长慕名而到长安的,往往被安置在长安南郊上林苑内的葡萄宫、平乐观等国宾馆接待。不少国家还送年轻的王子到长安,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其中有些回国继位后,更促进了双方的友好交往。

西域各国的商人,往往以各国使者的名义来长安。他们组成庞大的商队,少者百十人,多者数百人。他们带来各自国家的珍奇异物。外域文化也使长安的人们耳目一新。由西域传来了琵琶、胡茄、胡笛等乐器,使胡乐风靡长安。西域的舞蹈也在长安流行起来。以欧洲罗马黎轩善眩人(魔术师)为代表的杂技百戏在长安演出,更使朝野倾动。这些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3. 论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作用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确定实行“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以空间换取时间。为便于对日军作战的统率指挥,初期将沿海和临战地区划分为5个战区,后来扩大为12 个战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一)正面战场的地位:

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会战等20余次,此外,还有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军队伤亡惨重,其中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第一,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

第二,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

第三,正面战场的顽强作战为中国赢得有力的国际地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赢得了英美苏等国际力量的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意义。全面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的抵抗,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全国转入战时状态赢得了时间,也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5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历史学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100分)

1.半坡遗址

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重要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东郊的半坡村。20世纪50年代曾进行多年发掘,1957年在遗址上建成中国第一座遗址博物馆。遗址中心为居住区,分成两片,每片由小居室围绕一座大房子,片之间以小沟为界。原始聚落布局井然有条,为复原我国史前原始公社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半坡遗址彩陶花纹以动物形象为特征,典型花纹有人面鱼纹结合体、单个鱼纹、鹿纹等。

2. 弭兵之会

春秋时期由宋国发起的倡导停战、结盟的运动。弭兵运动前后共有两次,以公元前546年宋大夫向戌发起的弭兵之会最为重要。公元前546年,晋、楚、齐、秦、鲁、宋、郑等十四国诸侯会于宋,共尊晋、楚两大诸侯国为盟主;又齐、秦两大国,商定不作为从属国看待;其他原从属于晋、楚的较小诸侯国今后要互朝晋、楚两大国,并承担晋、楚两国给予的义务。这次会盟之后,晋、楚之间四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其他国家间的战争也很少。

3. 改土归流

明清在西南地区推行的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官吏任命改革。明朝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世袭的土官,改设可以随时任命的流官。雍正时期,鄂尔泰任云南巡抚兼云贵总督,改土归流先后在云贵川桂等地进行,撤销土司,在原土司地区设府县厅州,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等。改土归流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巩固西南边防。

4. 《太平御览》

编纂始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三月,完成于太平兴国八年十月,由翰林学士李昉奉宋太宗命主纂,扈蒙、王克贞、宋白等门人也参与其中。全书1000卷,分55部,5363类,共4784000字。本书在充分运用皇家藏书的基础上,多用前代类书为蓝本,加以修订增删而成。多整段引用,具有较大校勘价值。又由于所引用的五代以前的文献、古籍多数失传,所以又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5. 《削藩策》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上奏的以削弱诸侯王势力为内容的策论。《削藩策》一文中,提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晃错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之时,削减诸侯王的封地。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卬的六个县,成为七国之乱的导火线。

6. 东林党

东林党是明代后期代表江南中小地主阶级与中下级官吏利益的一个政治集团,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领。明万历中叶以来,出现了许多党派。1604年,顾宪成和好友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聚会讲学,批评朝政,议论人物。许多在野士大夫“闻风响附”,一部 分在朝官员也“遥相呼应”。时人称之为“东林党”。他们要求改良政治,反对宦官专权,要求加强君主集权,反对矿监税使掠夺城市工商业者,反对宗室贵戚无限占田。熹宗即位后,东林党人得到重用,盛极一时,但是他们忙于打击政敌,没有做出改良社会的实 际行动。不久又受魏忠贤排挤,遭到残酷镇压。此后,东林党人被斥逐殆尽,几乎无人在朝。

7. 《北檄汇编》

清何秋涛编撰的地理丛书。何秋涛关切时政,尤重边疆史地研究,因俄罗斯地居北徼,与清朝边卡相联,故撰写《北徼汇编》记述上自汉晋下迄道光时期蒙古、新疆和东北地区史地,详陈中俄关系。咸丰皇帝赐名《朔方备乘》。《北徼汇编》原为六卷,咸丰八年进呈皇上得赐名后不久即散之,吏部侍郎黄宗汉因取副本,拟更缮进,又毁于火。后来何秋涛之子又奉具残稿,历十年次第刊行。对研究中俄关系史、东北史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8. 法币政策

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1935年,国民政府在英国政府支持下,发布紧急法令,实行币制改革。规定自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发行之钞票为法币(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所有公私收付一律使用法币,不得使用现金;实行白银国有,所有白银必须在规定限期内兑换法币;改银本位制为外汇本位制。法币改革对于制止大量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

9. 第一流人才内阁

民国初年北京政府的熊希龄内阁。1913年7月,袁世凯任命进步党议员熊希龄为内阁总理。9月,内阁组成,只有司法、教育、农商等少数总长职位由进步党人梁启超、汪大燮、张謇等分别担任,而陆军、内务、外交等重要部门则牢牢掌握在袁世凯的嫡系军阀、官僚手中。由于梁启超等人都是社会名流,这个内阁被人称为“第一流人才内阁”。

10.《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1947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颁布。1947年7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9月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0月10日由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规定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规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规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各解放区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又颁布了补充条例。通过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挖掉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根据地;农民分到了土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革命果实,组织人民武装,建立人民政权,并积极参加入民解放军;农民的革命热情被激发出来,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 简答(100分)

1. 简述西汉时期赋税、徭役制度,分析其特征

汉代赋税主要有土地税(田租)与人头税(口赋)两种。田租交纳实物,汉初为十五税一,汉文帝以后改为三十税一。口赋收钱,7-14岁男女每人每年交纳“口钱”,成年男女每年交纳“算赋”。

(一)田租,亦叫田税,性质和其他税收不同,是对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土地税,对象是土地,征税的主要手段是实物,包括粮食、谷物。汉代田租的税率前后有变化。西汉建立至汉景帝元年大体十五税一。

(二)算赋和口赋。算赋和口赋都是人口税。算赋是丁税,十五至五十六岁的男女,每人每年纳一百二十钱(一算)。口赋是儿童税,七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纳二十钱。

(三)更赋。更赋是代役税。西汉规定,男子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之间,要服兵役两年。此外,每人每年在本郡服役一个月,叫做更卒或卒更。不服役的,每月出钱二千,叫做践更。每人每年还要戍边三天,不服役的,出钱三百,叫做过更。

2. 论述元朝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一)元代的民族政策。元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分化,让先被征服地区的人比后被征服地区的人地位高一些,人为地制造民族等级。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指西北地区各族及中亚、东欧来中国的人第三等是汉人(指原来金统治下的汉族和女真、契丹、渤海、高丽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四川、云南两省的人);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统治下的汉族和其他民族)。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在政府机关中,蒙古人任正职,汉人、南人只能充当副职。如地方上的官吏,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形成定例。

(二)影响。元朝的民族等级制度,是蒙古族统治集团以征服者自居,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的具体体现。这种做法造成严重的民族隔阂和矛盾,导致被压迫民族的强烈反抗。整个元代,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最终使得蒙古族统治者无法长治久安。

3. 简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分析其失败的原因

(一)北宋中期的形势。北宋中期社会危机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在政治方面的冗官、冗兵、冗费现象,造成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在社会方面的土地高度集 中和赋役苛重,致使农民和士兵起义不断发生。随着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加重,到庆历年间,以农民和士兵为主体的起义不断壮大。在这些起义中,以王伦领导的沂州士兵起义、京西张海和郭邈山领导的起义、湖南桂阳监瑶族人民的起义和河北王则领导的起义影响较大。

(二)主要内容。(1)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富国),主要措施有均输法、青苗 法、农田水利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2)军政方面的改革(强兵),主要措施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3)教育和科举方面的改革。在教育改革中,主要是在京师和州、县广泛兴建学校,在太学实行“三舍法”;颁行《三经新义》作为学校的统一教材。在科举改革方面,废除明经、诸科,只以进士科取士; 规定应举人不再考诗赋、帖经、墨义,而考经义和策论,经义则以《三经新义》作为应试标准。

(三)局限性。(1)由于变法派触动了北宋大官僚、大贵族、大地主集团的既得利 益,引起他们激烈的反对和攻击,推行新法举步维艰。(2)新法本身的一些弊端和王安石与吕惠卿等人的矛盾和纷争,削弱了变法派内部的力量。宋神宗后来在强大的保守派的压力下也曾有过动摇,致使王安石两度被迫辞去相职,对变法事业造成了一定损害。(3)变法后期,宋神宗把改革的重点转向职官制度,而削减了原来新法中抑制豪强兼并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内容,只重视扩大税源和加强各项军事措施,企图求得对辽、夏战争的胜利。由于两次对西夏战争的失败,神宗于元丰八年(1085年) 忧愤而死。(4)同年,哲宗即位,改元元祐。时哲宗年仅十岁,由其祖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用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文彦博等,原变法派人物相继被贬黜流放,在一年间,新法全部被废止。这件事史称“元祐更化”。王安石也在元祐元年(1086年)抱恨而死。变法运动归于失败。

意义: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社会现状,基本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但是变法很快归于失败,变法成果未能持续,并且导致了后来的元佑党人事件。

4. 简述辛酉政变后,清朝对内和对外政策的变化

辛酉政变是指1861年咸丰皇帝去世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的一次宫廷政变,因该年为辛酉年,故称“辛酉政变”。此次政变中,慈禧打倒了咸丰皇帝委任的八位顾命大臣,独揽大权,开启了1.她掌控中国朝局的时代。此次政变对于清政府内外政策影响很大,其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内政方面:

(1)重用汉族官员,改变防范汉人的既定政策,尤其是重用曾国藩、左宗棠以及李鸿章等地方军事集团派的汉人官员。例如,慈禧委任曾国藩总揽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这在清代历史上是罕见的。这种与汉族官员关系的调整,使湘系集团的势力得到空前的膨胀,也打破了满清政治体制中督抚之间、督抚与按察使、布政使之间彼此制约的关系,导致了清朝督抚专政的局面。

(2)支持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清政府目睹了西方洋枪洋炮的威力,在一些中央及地方官员的推动下,洋务运动由此开始,清政府也开始主动开眼看世界,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

(二)在外交方面:

(1)设立专门的对外交涉机构——总理衙门,制定了中外和睦的外交政策。根据《北京条约》的规定,外国公使即将进驻北京,清政府势必要经常与之打交道。在此之前,清政府始终不肯承认西方国家的对等地位,而将其来往的部门限定在理藩院或礼部。为了改变这种已与时局不适应的制度,1861年,恭亲王奕䜣建议清政府设立负责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专门机构,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该机构设立后,负责处理一切涉外事务,其职权也由通商、外交扩展到军事、财政、文教乃至内政等各个方面,成为除军机处外的又一个重要中枢机关。

(2)确立“借师助剿”的政策。辛酉政变后,清政府一改以往对西方军事力量的排斥态度,公开宣布支持地方官员“借师助剿”的行为,并对参与助剿的外国人予以酬谢。此后,在镇压太平天国问题上,中外势力由此达成一致。

总之,辛酉政变后中国内政外交政策的调整,对晚清社会政治产生了深刻影响,传统闭关锁国的政策遭到强烈冲击,清王朝的文化观念与统治思想也在发生变化。这预示着中国逐步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三、 论述(100分)

1. 评价康熙帝维护国家统一的贡献

(一)平定三藩之乱。清初,利用明朝降将镇守南方:平西王吴三桂驻云南,平南王尚可喜驻广东,靖南王耿精忠驻福建,称为三藩。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决定全部撤藩,吴三桂随即在云南发动叛乱,响应吴三桂叛乱的还有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平定三藩之乱。这次平叛的胜利,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使我国避免了一次大分裂,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南边疆地区的控制和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国内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二)统一台湾。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澎湖。经过七天激战,收复澎湖,郑军守将刘国轩败回台湾,郑克塽遣使军乞降,清军遂进驻台湾。康熙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即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二千。康熙帝收复台湾,完成了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三)平定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准噶尔部首领叛乱,始于康熙年间,继续于雍正年间,终结于乾隆年间,历时达七十余年之久。主要事件有:(1)平噶尔丹叛乱,统一外蒙古。(2)平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理。(3)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木叛乱,统一新疆。清廷平定准噶尔叛乱,关系到国家对新疆、青海、西藏、蒙古的统一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四)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雍正元年(1723年),准噶尔部策妄阿拉布坦支持青海 和硕特部首领罗卜藏丹津反叛清朝。罗卜藏丹津纠集二十余万人,进攻西宁。雍正帝命年羹尧为大将军、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统兵进讨。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岳钟琪发动奇袭,罗卜藏丹津军大败,罗卜藏丹津逃到准噶尔部,清朝加强了对青海的统治。

(五)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任命鄂尔泰为云南巡抚 兼云贵总督,推行改土归流,把四川的东川、乌蒙、镇雄三土府改隶云南,命他总督云 南、贵州、广西三省,负责规划其事。从雍正四年至九年,改土归流在云南、贵州、四 川、广西等省次第推行,许多土司被撤消,清廷在原土司地区设立府、厅、州、县,实行与汉族地区相同的制度,如清丈土地、编制户口、纳粮当差等。大大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西南边防。

2. 论述长安在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及影响

丝绸之路,是指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绸经此道西运,故称“丝绸之路”。这条大动脉贯通了当时人类文明发展的中心——亚、欧、非3个大陆,导致黄河流域的中华古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古文明、两河流域的希腊古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古文明以及欧洲大陆的罗马古文明交流融合,也促进了佛教、祆(xian)教、基督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向东西传播,给人类文明发展史以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学者认为“丝绸之路”的贯通,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不亚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

中国史籍以“凿空”称赞张骞开通丝绸之路的卓越贡献。西汉通西域后,汉使者、商人接踵西行,大量丝帛锦绣外运。西域五十余国通使汉廷,不绝于路,各国商队也将各自的珍奇异物运至长安,汉长安城遂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商贸大都会。

汉长安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略呈方形,四面各开三门,城垣面积达36平方公里。人口约达五十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昌盛的城市。西汉王朝在长安城设立大鸿胪专门管理外交事务。在长安未央宫北的藁街设立居住各国使节的使馆区。对一些友好国家的国王,君长慕名而到长安的,往往被安置在长安南郊上林苑内的葡萄宫、平乐观等国宾馆接待。不少国家还送年轻的王子到长安,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其中有些回国继位后,更促进了双方的友好交往。

西域各国的商人,往往以各国使者的名义来长安。他们组成庞大的商队,少者百十人,多者数百人。他们带来各自国家的珍奇异物。外域文化也使长安的人们耳目一新。由西域传来了琵琶、胡茄、胡笛等乐器,使胡乐风靡长安。西域的舞蹈也在长安流行起来。以欧洲罗马黎轩善眩人(魔术师)为代表的杂技百戏在长安演出,更使朝野倾动。这些都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3. 论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组织的正面战场的作用

1937年8月,国民政府召开的国防会议确定实行“持久消耗”的战略方针,以空间换取时间。为便于对日军作战的统率指挥,初期将沿海和临战地区划分为5个战区,后来扩大为12 个战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抗日的主战场,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特点之一。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

(一)正面战场的地位:

正面战场大型会战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随枣会战、长沙会战、豫湘桂会战等20余次,此外,还有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军队伤亡惨重,其中海军几乎全军覆没。

第一,正面战场的作战,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粉碎了其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由于中国坚持抗战,使日本逐渐陷入了“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的困境。

第二,正面战场的顽强抵抗,对敌后战场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支援作用。

第三,正面战场的顽强作战为中国赢得有力的国际地位(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协同作战,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必胜信念和顽强的生存能力,使国际社会刮目相看,赢得了英美苏等国际力量的支持,更为结成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意义。全面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的抵抗,挫败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为全国转入战时状态赢得了时间,也为敌后战场的开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