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可以帮助同学们发现心中所爱、发展个人特长、展示独特个性,从中收获知识、技能、快乐与友谊。华二紫竹学院尤为重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参与度,通过培养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真正提升其个人综合素质,为未来申请大学做好准备。
2021年12月,校学生会社会实践部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社团考核和大众评审投票,最终评选出了六个“星级社团”和两个“特别社团”——“最具影响力社团”和“最具潜力社团”)。
星级社团
“紫竹Youth”校学生自媒体运营中心
Ark动漫社
心理社
中文辩论社
舞蹈社
商社
最具影响力社团
像TED一样演讲社
最具潜力社团
Kally Kitchen美食社
(排名不分先后)
为鼓励先进、推广经验,促进各社团间相互借鉴、共同进步,我们将陆续推出8篇优秀社团专访,带领大家见证榜样的力量。
2022年3月恰逢心理社创社三周年,首期,我们邀请到了心理社社长Roy同学和Annie同学来与我们交流经验。
社团介绍
心理社由一群热爱心理学,希望通过真诚分享与行动来实现助人助己的小伙伴们组成。
同学们通过“走心”与“走脑”系列活动,逐渐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并将这些独一无二的特质更好地运用于高效学习、团队沟通、未来选择。并在心理实验、心理健康等知识的系统学习中,确立从事心理学相关专业的发展目标。
同学们关爱全校师生心理健康,并致力于用专业知识服务社区,如随迁子女小学阅读陪伴、自闭症儿童心理剧、注意力障碍缺失儿童运动辅助项目等。
专访问答
社团创建的时间和成员规模情况介绍。
心理社的诞生:从2019年3月创立之初的6人到如今的107人,历经三届同学不断迭代。如今平均每6位新生中就有一人报名心理社,是最受欢迎的专业社团之一。
是在什么背景下萌生建立社团的想法的?
2019年3月,AP学部的王典学姐创立了心理社。作为AP学部第一位选修AP心理的同学,王典致力于将心理学作为未来的专业方向。现在,她已经在美国的大学攻读人工智能与心理学方向了。
▲首任社长王典毕业前与心理社同学们分享
社团初期建立时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是怎样解决和克服的?
很多人对于心理学有误解,往往抱着“你知道我在想什么”的想法,希望学习“读心术”、“微表情”,而这与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行为和思维的科学大相径庭。
在迎合大众与坚持专业之间,心理社选择了后者。而如何让没有人文社科类基础的同学们走近心理学,去感受她的魅力呢?经过不断迭代,现在分为两个“走脑”和“走心”两大板块。
“走脑”以《心理学导论》、《社会情绪认知》、经典心理实验、心理健康为内容,通过专家讲座、学长分享、社员学习小组等获得专业心理学知识。为A Level,AP心理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走心”活动诞生了沙盘游戏疗法、OH卡牌与心灵成长、彩虹卡、团体户外拓展培训、生涯探索等特色活动。
▲户外拓展与沟通能力提升
▲沙盘游戏疗法与自我意识探索
▲OH卡牌与自我成长
社团的特色是什么?
心理社始终坚持共创与传承。
共创:因为历任社员对于心理学的极大兴趣,与指导老师刘燕吉老师碰撞出许多火花,以心理社为起始点,陆续孵化出了心理委员、心理志愿者、《心理学导论课》等阶梯式探索,帮助同学们不断体验和了解心理学,由此在高年级选修AP、A Level的专业心理课程,并最终选择大学就读心理学相关专业。
有一位社员形象地通过“纪念碑谷”这个游戏,描述了从心理社开始的“打怪升级”过程。
▲吴怡涵同学设计的海报《纪念碑谷之心理版》
传承:因为历史较为悠久,有些资深社员连续参加了5个学期的心理社活动。他们是社团文化的传承者,这种“老带新”的模式,让心理社特别有人文的温情与积淀。
比如A2的学姐孙思晋,连续参加2年心理社活动,在A2学习最繁忙的阶段,依然回到社团分享最近阅读的心理读物和心理实验。
现在她已收到三个英国学校录取:华威大学-教育学、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心理、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
在她心中,心理社是最棒的。她说:
我在心理社学习到不少知识,从抑郁症的基本辨识到OH卡牌对于人的思维探究,也认识了不少兴趣相投的人。
心理社是一个让人放松且放得开的地方,这段经历不仅仅丰富了我个人简历也丰富了我对心理学的认识,摘除了不少从影视剧等的科幻艺术作品对于心理的刻板夸大印象的同时,对愿意从事心理这门研究人类精神的科学感到深深的敬佩感。
我一开始的想法是纯粹的心理就可以达到改变的目的,在参加心理社之后感受到人的精神是一种容易被多方面影响的非格式化的存在,因此我希望从另一个角度结合心理达到对于他人的改变,因此我选择了最能链接人与社会的跳板——教育。
心理在现在作为一门热门学科在各个国家很受欢迎,因此希望学弟学妹们一定要多多加油,早日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也祝愿学弟学妹们可以在未来offer满满。
▲孙思晋分享心理学实验《权威与服从》
AP学部12年级的吴怡涵同学不仅是创社社员,还承包了心理社连续三年的海报设计,现在已被美国利兹和雪城大学艺术专业录取,她说:
参加心理社给了我很多机会去绘画宣传海报以及设计一些心理社的周边,让我积累了很多设计方面的经验。
在心理社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人们的心理对视觉的影响,颜色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以及什么样的产品会让人从心里感到喜悦。
社团或社团成员至今取得了哪些突出的专业成绩?获得哪些荣誉奖项?
现在,心理社的活动经历已经助力两届毕业生成功申请到心理学、教育学、传媒、商科等相关专业,并且成为同学们认识自我,心灵成长的绝佳平台。
两届社团成员参与的CTB挑战赛项目都以前20%的成绩成功闯入全国挑战赛:
2020年《贵州留守儿童家庭亲子关系调查》
2021年《大龄自闭症青年游戏干预疗法初探》
▲2021年《大龄自闭症青年游戏干预疗法初探》
社团建立了多个心理志愿者服务点:
1.闵行区日新小学 ADHD注意力障碍儿童运动干预计划
2.闵行区特殊儿童学校 自闭症儿童心理剧干预项目
3.闵行区启智学校 外来务工子女共读计划
▲心理社成员与多动症孩子举行“失败分享会”
社团未来发展有哪些具体目标和规划?
作为不断迭代与共创的心理社,未来不可限量。
我们逐渐将心理学的影响力辐射全校师生,2021年底慈善义卖时推出“2021我最想告别的三件事”、心理健康海报系列展示等活动。
本学期将在5月25日举办学校首个“心理日”活动, 5月25日(525即“吾爱吾“,意为我很爱我自己),敬请期待。
社团创建和发展至今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令你感动和记忆深刻的事情?
深深记得在上个学期,有一组同学因为特殊原因只有一位同学到齐,导致这个小组无法正常分享他们的PPT。这时候,另外一个小组的成员在没有进行过任何提前准备的情况下,大方地走上前,主动要求替他们分享这次的主题,让那天的活动可以顺利进行下去。最终,那位同学非常成功的演讲完了PPT。通过这次的事情,我看到了心理社内部成员的互帮互助,让心理社成为了更有爱的一个集体,每个成员在其中都能感受到温暖。
对于我来说,令我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发生在上个学期的一次“突然袭击”。依稀记得当时正是开学初,社团开展的起步阶段,刘老师因为班主任会议不能参加当时的一次社团活动,于是她便在中午把有关于抑郁症PPT资料交给了我,让我下午根据PPT上的内容为社员们讲解。虽然作为心理委员,我在刘老师的培训课上听过一次相关讲解,但当时因为害怕,我内心本能地想拒绝,不过一想到自己是社长,应该承担起责任,所以最后我还是答应了下来。为此,下午的课我基本上都在为此感到不安与紧张。到了社团课上,我当了一次限定的“小老师”,站在讲台上颤颤巍巍地讲了起来,但当时由于社员之间并不熟悉,所以当我提出问题想让大家回答时,没人能够及时做出回应,这让本就“社恐”的我变得更紧张了,好在准备了几个相关主题的视频可以播放,最后的最后,尽管过程比较曲折,我还是成功完成了这次突破,这件事令我印象颇深。
心理社的社长在社团发展的过程中担负起了哪些责任?承担了哪些工作?
Roy和Annie是第二任社长,他们的性格与特长形成了很好的“优势互补”。
Roy “主外”,主要负责联络,宣传,统筹以及采购方面的任务。如果社团需要购入一些必需的用品来保障每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他都会早早筹备。并且,新成员的信息登记工作,宣讲以及学期末的社团总结一块,也是他主要负责的。
▲社长Roy在招新
Annie“主内”,主要负责设计出设有筛选作用的心理社独有的招新报名表,并在招新活动结束后根据表格信息,投入到人员筛选工作中去。在去年心理社被评为“星级社团”后,她主要负责PPT的制作以及社团介绍的整理。在日常社员活动期间,她负责社员考勤的记录以及学术性分享工作,并在老师不在时组织大家积极参与到社团活动中去。
▲社长Annie(左一)参加自闭症儿童关爱项目
你认为社团有没有长期的特色活动可以创新?这些活动可以怎样打造或实施?
目前,我认为我们的小组分享活动可以创新。我们计划邀请到更多的专业心理导师进行分享。并且逐渐引入经典的心理实验,让成员们在高年级学习心理学之前就能有所接触。
在社团发展过程中,你认为最大的发展障碍有哪些?准备怎么解决?
因为来自各个学部,成员之间不是很熟悉。我们精心设计了多次破冰活动,通过OH卡牌让每个成员都互相认识对方。首先我们会进行分组,我们计划是小组内的同学先互相认识,然后才是整个社团的成员互相认识。这种方法更高效,更有用。
此前社团有哪些方面你觉得做的还不足?准备怎么改善?对于这一学期的社团活动,是否有什么新的发展规划和想法?
我认为成员积极性还不是很高,我们打算每周由一个小组负责,举行一个有效的破冰活动,让大家都能够熟络起来。这样在每个小组分享的时候,成员的积极性会更高。并且我们也鼓励每个小组在宣讲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视频或者心理实验以及经典案例等,调动所有成员的积极性。
社团指导老师寄语
▲心理社指导老师 刘燕吉老师
担任心理社指导老师整三年,我始终被同学们的热情所激发着,不断与他们共创和迭代。
对于一所新学校,心理学科建设从无到有的过程令人振奋。从心理社创立,到开设心理学高阶选修课程,到助力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学就读心理学相关专业,我始终是践行者、陪伴者!
心有所向,心必往之。心理社未来可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