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抢奥运商机缺“内功”
外语人才奇缺 服务难上档次 菜品突出“中国味”西式口味兼顾少
奥运临近,本市(天津)餐饮业通过多种方式抢搭奥运经济快车,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餐饮企业争分“奥运蛋糕”时,在服务、菜品等方面明显准备不足,“内功”缺乏拖了后腿。
外语人才奇缺难传递饮食文化
奥运会期间,本市将举办12场足球比赛,接待运动员和观众近70万人,给餐饮业带来一次难得商机。餐饮企业要想分一杯羹,外语服务首当其冲,然而本市餐饮企业真正配备外语服务员的微乎其微。记者调查发现,大部分餐饮企业即使能够提供外语服务,服务员的外语水平也只局限在迎宾、领位、点菜、开票、斟茶等简单的会话范围。
本市老字号餐饮企业为数不少,服务员如能熟练使用英语介绍特色菜肴、店史典故等,肯定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然而这样的服务在本市餐饮企业中难得一见。
一位餐饮企业负责人说:“餐饮企业的服务员工作强度大、工资水平低,因此外来务工人员居多,他们只能掌握一小部分与菜肴有关的简单会话。如果想提供更多的外语服务,就得另招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服务员,工资也得相应提高,不过大部分餐饮企业的顾客还是以国内客人居多,用高工资养一个外语服务员不太划算。”
中英文菜谱使用少急需规范
采访中发现,本市相当一部分餐饮企业都没有中英文对照菜谱。一家饭庄的负责人表示,不少传统菜肴的名字翻译起来难度大,饭庄又不具备翻译能力,只能使用中文菜谱,遇到外国客人确实比较头痛,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组织专家制定一本权威的中英文对照菜谱向餐饮企业推广。
传统特色突出西式口味兼顾少
中外饮食习惯差异较大,面对奥运会期间来到天津的外国宾朋,如何达到口味的“世界化”,对津城餐饮业来说是极大挑战。本市不少餐饮企业都将眼光放在突出菜品的传统特色上,希望远道而来的外国食客能够体验到“正宗的中国味”,但只突出“中国味”显然不够。
带着“外国食客有哪些特殊饮食习惯”的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家餐饮企业,他们大都表示,外国人喜欢清淡的菜肴,比较注重膳食搭配,更具体的就说不上来了。
“外国人饮食有不少禁忌,如果是给外宾烹炒的菜,最好少汤、少汁、少芡、少油,多数外国客人不爱吃熘的、滑的菜品,欧美人忌讳海参,不少外国朋友不吃刺多的鱼。如果不了解这些知识,餐饮企业接待外国食客时肯定会遇到不少尴尬事。”本市一位资深西餐大厨称。
业内人士表示,只有一方面满足外国食客对中国特色菜肴的好奇,另一方面根据其口味进行革新,才是本市餐饮企业尤其是那些老字号吸引奥运客流的“制胜法宝”。
|
·信力健 | 并校乃为大涨捐资助学费 |
·蔡定剑 | 无大学自治何谈教育改革 |
·熊丙奇 | 自主招生之公平非分数公平 |
·李 清 | 大胆教学生如何使用安全套 |
·张才生 | 高考优录加分政策需调整 |
·童大焕 | 冒名上大学案中的权力涡流 |
·汪华斌 | 究竟谁帮罗彩霞伸张了正义 |
·王军荣 | 校园招聘二奶何以如此嚣张 |
·钟 科 | 农村大学生不当光棍三要素 |
·童大焕 | 学生安全寄望于红头文件? |
热点标签: 性教育 高考 废除高考 教育部 师范生 女学生 学校 宿舍 校园 教育 大学生 招聘 就业 考试 留学 出国